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 1.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八一南昌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 2.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 3. 2008年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子第77代长孙孔德成在台北慈济医院病逝。“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这种爵位世袭制源于我国的(     )

    A、  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禅让制
  • 4. (一位美国总统说)对这个问题,我想很有限地谈谈。因为我们不应该认为已经发生了比实际发生的更多的事情。我们所做的就是把门打开──把旅行的门打开,把贸易的门打开。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的与世隔绝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下列与美国希望中美关系正常化无关的是(  )
    A、美国出现经济萧条 B、美国已陷入越南战争泥潭难以自拔 C、尼克松竞选丑闻败露 D、美国在与苏联争霸过程中处于被动
  • 5.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   )
    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C、确立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 6. 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二是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三是反人道罪,即在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日本在1931~1945年期间犯下的“反人道罪”是(   )
    A、建立伪满洲国 B、制造卢沟桥事变 C、推行奴化教育 D、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 7. 外媒称,“(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是(   )
    A、新中国在选举人大代表 B、一届人大在选举国家领导人 C、1998年后在选举村委会成员 D、1967年在选举革委会成员
  •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曾经说:“和平是恐怖(编者注:指核武器)生出来的健壮的孩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核武器的产生有利于实现和平 B、脆弱的和平会被核武器打破 C、美苏核竞争给世界带来了和平 D、核恐怖平衡维持了和平局面
  • 9. 下列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列强势力深入长江沿岸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
  • 10. 学术界通常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 B、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演变 D、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 11. 1988年3月,国务院进一步扩大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并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把这些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在我国初步形成一个怎样的逐步推进式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 12. 若想一览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城市的雄姿,应该到元朝的( )
    A、杭州 B、大都 C、泉州 D、扬州
  • 13. 据记载,1910年德国5 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 170万人,增幅达225%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国( )
    A、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B、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 C、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 D、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
  • 14. 据《世界文明史》:1540年前后,“由于墨西哥、玻利维亚和秘鲁开采的白银大量输入……结果造成(欧洲)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上涨到如此惊人的程度”。导致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 15. 观察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英国( )
      原材料 食品 工业制造业
    出口贸易 7% 8% 85%
    进口贸易 61% 33% 6%
    A、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B、农轻重比例发展失调 C、进出口贸易逆差严重 D、工农业资源严重不足
  • 16.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历史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 17. 下图描述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某地的所有制结构,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A、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B、公有制经济不再起主导作用 C、我国多样化的所有制结构逐步走向单一 D、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 18. 《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这实质上表明当时(    )
    A、周天子加强对土地的控制 B、诸侯权力增强 C、税收制度得到国家确认 D、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
  • 19. 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这主要表明我国(    )
    A、商品供求矛盾突出 B、政府放弃了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 C、商品价格完全市场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20. 1883年,《字林沪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这一报道反映了(   )
    A、洋务资本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B、私人资本在清末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C、洋务运动时期兴办实业的潮流 D、近代企业之间已经出现激烈的竞争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今天晚上我看到他仰卧在床上,面孔也永远不动了,但是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恩格斯《致威廉·李卜克内西》(1883年3月14日)

    材料二:我尊敬列宁,因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献身的人。像他这种类型的人,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

    ——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材料三:德国《明镜》周刊进行的一次民调显示,有2/3的东德人和56%的西德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好的思想,只是迄今为止实施得较差”。德国学者希克尔和诺尔特认为,“作为社会理论家,马克思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并勾画出一个现代社会发展的远景。这些在过去都非常吸引人,现在仍令人神往”,“马克思改变了世界”。并且说:“在21世纪初,我们需要像马克思这样的思想家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分析资本主义的形势。”

    ——摘编自《德国专家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仍有现实意义》(2005年9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恩格斯说“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2)、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列宁)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的?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西方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评价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这种评价的依据。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反映的纺织生产有什么特点?
    (2)、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和“交通的极其便利”的表现。
    (3)、从1841年至1877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12月1日,万里说:“包产到户不同于分田单干。……包产到户……仍然是一种责任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是搞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根据万里的指示,一篇名为“联产计酬好处多”的文章在1980年4月9日的《人民日报》第二版上全文刊登。文章登出之后,反响十分强烈,大部分是赞成的,但是,很多人仍对包产到户怀有疑虑。1980年春天,内部刊物《农村工作通讯》第2期上发表的《分田单干必须纠正》一文,指责包产到户是“分田单干”,违背了党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

    ——摘编自葛福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轨迹与未来走向》

    材料二:1980年以前,70%以上的劳动力都集中在第一产业;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例开始减少,但1990年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仍有60%。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出现快速发展,但其比重低于其他产业,1990年为18.4%,之后第三产业发展开始加速。1994年,二、三产业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22.7%和23%,第一产业为54.3%。1978—1996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从占总数的70.5%下降到50.5%,平均1年下降1个百分点。

    ——李京文《国民经济管理》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1998年增加到2 162元。1978—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7.9%,比同期农业发展速度快1.4个百分点。2000年以后,在中央政府“惠农”政策的刺激下,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2 253元,增长到2006年的3 587元。

    ——曾昭春、张浩杰、梁永国《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历史和现状评价及展望》

    (1)、材料一中万里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包产到户受到指责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包含了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逐年下降的原因。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综合三则材料,你对我国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