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读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由热力作用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之间气压高低与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B、甲地气压高于丙地 C、甲、丙之间气流下沉 D、丙、丁之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2)、下列地理事象的出现与图示季节相符的是(   )

    ①塔里木河出现断流

    ②长江处在汛期

    ③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上等温线明显向北凸

    ④北半球中纬度海洋上等温线明显向高纬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2. 下图为广西九万山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题。 

    (1)、影响该山地土壤性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 B、太阳辐射随高度的变化 C、矿物成分随高度的变化 D、有机质含量随高度的变化
    (2)、图中甲处的植被类型为(   )
    A、荒漠带 B、落叶阔叶林 C、草原带 D、常绿阔叶林
    (3)、图中山地红壤肥力较低,形成的原因是(   )

    ①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  ②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

    ③风化作用弱,成土母质薄  ④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3. 读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2)、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 4. 以南岭为例,要求考生判别相关地理要素特征和差异,以此推知其他重要地理界线的突出作用。 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下图为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   )
    A、 B、 C、 D、
    (2)、图中(   )
    A、断层形成晚于褶皱 B、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山峰是由背斜形成 D、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
  • 5. 传统民谣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的精准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下表为三个省级行政区主要民谣。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民谣

    帕帕头上戴,秦腔吼起来

    窗户糊纸纸在外,大缸小缸腌酸菜

    四季衣服同穿戴,老太爬山比猴快

    (1)、甲、乙、丙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山东、北京、上海 B、山西、辽宁、西藏 C、陕西、黑龙江、云南 D、江西、内蒙古、贵州
    (2)、“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乙地农村地区常见的习俗,主要是由于该地区(   )
    A、冬季寒冷,新鲜蔬菜较少 B、气候湿热,蔬菜容易腐烂 C、海拔较高,蔬菜运输不便 D、城市化水平高,需求量大
  • 6.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于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高温多雨且土壤贫瘠
  • 7.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塔里木河下游 B、腾格里沙漠 C、科尔沁沙地 D、呼伦贝尔草原
    (2)、治理②地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重点应(   )
    A、防止过度农垦 B、合理利用水资源 C、保护植被,防止沙丘活化 D、限制载畜
  • 8. 伊敏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北段,中下游经常出现“连底冻”现象,导致河流断流。该河每年11月封河,次年4月上旬自上游到下游依次开河,开河时“武开河”现象(河冰在表层和底层流水共同切割作用下快速破裂并顺流而下)频发,有时大量冰块在窄弯或浅滩河段阻塞形成冰坝,会酿成决溢灾害。2009年,当地政府在伊敏河上游修建水库缓解“武开河”现象带来的危害。下图示意伊敏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伊敏河中下游地区冬季常出现“连底冻”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高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 B、河道宽而浅,河流径流量小 C、深居内陆地区,受陆地影响大 D、流经平原区,水流缓慢易结冰
    (2)、伊敏河上游水库缓解“武开河”现象的独特运行方式是(   )
    A、封河之前,增加水库存水量 B、封河期间,禁止水库水下泄 C、封河期间,保持冰下水畅流 D、开河期间,增加水库下泄量
  • 9.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升级、协同发展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科学合理布局提出更高要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
    A、劳动力成本低 B、制造业基础好 C、高铁网密度高 D、矿产种类多
    (2)、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发展过程中(   )
    A、高端制造业向河北扩散 B、不同类型制造业加速集聚 C、专业化分工趋势显著 D、不断向京津冀以外区域转移
  • 10. 根据黄河水情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黄河小浪底于2018年7月3日下午开闸泄洪,进行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黄河激流从坝上的洞群喷涌而出,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巨瀑”,呈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景,也使库区泥沙淤积现象得到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调沙调水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
    A、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D、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来自(   )
    A、上游的青藏高原 B、中游的黄土高原 C、下游的华北平原 D、所有的支流
    (3)、为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下列建议和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③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1. 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
    A、市场、产业基础 B、原料、劳动力 C、交通位置、技术 D、政策支持、资金
    (2)、未来,我国服装产业(   )
    A、在西部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 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 C、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 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
  • 12. 羊卓雍措邻近雅鲁藏布江,是藏南最大的封闭性湖泊。1997年,羊卓雍措抽水蓄能电站投入运营,设计上并不消耗羊卓雍措水量发电,其工作原理是:西藏电网电力负荷低谷时,从雅鲁藏布江抽水入羊卓雍措,电力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羊卓雍措抽水蓄能电站投产运营后,则有利于降低羊卓雍措的( )
    A、丰水期的平均水位 B、枯水期的平均水位 C、盐度 D、生物多样性
    (2)、羊卓雍措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主要有利条件有( )
    A、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 B、雅鲁藏布江和羊卓雍措有天然水道连接 C、西藏地区常规能源缺乏,电力供应不足 D、西藏电网电力利用峰谷现象明显
  • 13. 某生产冲锋衣、徒步鞋等户外用品的知名服装品牌,诞生于加拿大西海岸的温哥华(49°N,123°W)。该品牌的设计总监称,温哥华特殊的地理环境是测试户外产品性能的“天然试验场”。目前,该品牌已建立全球化生产网络,90%的产品在缅甸、越南、孟加拉国等21家制造工厂生产,但在温哥华设计中心附近仍保留着自有工厂。该品牌倡导尊重自然,最近推出ReBirdM 计划,加强可再生材料的研发和废料的循环利用等。下图示意该品牌产品的一般生产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温哥华所处区域成为该品牌“天然试验场”的条件包括(   )
    A、地形平坦 B、路面湿滑 C、风力微弱 D、地震频繁
    (2)、该品牌建立全球化生产网络主要是为了(   )
    A、扩大市场份额 B、建立营销网络 C、降低生产成本 D、带动当地就业
    (3)、该品牌在设计总部附近保留自有工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减少运输成本 ②保障产品质量

    ③促进产品研发 ④满足当地市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该品牌推出ReBirdTM计划的王要目的是(   )
    A、增加产品种类 B、提高产品质量 C、丰富品牌文化 D、降低产品价格

二、综合题

  • 1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底部分,这里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下图为世界著名渔场(阴影部分)分布图。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海雾多发区域。

    (1)、说明甲、乙两渔场形成条件的差异。
    (2)、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说明这里渔业资源季节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海雾多发区域,简要说明其原因。
  • 1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科考队考察南美洲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南美洲南部的西海岸,海岸线破碎,且从西海岸到东海岸自然景观差异显著。下图为“南美洲南部部分区域和45°S附近的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以及醉汉树景观图”。

    (1)、判断甲地气候类型,并说出其分布规律、气候成因及气候特征。
    (2)、说明火地岛“醉汉树”树冠的朝向。
    (3)、简析南美洲南部西海岸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 16.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氢能作为清沽、高效、可存储的二次能源,在21世纪能源体系中将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将氢能列入《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重大规划,新能源电解水制氢成本主要取决于用电成本。

    材料二:白城市(下图)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科尔沁草原东部,当地石油资源、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丰富,风机年有效运行时间达2100多个小时,全市风电、光伏并网装机465万千瓦,还有3000万千瓦容量待开发。白城市依托当地丰富的清洁能源优势,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围绕构建氢能产业树”,从氢气制、储、运、用到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及整车生产,并借助我国一汽集团公司解放汽车制造优势,合力打造“白城一长春”吉林西部氢能走廊,预计到2035年,氢能汽车产能将达到十万辆。

    (1)、从资源类型角度,分析白城市打造北方“氢谷”的优势。
    (2)、说明我国将氢能列入《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的原因。
    (3)、简述合力打造“白城一长春”吉林西部氢能走廊对当地产生的意义。
  •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毛乌素沙地80%得到治理,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基本实现了“毛乌素沙地”到“毛乌素森林”的转变。下图为毛乌素沙地所在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图示AB河段,春季易发生灾害,原因是
    (2)、河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与浙江省相比这里的灌渠寿命相对较短,原因是
    (3)、毛乌素沙地能够止沙生绿的自然原因是
    (4)、近年来,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列举当地治理荒漠化可能采取的有效措施。
    (5)、请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毛乌素“沙地”变“森林”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