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年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第八单元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综合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08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1948年3月,西欧16个国家48个工会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会议,商讨各国工会协助它们的政府实施欧洲复兴的方法。这说明当时( )A、欧洲正式开启经济一体化进程 B、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引起热烈反响 C、马歇尔计划符合欧洲工人利益 D、欧洲复兴实现了实质性的进展2. 有学者认为,万隆会议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处理和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进程的延伸和拓展。中国对万隆会议的立场和态度,集中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对民主中立国家的认识和对国际格局发展新变化的战略判断。这表明万隆会议( )A、是特殊时期外交战略的有效探索 B、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C、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实践的开始 D、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孤立与封锁3. 如表是1913—1970年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覆盖的人数比重,可知美国( )
1913年
1926年
1939年
1945年
1960年
1970年
少于1%
4.25%
5%
74.2%
73.1%
80%
A、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全面覆盖 B、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C、基层治理获得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D、战后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日益巩固4. 如图所示为山东某一中学生绘制的一幅历史没曲,该漫画所讽刺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斯大林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5. 如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图中③时段美国( )A、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B、经济上出现滞胀现象 C、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D、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6. 《时间简史》中写道:“假定其中一个孩子去山顶上生活,而另一个留在海平面,……一个会比另一个更老一些。在这个例子中,年纪的差别会非常小。但是,如果有一个孩子在以近于光速运动的航天飞船中作长途旅行,这种差别就会大得多。当他回来时,他会比留在地球上另一个年轻得多。这叫做双生子佯谬。”文中所体现的理论(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理论大综合 C、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念 D、开创了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7. 1959年,推翻了亲美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古巴 B、巴拿马 C、巴西 D、印度8. 20世纪60—70年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掀起新技术革命的浪潮,苏联却仍拘于把增加传统重工业产品作为赶超西方国家的战略目标,客观上在于( )A、新兴的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西方 B、传统重工业基础实力强大 C、应对军备竞赛与国防安全的需要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9. 1947年10月,在美国的主导下,23国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这说明关贸总协定力图( )A、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B、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 C、根除各国利己主义政策 D、提高发展中国家话语权10. 1929年,资本主义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翌年美国提高近900种商品关税。随之,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1932年增加到76国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为避免新的贸易壁垒,二战后各国开始协商并建立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与程序。此即( )。A、《布雷顿森林协议》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经济展望声明》11. 下图所代表的的三个国际组织使战后世界经济走向制度化和体系化,究其根本在于( )A、战后世界秩序的构建需要物质条件 B、资本主义的发展依赖于世界市场体系 C、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 D、战后新经济的崛起需要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12. 下图主要反映了当时美国( )A、第三产业崛起 B、中间阶层增加 C、福利规模扩大 D、经济滞胀明显13. 下图漫画反映了70年代西欧国家对美元的态度。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日元是最主要的世界货币 B、西欧国家放弃了使用美元 C、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D、国际经济新秩序开始建立14. 20世纪80年代,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英国政府对各大国有企业和垄断部门进行私有化改革,主要采取的形式包括整体出售,拆分售股给公司员工和上市三种。这一举措( )A、受到凯恩斯主义影响 B、激发了市场经济活力 C、降低了国家财政收入 D、推动了第三产业兴起15. 1945年以后,西欧国家开始建设一个新秩序,使其在能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社会免于资本主义毁灭性的后果。就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鲁杰讲的那样,战后的决策者运用政权对市场施加更广泛和更直接的控制。这说明二战后西欧国家( )A、盛行自由放任政策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经济取得高速发展 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6. 1949年11月起,美国政府通过非官方形式向中国留学生提供援助,次年,美国发表《中国地区援助法》,凡符合规定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可向美国移民局申请工作许可。相较而言,同样遭遇经济困难的印度和巴勒斯坦留学生就没那么“幸运”,他们没有得到美国政府援助,也未获得从事有偿工作的资格。由此可知( )A、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B、美国政策制定中的冷战思维 C、美国试图缓和中美关系 D、中美两国间激烈的人才竞争17. 一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976年前后的荷兰,没有多少荷兰人会非常努力地工作。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加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朋友和亲戚们在一起的时间才能带来幸福……而今欧洲国家正在禁止懒惰。我们现在都成了职业至上者。生活被重新定义为一场赛跑,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这一变化主要由于( )A、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破产 B、西方国家经济走向了衰落 C、宏观调控更关注社会效率 D、国家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18.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扩张主要集中在印度支那、中东和中美洲地区,认为这些地区只要有一处瓦解,就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印度支那的失利会影响日本和菲律宾,进而危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由此可见,此时的美国( )A、竭力应对不结盟运动 B、仍然奉行杜鲁门主义 C、惧怕亚太经济一体化 D、已着手主导欧亚秩序19. 高频词汇往往反映时代特征,1969年美国《时代周刊》中最可能出现的高频词汇包括( )A、和平发展 一超多强 B、反越战运动 福利国家 中间阶层 C、遏制人权 “非洲年” D、通货膨胀 缩减福利 自由主义20. 王昕伟在《苏联改革的若干思考》中指出: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一定成效的前提下,知难而退,缺乏坚定的改革决心与毅力,转而仓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造成全民政治热情高涨,而反对派则群起攻击,最后致使社会混乱,改革逐渐失去控制。这说明该改革( )A、成为苏联解体的助推器 B、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C、演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二、材料分析题
-
21.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三: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除其他秘密渠道外,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选择谅解,都明确表达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共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避免导致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争的发生。
——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材料四: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冷战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对峙表现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美苏冷战的特点。举一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3)、指出材料三中的危机及美、苏两国领导人处理危机的方式特点。这对对我们处理国际关系有什么启示?(4)、材料四中“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之间的关系?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5年,美国是获胜者,在优势中暂时罢手,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用惨绝人寰的决定性方式确定了美国的这种优势。1953年7月12日,苏联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世界恢复了平衡。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Spoutnik),苏联人赢得了一个决定性的起点,因为征服太空也是调整远程导弹,使其射程达1万千米。自那以后,种种成就交替而来,平衡无法确定。双方军备竞赛越来越可怕,"冷战"因军备竞赛激起的互相忌惮而维持,世界其他民族看着这番景象,双眼圆睁,两手空空,感到极大的恐惧和无比的愤怒。这是因为,如果说世界两大巨人的危险游戏既不比昔日欧洲的危险游戏更坏,也不比它更好,但是它却给世界带来了另一种不同的危险。人类处在自我灭绝的危险之中。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以来世界处在危险之中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军备竞赛带来的影响。三、论述题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和运行状态
标志性技术和产业
1795—1825年上行
1825—1850年下行
蒸汽机、纺织业
1850—1873年上行
1873—1890年下行
钢铁、煤炭、铁路
1890—1913年上行
1913—1945年下行
电气、汽车、化学
1945—1971年上行
1971—1990年下行
计算机、汽车、生物
1990—2008年上行
2008年至今下行
信息技术、生产性服务业
(注:“上行”、“下行”用来描述经济运行状态、反映经济发展趋势。经济上行是指衡量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都在不断的增长,经济下行则相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历史知识,对世界经济运行表中的历史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