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    )
    A、自然环境因素 B、经济发展水平 C、社会组织形式 D、传统文化习俗
  • 2. 唐初中央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但中唐以后,在藩镇管辖的地区,以草市为中心的地方性市场星罗棋布,藩镇势力与商人结合,富商大贾“挟资行天下,所至州镇为右客,富人因以自高。”材料可用于探讨当时(    )
    A、地方行政体制变化的表现 B、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 C、朝廷经济政策调整的背景 D、市坊制度瓦解的影响
  • 3. 农村专业生产户,如“茶园户”、“桔园户”、“花户”、“漆户”、“糖霜户”,“乡村酒户”等在两宋已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经济力量。尽管他们在宋代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太小,但他们毕竟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深深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两宋(    )
    A、经济中心逐渐南移的概况 B、长途贩运逐渐兴起的事实 C、纸币成为交易媒介的背景 D、商品交换高度发达的原因
  • 4.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形容的是微派建筑的显著特点。下列有关徽派建筑艺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宏村至今仍保存着明清村落基本面貌,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B、西递村口的胡文光刺史牌坊是徽派石雕艺术的代表作 C、徽派民居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剪纸窗花,显现典雅俊秀之气,尽现独特 D、徽派建筑的木雕艺术成就巨大,乐叙堂的《唐肃宗宴官图》就是其中的精品
  • 5. “镇”最初是县城之外军事要塞的专称。宋代以后,一些镇的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朝廷在那里“设官以镇防”的同时,还兼管“火禁,或兼酒税事”。到明代中叶,市与镇的分野消失,市镇成为县城以下乡村地区工商业集镇的统称。由此可知,宋代以后镇的发展(   )
    A、表明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军事控制 B、巩固了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 C、体现了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松弛 D、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
  • 6. 有学者提出,“大都无城墙”是汉代以前中国古代都城的主流形态。安阳殷墟、西周王都丰镐、秦朝都城咸阳的考古遗迹中均未发现外郭城墙。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当时(    )
    A、城墙修筑技术相对落后 B、统治者实力强大的反映 C、经济水平落后无力修建 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 7. 《诗经·大雅·绵》中“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记载的是周的先祖建造的居所,就有“穴”和“复”,“穴”指的是地穴,“复”指的是立柱盖顶。这种居住方式是(    )
    A、 B、 C、 D、
  • 8. 民俗学者在描述某地明清民居时说:“由于客家文化和闽南文化因中原南迁时间先后不同,在两种文化的接触部,在边缘地区,在生存竞争中,出现了小型防御城市。”该地的特色民居是(    )

    A、 B、 C、 D、
  • 9. 唐宋时期,政治类城市一般以官僚地主,即地主阶级执政人物及其候补人员为中心,包括他们的家属、侍从、戍卫、服务者在内。在城市周遭,又环绕着严密的户籍、坊厢、行铺等网络,构成一套稳固的坊郭体系。由此可见,这类城市的居民结构(    )
    A、服务于封建统治的需要 B、有助于社会经济的转型 C、推动了雇佣劳动的产生 D、促进了市坊体制的巩固
  • 10. 据史料记载和《清明上河图》所绘,北宋东京城十分繁华;《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可清晰看到,当时的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
    A、对外贸易高度繁荣 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 C、城市经济职能凸显 D、绘画技术相当高明
  • 11. 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人们用树皮捆绑梁柱固定房架,以细长树枝或竹片编成网状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顶,在前后墙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体。这说明船型屋的建造取决于(    )
    A、人们的审美观念 B、经济发展水平 C、集体劳作的形式 D、传统文化习俗
  • 12. 下图为18世纪的《武昌汉口鸟瞰图》,此图可直接用于研究(    )

    A、城市坊市分离制度的瓦解 B、长江流域商业巨镇的繁盛 C、“苏湖熟,天下足”的盛况 D、大运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13. 唐都长安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范之作——整体呈方正规则形状,沿中轴线对称,宫殿规模宏大,且居中分布,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古时期的欧洲以教堂和市民广场为中心的开放式布局形成鲜明反差。这一反差折射出两大文明(    )
    A、经济水平的差距 B、国家管理水平的优劣 C、审美取向的不同 D、社会治理方式的差异
  • 14. 在宋代,也很强调“流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就出现过一个有“流量”的说书先生(如图所示),此类历史现象(    )

    A、反映了说书已成为宋代娱乐的主流 B、反映出文人画的平民化趋势 C、说明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明显增强 D、客观上有利于市民文学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洛阳城城墙“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采用《周易》中具有吉祥意义的九、六之数;宗庙,社稷分别建在南宫的左右两侧,城内的金市在南宫北面,这与《周礼》“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布局相吻合。洛阳城以南宫正宫门—平城门—城外寰丘为主轴线,“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也”。东汉洛阳礼制建筑中的南郊、五郊中的南郊、明堂、辟雍、太学、灵台等均建在洛阳城南,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祭祀礼制建筑区。

    ——摘编自黄建军《中国古都选址与规划布局的本土思想研究》

    材料二:罗马城的城墙几乎都不规则,这与罗马“七丘之城”地势不平坦有关。古罗马广场位于罗马城的中心,广场上建有裁判所、庙宇、斗兽场、市场、市政厅等公共建筑物。城内许多房屋上都有一处专门用来写商业广告的信息壁。罗马人继承了雅典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喜欢在公共场所高谈阔论、评论时政。公共浴场对于罗马人来说不仅是洗澡的地方,更是一个发挥着社交中心作用的地方。5世纪初,罗马公共浴场已达856个。大量普通群众以及无产者把许多精力花在洗浴上。罗马人在建筑物的地面、墙壁、拱门、壁龛和天花板上均用绘画、镶嵌和浮雕艺术装饰。罗马各朝皇帝也竞相营建大型建筑,奥古斯都以空前的壮举修建了一大批豪华建筑。

    ——摘编自周义保等《奥古斯都时代罗马城城市特征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东汉洛阳城市规划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罗马城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中西方城市的主要功能。
  • 16. 匠人营国

    材料一:《周礼·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最为系统的城市规划理论文献,其成书年代大致为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王城布局,该文献提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材料二:周公是兴周灭商﹑辅佐成王和创立周代礼乐制度的元老重臣,其封国为鲁。根据考古发现,周代鲁城布局如下表。

    形态特征

    考古实测资料

    长宽

    东西约9里,南北约7里

    城门

    已发现南面2门,东、北、西各3门

    道路

    东西、南北向各有五条干道

    核心功能布局

    宫庙居中,面朝后市,居民区居东,墓地居西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文献记载的王城布局与考古发现周代鲁城布局的差异,并结合所学推测原因。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述周代鲁城考古发现的价值。

三、论述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长安是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下面的唐代长安示意图展现了众多的历史现象。

    ——摘编自(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从图中任选一个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历史现象的形成原因,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要求:明确指出历史现象,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