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1.3 庖丁解牛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
A.膝之所踦() 新发于硎()
B.奏刀騞()然 砉()然向()然
C.批大卻() 导大窾()
D.中()音 肯綮()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导:引导 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 D、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散落,卸落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B、善哉!技盖至此乎 C、批大郤,导大窾 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视为止,行为迟 B、虽然 , 每至于族 C、依乎天理 , 批大郤 D、未尝见全牛也5.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A、为长者折枝 B、吾见其难为 C、视为止,行为迟 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6.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下面是几个古人的名字,选出和“庖丁”的命名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A、师襄 B、轮扁 C、乐毅 D、优孟7.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 念、一种精神;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B、当前,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来势凶 猛,已在一些国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是中国政府处理毒品问题的创新性举措。 C、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D、大学文学教育需要体现大学精神,其目的不是以把文科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市场需要的大众写手为目标,而是要使其成为高雅文化的守护者和引领者。8. 下列句子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臣之所好者道也 B、如土委地 C、视为止 D、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9.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燕乐乐嘉宾之心 燕:使动用法,使嘉宾的心情愉快 B、黎民不机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以仁德统治天下,名词动用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善、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 E、以无后入有间 厚:有厚度的刀刃,形容词用作名词10.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B、“庖丁解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生动直观,使抽象的“道境”形象化。 C、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二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三为“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 D、文章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以此表明主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1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久久为功 游刃有余 昙花一显 骄奢淫逸 B、囊中羞涩 飞扬跋扈 学负五车 高山仰止 C、庖丁解牛 拨乱反正 青面獠牙 洋洋洒洒 D、一杯黄土 狂放不羁 欺世盗名 众目昭彰12. 《庖丁解牛》节选自《》,该书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世学者的著作。庄周,时期著名思想家,与并称“老庄”,是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二、阅读理解
-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触蛮之战,蜗角之争
庄 周
魏莹与田侯牟①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②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③ , 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④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⑤也;吹剑首⑥者,吷⑦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选自《庄子·杂篇·则阳》,有删改)
【注】①魏莹与田侯牟:莹,魏惠王名。田侯牟,齐威王名。②犀首:魏官名,这里指担任此官的公孙衍。③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④胥靡:服役的人。⑤嗃:洪亮的管乐声。⑥剑首:剑鼻,即剑环头的小孔。⑦吷:吹剑鼻时所发出的细小声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B、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C、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D、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后引申为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B、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帝王;战国时,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 C、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如古语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此匹夫之勇”等。 D、国,本义指疆域,地域,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域”;引申指地区,区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诸侯国;后泛指国家;也指国都。(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齐国毁约而要发动战争的主战派,是要争一口气;反对战争的反战派,是顾及王家基业。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主张“有为”的。 B、华子既反对主战,也反对反战,是最合乎“无为之道”的,但是华子却不愿意讲,只是说:“你还是求助于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大道吧!” C、戴晋人用“蜗角虚名”的寓言,让魏莹明白为名利而战是多么渺小。“蜗角虚名”的故事,想象奇特,形象中蕴藏着不易领悟的“道”。 D、文章一方面指出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是为了争名夺利,对此予以否定;同时也宣扬了道家的无为思想。(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②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5)、《庖丁解牛》与《触蛮之战,蜗角之争》两篇文章体现了庄子论辩的不同特点,请结合说理的过程,说说各自说理的不同之处。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一)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史记》)
(二)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选自《庄子•外篇•秋水》)
(三)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选自《庄子•杂篇•列御寇》)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B、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C、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D、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名李耳,曾为周“守藏室之史”,是春秋时道家学派创始人。 B、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C、大夫,古代职官名。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D、乘,量词,用于计算车、马、舟等。文中“数乘”“百乘”均指兵车。(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周撰写的书籍,大都是寓言之类,他善于运用叙事寓情等手法,用语一点也不拘束,肆意汪洋,然而都是空话,没有事实依据。 B、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许以相位。庄周以牺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为官的立场。 C、楚王派遣两位大臣请庄周出仕时,庄周说愿意做“曳尾于涂中”的龟,而不愿意做死去后被珍藏在宗庙里以显示尊贵的神龟。 D、曹商以丧失尊严为代价去换取财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庄子对曹商的讽刺,是对那些不择手段追逐名利之徒的痛斥。(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②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
(5)、选文(一)反映了庄子怎样的政治态度?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B、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劈、击 C、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坠下 D、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大概(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D、进乎技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B、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一是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 D、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②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③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三、综合运用
-
16. 仿照下面关于孔子的一段话,写一段关于庄子的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不一定要与例句句式完全一致,不少于50字。
示例:孔子是一缕和煦的风,从历史的深处吹来,拂过两千多年的山高水远,礼而闲雅,仁而宁静,让君子如沐暖阳坦荡荡,让小人如临深渊长戚戚。
1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尽管书法审美形态、风格多种多样,①。压抑、拘束的书法艺术引不起人的美感,而“自由”才能够感染人、打动人,使人快乐。而秦篆未被认为实现审美“自觉”,正是缺乏艺术的“游逸”自由理想。熟为人知的《庖丁解牛》,庖丁屠宰切肉原本极其辛苦乏味,但让他获得“为之四顾”的精神享受,获得“踌躇满志”难以言说的审美愉悦,就与其“割肉声”“莫不中音”、解牛动作②“”密切相关。庖丁解牛已成为超乎劳作之外的高级舞蹈,臻于无为无不为的高级创造,弥漫着通于技艺、③的高级自由。
18. 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