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0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B、《赤壁赋》“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 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烛之武退秦师》 “是寡人之国也”中的寡人 , 即为寡德之人 ,是古代君主 、诸侯 王对自己的谦称,意为 “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另有称 “不谷”和 “孤”的 。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中“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2.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 对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 乎:语气词,吗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连词,或者 C、子路率尔而对曰 而:连词,表修饰 D、为国以礼 以:用4. 对下列加粗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居则曰 居:平时,平日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等待 C、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 D、点!尔何如 何如:怎么样5. 默写(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长者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的志向的句子是“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 ,
”来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得勇敢并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四个弟子分别回答了自己的志向,引发了孔子不同的评价,其中“ , ”两句交代了子路的回答让孔子“哂之”的缘由。(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仍需要学习,他的志向是“ ,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是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 , ”,然后唱着歌回来。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文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 , 。”(2)、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 。”(3)、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 。7. 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若有误请改正。(1)、千乘周制国家有事诸侯出车千乘故以“千乘”为诸侯国或诸侯的代称。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战国时期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2)、饥馑泛指饥荒。饥指蔬菜歉收。馑指谷物不熟。(3)、宗庙是祖先崇拜的产物是人们为亡灵建造的寄居之所。除天子设七庙、诸侯设五庙之外大夫、士、庶人皆可设庙,以祭先祖。(4)、冠者:成年人。古时女子和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5)、相,文中指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6)、六艺,可指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可指六种技能,即礼、乐、射、棋、书、数。(7)、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指诸侯一起朝见天子,同,指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8)、古代兄弟排行是孟、仲、季。8. 浴乎沂,风乎舞雩。句式:
译文:
9. 则何以哉?句式:
译文:
10. 异乎三子者之撰。句式:
译文:
二、文言文阅读
-
11.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醉乡记
(清)戴名世
昔余尝至一乡陬① , 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为之败乱。问之人:“是何乡也?”曰:“酣适②之方,甘旨之尝,以徜以徉③ , 是为醉乡。”
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________。吾尝闻夫刘伶、阮籍之徒④矣。当是时,神州陆沉⑤ , 中原鼎沸,而天下之人,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已。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耳。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必不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
呜呼!自刘、阮以来,醉乡遍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昏昏然,冥冥然,颓堕委靡,入而不知出焉。其不入而迷者⑥ , 岂无其人者欤?
【注】①乡陬(zōu):偏僻的地方。②翻适:畅快舒适。③以徜以徉:安闲自在。④刘伶、阮籍:俱为西晋人,名列“竹林七贤”。刘、阮纵酒放诞,蔑视封建礼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常以醉酒保全自己。③陆沉:指国家陷于灾祸。⑥其不入而迷者:不入醉乡并且不昏迷慌惑的人。
(1)、可填入第②段横线处的虚词是( )A、矣 B、焉 C、也 D、耳(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首先写“我”到醉乡时的醉酒的真实感受。 B、第①段首先写“我”看到的醉酒之人的醉酒表现。 C、第①段具体描绘了醉酒对人的生理、心理的伤害,奠定了情感基调。 D、“醉乡”是一个可以痛快喝酒、大饱口福、安闲自在的地方。(3)、对文中②、③段的“呜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的“呜呼”承接第①段的醉乡之说表达了强烈的惊讶之情。 B、第②段的“呜呼”承接第①段的醉乡之说表达了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情。 C、第③段的“呜呼”表达了对“醉乡遍天下”的强烈震撼和无奈之情。 D、第③段的“呜呼”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强烈的担忧之情。(4)、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而荒感败乱者,率指以为笑,则真醉乡之徒也己。
A、第①段末尾 B、第②段末尾 C、第③段末尾 D、第③段开头(5)、分析第②段画线部分的论证思路。12. 文言文阅读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闲,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B、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C、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D、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记录他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是“四书”之一。 B、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与亚父说的“竖子不足与谋!”意思相同。 C、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其代表作为《道德经》,又名《老子》。 D、侏儒,一般指身材异常矮小的人,文中特指表演杂技或以滑稽动作引人笑乐的艺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曾经做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畜牧的小官,都做得很不错,因此得以升任司空;后来他离开鲁国,但在齐、宋、卫等国并没有得到善待。 B、鲁君接受南宫敬叔的建议,与孔子同乘一辆车,带着马匹和童仆去周王室请教礼仪,又拜会了老子,并在离别时得到了老子的赠言。 C、齐景公害怕鲁国任用孔子,将来危及齐国,便邀请鲁定公在夹谷会盟,鲁定公毫无戒备,孔子却认为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军事准备。 D、在孔子驳斥了四方之乐和宫中之乐后,齐景公受到触动知道自己在道义上不如鲁国,最终主动归还了郓、汶阳等以前侵夺的土地。(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
②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三、语言表达
-
1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请为下面两副对联分别拟写下联和上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1)、上联:呼朋引伴踏春去
下联:
(2)、上联:下联:童子六七沂水濯衣衣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