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开学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07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诚信是中华法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也可以说是法的灵魂。失去诚信,法也就丧失权威,等同于一张废纸。在这个问题上,诸子百家、圣君贤相都有着惊人的共识。

    法家的诚信法律观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信赏必罚。商鞅说,“赏厚而信,刑重而必”,无论赏与罚所重者都在于“信”。“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刑,则奸无端。”韩非也认为“信赏必罚”将会带来所期望的社会效果,他说:“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法家特别强调以信行法,要在去私。管仲说:“私情行而公法毁。”商鞅尖锐地指出,释法行私,国家必乱。他说:“世之为治者,多释法而任私议,此国之所以乱也。”《战国策·秦策一》盛赞商鞅施行赏罚无私无畏:“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为了惩治各种欺诈行为,唐律于十二律中专设“诈伪律”。在诈伪律中,以伪造御宝,伪写官文书、符节,诈伪制书等为重罪,犯者或斩绞或流放。《唐律疏议·杂律》中还规定了惩治市场交易中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哄抬物价、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伪造度量衡器等欺诈行为。唐律中所规定的惩治诈伪的法律规范,一直为后世沿承,说明法贵诚信是中华法文化一贯的传统,体现了中华民族敦诚守信的民族精神。

    在敦诚守信民族精神的孕育过程中,儒家思想也起了化俗正风的作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甚至将“信”看得重于生命,所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儒家所强调的重义轻利的“义”,不外乎重诚信、远诈伪而已。孟子将诚提到天道的高度:“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天道与人道的沟通就在于“存乎诚”。儒家思想的长时间熏陶,使得敦诚守信成为主宰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准则。这种道德的评判与舆论的谴责,常常重于法律的制裁。人们敬重的是道德高尚的君子,不是不义的市井之徒,在与各种欺诈行为不懈斗争的过程中,锤炼了敦诚守信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法律中,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华民族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在顽强的生产斗争、生存斗争中形成了优秀独立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国家制度、法制建设的方方面面。由于传统的中国法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性与相互的关联性,所以,既要揭示民族精神对传统法文化的重要影响,了解传统法文化的某些典型性、特殊性的渊源,又要阐明传统法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延续所起到的促进与维护的作用。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与稳定性是和法律的积极维护分不开的。

    今天,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使其与当代社会发展实际和时代精神密切融合,从而赋予固有的优秀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对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光明日报》2020年10月26日15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信赏必罚是法家诚信法律观在实践中的主要表现,内涵是“以信行法,要在去私”。 B、唐律于十二律中专设“诈伪律”就是为了惩治诈伪,维护诚信,一直为后世沿承。 C、敦诚守信精神的孕育,儒家思想起了决定作用,使其成为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准则。 D、敦诚守信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传统法文化的形成并维护其延续,两者是不可分开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中的几次引用,目的是论证诚信是中华法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是法的灵魂。 B、文章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和阐述了敦诚守信的民族精神与传统法文化的密切关系。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揭示现实作用。 D、文章既指出民族精神形成的历程,又揭示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具有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策·秦策一》盛赞商鞅,是因为商鞅赏罚公平无私,不畏强权和亲属近臣。 B、因为法贵诚信是中华法文化的传统,所以唐律中惩治诈伪的法律规范为后世沿承。 C、孔子将“信”看得重于生命,孟子将诚提到天道的高度,体现了儒家的重诚信思想。 D、民族精神在发展历程中渗透到了生活、制度、法制各方面,可见其独立性与稳定性。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摘编自《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删节)

    材料二: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达到60%、65%,2050年可能超过70%。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观察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遇到了乡村衰退问题,一般要到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乡矛盾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因此,在我国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的大趋势下,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避免出现乡村衰退问题,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摘编自《求是》,有删节)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到95%,全国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摘编自“央视网”)

    材料四:

    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自几十年前烧炭业凋敝之后,就成了一无所有的荒山沟,几十年来,村民种过树、搞过养殖业,都效果甚微。近年来,炭厂村转变思路,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措施,加上产业精准政策,短短几年的功夫,打造出了山水相依、美景如画的人气景区“神泉峡”。村民拿股份、开民宿,炭厂村终于找到了产业振兴的正确道路,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炭厂村是北京市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典范,未来两年,像这样的乡村将会越来越多地涌现在京郊大地。根据《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北京将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推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努力培育形成一批突出首善标准、代表首都水平、展现北京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规划引领,典型示范,打造集中连片、点线面结合的美丽乡村风景线。

    (摘自《农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虽然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但到2035年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才能进一步得到缓解。 B、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2017年已达到了58.52%;2050可能超过70%,以城镇为主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城镇化迈入转型提升阶段。 C、我国农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产品产量增长迅速,品类更加丰富多元。 D、北京市提出的乡村振兴规划,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培育乡村振兴样板,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农村发展的基础广泛深厚,潜力和后劲巨大,但任务繁重艰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之一便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农村表现最突出。 B、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我国在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的大趋势下,需要重视各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遇到的乡村衰退问题。 C、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致力于解决城乡矛盾,建设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工业化与城镇化保持了同步协调发展。 D、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国的农业模式传统、产业形式单一的状况,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变。
    (3)、请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爷爷的雷雨天

    郑俊华

    “咔嚓!”晚饭刚上桌,阴沉沉的天空,响起一声炸雷。

    爷爷腾地从饭桌旁站起来,一把拉起我:“不好,有敌情!快,杉木林!”

    这时候的爷爷,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迅速拎上猎枪,我则伸手抓过两把雨伞,打开角门,跟在爷爷身后,冲入夜色之中。

    家里老房改造时,我主张,跨院的角门继续保留,因为爷爷,他喜欢!

    我和爷爷冲下堤坝,绕过一棵棵百年老松,继续向前摸。

    护林的老奎叔慢悠悠地迎面走来。我忙递了个眼神过去:“老奎叔,什么情况?’’

    几道闪电劈过,夜空忽明忽暗。爷爷举起枪,如临大敌。老奎叔突然神色一凛,扯住爷爷的胳膊,压低声音说:“有敌情,伤员们已经撤了!”

    爷爷也压低声音:“撤哪儿去了?”

    “你家!”

    “快回去,快!”爷爷掉过枪口,消失在夜色里……

    当年,爷爷还是个身手矫健的青年猎手,我们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就是爷爷的猎场。大山的山洞、沟谷、古树、悬崖,没有他不知道的,就连那些拧犄角的羊肠小道,也都是他和他的几个猎手兄弟踩出来的。

    那年的一个午后,大山里来了一支队伍,大都面黄肌瘦,一袭破旧的灰色衣裤,裹腿打得还算结实;清一色的草鞋,经过荆条子的再三缠裹。再一细看,二三十人的队伍,几乎每个人都有伤,或头部、或腿部、或胳膊,灰白色绷带渗着血迹。

    爷爷抄小道赶在他们前面,把随身带的干粮和腊肉、土酒,挂在路边的树上。一大兜,很醒目,他们一眼就发现了。

    几个小兵如获至宝,争相过去取下来,拿到一个头缠绷带、手拄木棍的兵跟前。那兵年纪看起来比小兵大,性格沉稳。爷爷当时想,他一定是他们的长官。

    那兵没接过东西,对几个小兵说了些山南海北爷爷听不太懂的土话。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爷爷从树后转出来,把小兵重新挂回树上的兜子取下,郑重地交给了那拄棍的兵。那兵也不是军官,就是伤比较重的老兵。

    他们始终没说自己是什么部队,爷爷也没有多问。他们态度和蔼,相扶相助,在那样连日阴雨、缺粮少药的境况下,依然说笑、哼歌。

    爷爷喜欢上了这些人。

    他当夜回了趟家,没跟家人透露一点儿消息,扛着家里的糙米、土酒、狍子肉和全部的草药,从屋后跨院的角门溜走了。

    爷爷是十天后,被后山罗家寨的瞿爷爷带人抬回家的。

    多年后我们才知道,那次爷爷是准备凭着自己山里通的优势,把这支与大部队走散的小队伍送过山去。

    他们白天急行军,晚上宿山洞,绕开溪流、暗沼、沟壑,奔走在弯曲的羊肠小道上。

    第三天下午,电闪雷鸣中,有两架飞机向他们直冲下来。

    老兵大喊一声:“隐蔽!”话到手到,他一把将身边的一个小兵推到了几步外的小石砬子旁,正想就地趴倒,却见毫无战斗经验的爷爷还站在路中央,愣愣地东看西看,老兵扔了手中的棍子,急步蹿到爷爷身后,一个“猛虎扑食”,将爷爷结结实实地压在身下,两人就势滚进了路边的草丛。不过一息之间,空中落下三枚炸弹,把离他们几步远的羊肠小道,炸成了几尺深的断崖。

    那次轰炸牺牲了7人,年龄最大的是拄棍老兵,38岁;最小的扛锅小鬼,仅15岁。

    鹰嘴岩下的杉木林,堆起了一地坟茔。

    一片弹片钻进了爷爷右脑,经当地名医瞿老山人竭力抢救,爷爷幸存了下来,但从此,爷爷的思维就停滞在了炮火硝烟中。

    有一年,爷爷被请到县里,拿回了个红本本。村里人这才知道当年他遇到的队伍,是北上长征的红军。

    那片坟茔成了爷爷的根据地,年轻时打猎,年老时护林、修坟,差不多每天必到。爷爷最得意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三天怎么了?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

    时间是一剂良药,几十年过去,爷爷的病基本好了,但遇雷电、发烧、劳累等情形,还时有复发。

    猎枪交公后,木工活娴熟的老爸,做了把一模一样的老式木头猎枪。

    爷爷自是喜出望外。

    老小孩一样的爷爷,是乡人的话题、乡人的至宝。每当爷爷病发,知根知底的寨里乡邻们,都会十分默契地主动配合。

    当大雨落地时,我和爷爷已拐进了跨院的角门……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7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有着轻荒诞、微幽默的意味;开篇就直接进入情境,快节奏、急动作,一下子就把读者拉进了战争的年代。 B、小说塑造红军战士的形象时,点面结合,既描述了他们面临的困境,又凸显了他们团结互助、勇于牺牲的精神。 C、小说叙述“我”的故事着墨不多,但增加了故事现实感;以第三人称叙事为主,增强了客观性,安排颇具匠心。 D、小说中老奎叔及乡邻们适时配合演戏给爷爷看、爸爸给爷爷制作木头猎枪等,意在凸显中华民族尊老传统。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爷爷”的形象特征。
    (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说明小说以“爷爷的雷雨天”为题的妙处。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二年春正月,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上谓黄门侍郎王圭曰:“开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许赈给,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但使仓廪之积足以备凶年,其余何用哉!”三年夏四月甲午,上始御太极殿,谓侍臣曰:“中书、门下 , 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异。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也。”房玄龄等皆顿首谢。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四年秋七月乙丑,上问房玄龄、萧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文帝勤于为治,每临朝,或至日昃 , 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餐而食;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十六年夏四月壬子,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 , 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 B、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 C、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 D、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隋文帝指隋开国之君杨坚,“文”为谥号。经天纬地曰“文”,属美谥。 B、门下,即门下省,有侍郎、给事中等职,主要负责起草诏令,制定决策。 C、日昃,天色纪时法,相当于地支中的未时,也即现在的13点到15点。 D、起居注是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用来防止皇帝过失,要传示给后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让封德彝选才,封德彝回复天下没有贤才可选。唐太宗认为选材要各取其长,责备他没有识人之明却污蔑天下没有人才。 B、唐太宗善于纳谏。魏征劝谏唐太宗广泛听取意见并虚心接纳才能不受蒙蔽,太宗深以为然,因此对褚遂良的秉笔直书予以肯定。 C、针对中书、门下省官员近来一味顺从旨意却没有规劝矫正,太宗认为这违背了选才的初衷,并要求他们遵循旧例,收到较好的效果。 D、唐太宗认为身为君主,对百姓应体恤民生,遇到荒年要开仓赈济;对臣子要知人善任,否则即使勤于政事伤身劳身也治不好天下。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

    ①但使仓廪之积足以备凶年,其余何用哉!

    ②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

  • 5. 古代诗歌阅读

    忆滁州幽谷

    欧阳修

    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

    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

    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

    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已离开滁州,千峰环抱的幽谷、山花烂漫的景象仍让他难以忘怀。 B、往昔辛勤种植花木,如今花开花落谁来欣赏,诗人因此生发怅惘之心。 C、欧阳修曾谪居滁州,自号醉翁,他想象田夫野老还会记得当年的自己。 D、尾联以景结情,表明希望有人能陪自己再访滁州,抚琴为乐夜访幽泉。
    (2)、诗人为何追忆滁州幽谷?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6. 名篇名句默写
    (1)、杜甫《登高》中感叹离乡漂泊、年老多病的两句是“ ”。
    (2)、杜鹃,也叫杜宇、子规,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李白《蜀道难》中用“”渲染了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白居易《琵琶行》中写到这一意象的句子是“ ”,李商隐《锦瑟》中写到这一意象的句子是“ ”。
    (3)、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认为,只有“ ”,才能使百姓接受教育,懂得礼仪。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中央关于“双减”的意见发布以来,各地        推进,虽然取得了初步战果,但同时也        出一些难以推进的问题:有的地方党委政府重视还不够,部门合力不足,推进工作不平衡;一些教培机构虽然表面拥护,但也有暂时避避风头,等过段时间热度下降再 的打算,甚至还有换个“马甲”继续从业、换汤不换药的侥幸心理;一些家长还心存“别人家的孩子不减,自己孩子的作业减下来,将来要吃亏”的纠结和焦虑,甚至还有“‘双减’到底能坚持多久”的疑问;社会上还有         的心态,以至于有些地方因校外培训刚需,出现了“私人家教”等各种怪象,(     )在推进“双减”工作的这重要关口,家庭教育促进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双减”首次写进法律,深入、高位、强力推进 , 为“双减”持续助力、升温、加码,郑重宣示了誓将“双减”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不达目的绝不收兵的坚定决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按部就班     反应     卷土重来     犹豫不决 B、按部就班     反映     卷土重来     犹豫不决 C、井然有序     反映     东山再起     趑趄不前 D、井然有序     反应     东山再起     趑趄不前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说到底推进“双减”工作困难,就是有些人信心还不够足、决心还不够大。 B、说到底难以推进“双减”工作,就是有些人信心还不够足、决心还不够大。 C、说到底就是有些人信心还不够足、决心还不够大,推进“双减”工作困难。 D、说到底就是有些人信心还不够足、决心还不够大,难以推进“双减”工作。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首次将“双减”写进法律,高位、强力、深入推进 B、家庭教育促进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双减”首次写进法律,高位、强力、深入推进 C、家庭教育促进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首次将“双减”写进法律,深入、高位、强力推进 D、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双减”首次写进法律,深入、高位、强力推进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学翻译是一种创作性工作,而且比创作还困难。因为翻译不是自我的随心创作,而是需要翻译者在阅读原作中,走进作者的内心, 。同时,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 , 如果对本国与对方国家的文化缺乏了解,要做好翻译几乎就是不可能的。钱锺书认为,翻译的最高理想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 这才算得入于“化境”。

  • 9. 下面文字是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够准确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全体市民要以实际行动来保护野生动物,尽量拒绝食用野味,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不干扰野生动物休息。万一发现非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应立即向执法部门通报。

四、作文(6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和吴孟超两位国士在同一天去世,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表示悼念。5月28日,为我们照亮过前路的群星又陨落两颗: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在武汉去世,享年95岁;历史学家、翻译家何兆武在北京去世,享年100岁。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那一群人、那一段历史,正在一点一点远去……年轻的我们,又将汇聚为新的、充满活力的河流,发展壮大,继续奔腾。

    请结合材料,以“逝去与新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