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0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细胞学说作为生物学大厦的基石,对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揭示了生物界的(   )
    A、统一性 B、多样性 C、特异性 D、层次性
  • 2. 校运会上参加长跑的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身体丢失很多的水和部分无机盐,可能引起电解质失衡,此时最宜饮用的是(  )
    A、热咖啡 B、淡盐水 C、温茶水 D、酸牛奶
  • 3.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其根系可以从塘泥中吸收N、P等元素,下列物质的合成都需要N、P元素的是(  )
    A、RNA和ATP B、纤维素和蔗糖 C、DNA和脱氧核糖 D、胆固醇和脂肪
  • 4. 决定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极其多样的原因不包括(  )
    A、氨基酸种类的不同 B、肽链盘曲、折叠方式的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不同 D、氨基酸连接方式的不同
  • 5. 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他将其归为原核生物,主要依据是该细胞没有(  )

    A、完整的细胞膜 B、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颗粒状的核糖体 D、全透性的细胞壁
  • 6.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行使各种功能的“车间”,下列各项匹配错误的是(  )
    A、“养料制造车间”——叶绿体 B、“蛋白质分类、包装车间”——高尔基体 C、“细胞的动力车间”——线粒体 D、“细胞的消化车间”——内质网
  • 7. 将下列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能够观察到质壁分离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哺乳动物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 8. “中中”和“华华”是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体细胞克隆出的世界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它们的遗传性状相同,主要原因是两者具有相同的(  )
    A、父母 B、细胞核来源 C、性别 D、细胞质来源
  • 9. 如图为某种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它代表的运输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胞吞 D、主动运输
  • 10. 鸢尾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白天对鸢尾植株不同部位的成熟叶进行检测,若不做遮光处理,一般不能直接测得的是(  )
    A、O2释放速率 B、CO2吸收速率 C、呼吸速率 D、净光合速率
  • 11. 如图是甲、乙两种植酸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的种类 B、在20℃至60℃范围内,酶活性较高的是甲酶 C、甲、乙两种植酸酶长期保存的适宜温度是50℃ D、在80℃时,植酸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
  • 12. 下列哪一个事实或证据,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 B、大熊猫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乙肝病毒需要寄生在肝细胞中才能生存 D、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 13. 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示意图,①②表示相关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的发生需要在严格的黑暗条件下 B、CO2与①结合的过程需要特定酶的参与 C、CO2浓度增加在短时间内会加快②的生成 D、从②到(CH2O)的过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
  • 14. 驻守高海拔地区的边防战士通过大棚种植技术解决了新鲜蔬菜短缺问题。下列措施不能增加蔬菜产量的是(  )
    A、适当增加大棚的CO2浓度 B、适当延长大棚的光照时间 C、适当减小大棚内昼夜温差 D、进行合理灌溉和施肥
  • 15. 如图是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半透膜,b、c为膜两侧的不同溶液,实验一段时间后,漏斗内的液面上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渗透作用是指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B、实验开始时,装置中b溶液浓度高于c溶液浓度 C、漏斗液面停止上升时,a内外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D、若用纱布代替a,则漏斗内的液面将上升更快
  • 16. 某些两栖类动物的皮肤颜色会随环境变化发生改变。机理是这些动物皮肤色素细胞中有众多的黑素体,在细胞骨架的参与下,黑素体可在数秒钟内从细胞中心散到细胞表面,使皮肤颜色变深;又能快速回到细胞中心,使皮肤颜色变浅。上述现象体现的细胞骨架功能是(  )
    A、参与胞内物质运输 B、维持细胞形态 C、进行胞间信息传递 D、锚定细胞器
  • 17. 蛋白酶体是存在于细胞内的一种巨型蛋白质复合物,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酶体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 B、物质M含C,H,O,N等元素 C、蛋白酶体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M的水解 D、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上述反应是否完成
  • 18. 下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橡皮泥制作真核细胞物理模型展示细胞的结构 B、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暗反应中C元素的去向 C、通过对比实验探究氧气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影响 D、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完全归纳法建立了细胞学说
  • 19. 如图为动物细胞吞噬病菌和形成分泌蛋白的示意图,其中甲、乙均为具膜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除图中所示结构,生物膜系统还包括中心体等结构 B、该动物细胞吞噬病菌与形成分泌蛋白均需要消耗能量 C、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将导致乙细胞器膜面积减少 D、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20. 甘薯又称“红薯”、“苕”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补食品。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贮藏甘薯的要领,如《农政全书》指出“藏种之难,一惧湿,一惧冻”,“欲避冰冻,莫如窖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潮湿环境中,病毒等微生物容易在甘薯细胞表面大量繁殖,对甘薯造成伤害 B、由于甘薯细胞的结合水含量高,所以低温条件下容易结冰而使细胞产生机械性伤害 C、窖藏过程中,甘薯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可能影响窖室内的温度 D、窖藏过程中需保证严格的无氧环境,以避免甘薯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二、综合题

  • 21. 盲公饼是著名的佛山特产,吃起来甘美酥脆。某种盲公饼的产品说明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盲公饼的配料可知,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可以来源于 , 饼内的蛋白质与 淀粉在人体中分别被消化水解为 , 进而被人体吸收。
    (2)、冰糖和白糖都是生活中常见的 (填“单糖”、“二糖”或“多糖”),它们 (填“能”或“不能”)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原因是
    (3)、图中关于盲公饼的保存方法缺失,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补充并说明理由
    (4)、有的盲公饼可以用肥猪肉为馅,更加美味可口,但不可多食,因为肥胖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同学认为,只要平时减少脂肪的摄入,身体的脂肪便不会增加,体重也不会超标了。你同意该同学的观点吗?并说明理由。
  • 22. 转运蛋白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类跨膜蛋白。图甲为某细胞向内运输物质Q的转运机制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 。一般而言,细胞膜上的 种类与数量越多,其功能越复杂。
    (2)、据图可知,Q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 这种运输方式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3)、当细胞内Q物质过量时,底物调节区域与Q结合,使转运蛋白处于锁定状态(如图乙所示),ATP与转运蛋白结合受阻,抑制 , 从而减少细胞对物质Q的吸收。
    (4)、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以上事实体现细胞膜具有 功能。
  • 23. 细胞中糖类、脂肪等有机物都储存着化学能,但是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却是ATP。正是由于细胞内具有ATP这种能量“货币”,才能及时而持续地满足细胞各项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回答下列问题:
    (1)、ATP的结构简式为
    (2)、成人体内ATP总量是2~10mg,在安静状态下一天需要消耗的ATP为40kg。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量ATP的及时补充,主要依赖 之间的迅速转化。
    (3)、小明同学学习完“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后,进行了以下归纳,请帮助他补充完整。

    ATP合成部位

    线粒体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生理过程

    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

    合成ATP的能量来源

    化学能

    化学能

    产物(除ATP外)

    “丙酮酸+[H]”、“乳酸”或“乙醇+CO2

    、O2

    ATP的去路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主要用于C3的还原

  • 24. 芒果有“热带果王”之美誉,对芒果光合作用的特性进行研究,可为引种栽培、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如图表示不同品种芒果CO2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为a时,芒果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自。此时,限制紫花品种CO2吸收速率进一步提高的外界环境因素有 (答出两点即可)。
    (2)、三个品种中,对弱光的适应能力较强,判断依据是
    (3)、某小组欲探究三个品种芒果叶片中吸收光能色素的种类是否有差异。他们先用 分别提取各品种叶片的色素,再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 不同进行分离,最后通过比较滤纸条上色素带的 进行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