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黄继光》课时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语言描写) B、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动作描写) C、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外貌描写) D、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心理描写)
  • 2.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下列可能与“蓦”的本义有关的一项是(   )
    A、莫名 B、日暮 C、马匹 D、青草
  • 3.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天快亮了,定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
    A、法规,单程 B、计划,谋划 C、劝告
    (2)、黄继光在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
    A、突然而猛烈 B、凶狠残酷 C、显示出来
  • 4. 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人物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语言描写) B、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动作描写) C、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外貌描写) D、青铜播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 (动作、心理描写)

二、填空题

  • 5.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敌人发现他们了。
    (2)、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
    (3)、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
    (4)、战士们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 6. 课文朗读,走近课文第一步。

    ●课文共个自然段,我已读了遍课文,我能把课文读得(选一选):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从《黄继光》这一题目我知道

三、语言表达

  • 7. 用“意思”的不同意思造句。
    (1)、指意义、含义:
    (2)、指趣味:
    (3)、指意见,愿望:
  • 8. 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2)、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缩句)
    (3)、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四、现代文阅读

  • 9. 类文阅读

    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已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的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有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品析句子:阅读下面的句子,感受人物品质,完成练习。

    ①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从钱学森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

    ②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通过对钱学森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他

    (2)、探究写法:下面的句子都能够表现钱学森的杰出才华,其中表现的角度不同的一项是(   )
    A、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B、钱学森……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C、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D、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文本补白: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的句子。钱学森会对留学生们说些什么?请发挥想象,把钱学森可能说的话简要地写下来。
    (4)、对比思考:对比本文和课本中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两篇文章都是写钱学森冲破阻挠回到祖国、报效祖国的故事。( )

    ②两篇文章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描写的。 ( )

    ③两篇文章都对人物的言行展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钱学森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 )

    (5)、情感表达:读《黄继光》《钱学森》,思考这些人物的言行,你对爱国有了怎样的体会?
  • 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个母亲的心

    ①见到江生时,他蜷躺在靠窗的病床上,床边坐着他瘦弱的母亲,母亲正认真地向他描述窗外的情景:“今天天气多好啊!看,阳光都照到你床上了。窗外,油菜花开了,金灿灿的一片。草坪上……咦!那不是小玉吗,她跟你得的是一种病,这不,现在自己能在院子里散步了……”

    ②病房的窗外其实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什么都没有。江生的脑肿瘤压迫了视神经,入院时他已经失明,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性。可这位坚强的母亲不愿放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她在大路边摆摊卖鸡蛋饼,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已卖掉了居住的房子,还卖过血……

    ③街邻亲友都不忍心与她照面。她无论见到谁,都会上前拉住他的手_____(要求  恳求)道:“给我儿子打个电话吧。”她对儿子说:“瞧,那么多人关心你呢!”

    ④她日复一日地陪着病床上的儿子,默默地坐在床边看着儿子接听自己_____(精心 用心)安排的来电。

    ⑤谁都难以相信,她能接连几天通宵不眠,四处奔走,打听儿子同学、朋友的住址。“给我儿子打个电话吧。”她说。

    ⑥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江生还是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走了。

    ⑦大路边,人们又看到了那个卖鸡蛋饼的手推车和那个更瘦、更憔悴的身影。儿子那部手机伏在母亲胸口贴身的布袋里。

    ⑧每个清晨和黄昏,她胸口那部手机都有人发来问候的信息:“妈妈,我们爱你。”

    (1)、联系上下文,选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母亲从没放弃身患绝症的儿子,为了儿子她(   )
    A、卖掉了房子、卖血,并且日复一日地陪伴,跟儿子聊天 B、陪儿子看油菜花,在草坪上玩耍 C、时常打电话给朋友
    (3)、画横线的部分是描写。从这段文字中我体会到了(填序号)。

    A.窗外景色很美丽

    B.那位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C.儿子的病会好起来

    (4)、结合选文,说说为什么大家都给这位母亲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