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0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北方战火始终未能平息,经济也比较落后,人口持续大减。直至后周后期才逐渐恢复,但经济实力不如南方。”回顾历史可知,导致北方经济落后的原因包括(    )

    ①安史之乱    ②唐末农民起义    ③藩镇割据    ④周世宗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 思维导图是有效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以下思维导图空白处分别应填(    )

    A、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 C、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D、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 3.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黑暗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 4. 唐玄宗统治后期,安史之乱发生后,节度使成为危害一方的“土皇帝”,这一现象历史上称为(    )
    A、宦官专权 B、奸臣李林甫掌权 C、藩镇割据 D、朋党之争
  • 5. 促使唐朝由盛转衰、逐渐走向衰亡的因素有(    )

    ①安史之乱    ②藩镇割据    ③宦官专权    ④开放的社会风气

    ⑤五代十国的更替与分立    ⑥黄巢起义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 6. 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A、安史之乱被平定 B、黄巢起义被镇压 C、朱温建立后梁 D、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
  • 7. 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等历史事件中得出的经验教训是(    )
    A、国家是否统一往往取决于皇帝的素质 B、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 C、防止地方力量的膨胀,强化中央集权 D、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
  • 8.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关于安史之乱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得到解决 C、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D、安史之乱使唐朝走向了灭亡
  • 9. 杜甫诗《无家别》中写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出现该社会现象的原因是( )
    A、隋炀帝的暴政 B、宦官专权 C、安史之乱 D、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 10.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这场战乱发生的原因有(    )

    ①节度使势力强大,集军权、财权、行政权于一身

    ②军事上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③天子追求享乐,任人唯亲,重用奸臣,社会矛盾尖锐

    ④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灾荒连年,无以为生,黄巢发动起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1. “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C、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 12.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其中不包括( )
    A、后梁 B、后金 C、后周 D、后汉
  • 13.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内,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五代十国的局面,实质上是( )
    A、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对立 C、十国鼎立的局面 D、地主豪强势力发展的结果
  • 14. 下表是黄巢起义后,唐朝50个重点地区的地方权利分配表(885年)。对于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区域

    数量

    统治者

    唐朝控制区

    12个

    中央政府和忠诚将领

    独立区

    33个

    前唐朝将领、前黄巢起义军将领、盗匪首领、唐朝盟友

    非汉人占领区

    8个

    少数民族

    A、五代十国的更迭已到来 B、安史之乱是唐朝转折点 C、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力下降

二、材料分析题

  • 15.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如下活动,对唐朝的衰亡展开了探究,请你也参与进来。

    [数据话衰落]

    材料一: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

    有人口37 140 000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

    有人口41 419 712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有人口52 919 712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有人口16 990 30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

    有人口15 762 432 

    [诗歌咏志向]

    材料二: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史料探亡国]

    材料三:王欲代唐,使人谕诸镇……复四月任戌,更名晃。甲子,皇帝即位。戊辰,大赦,改元,国号梁。

    ——《新五代史》

    (1)、从唐朝人口数据统计表来看,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后人口急剧减少,这一现象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2)、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对唐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记载了唐朝灭亡时的情形,其中的“王欲代唐”中的“王”指的是谁?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4)、综合上述材料和分析,概括唐朝衰亡的原因。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军政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新唐书》

    材料二∶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材料三∶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

    (1)、结合材料一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对唐朝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什么样的政治状况?你对此作何评价?
  •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史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军民顽强抵抗。

    材料二 《旧唐书》语:“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材料三 黄巢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安史叛军”指哪一事件?说说它的路线?“军民顽强抵抗”的结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2)、材料二中的“藩臣”指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是什么?唐朝灭亡后,延续这一局面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