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2-0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滴水穿石: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2. 2020 年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过氧乙酸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其化学式为 C2H4O3 , 结构式如图。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 9 个原子 B、过氧乙酸可以消毒杀菌,是由于过氧乙酸中含有臭氧分子的缘故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4:3 D、不完全燃烧会生成 CO3. 下列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A、H2CO3表示含有氢分子 B、 表示1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C、2N表示2个氮原子 D、 表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4. 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火星四射 B、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在试管中加入一条光亮的镁带,再加入2mL稀盐酸,用手触碰试管外壁感到热 D、将两小粒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振荡,观察到高锰酸钾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5.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8 D、该反应前后原子秧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6.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物质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CO、NO2、SO2——空气污染物 B、HgO、C60、K2MnO4——化合物 C、不锈钢、焊锡、金——合金 D、海水、稀有气体、氧化铝——混合物7. 常见金属M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活动性M>Ag C、M可能是铝 D、M表面有固体析出8.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所用的NaCl不干燥 B、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D、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9.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CaO 固体(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Fe 粉(Cu 粉)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
FeSO4 溶液(CuSO4)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A、A B、B C、C D、D10.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名、用途一致的是( )A、 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B、CaCO3 消石灰 作建筑材料 C、 消石灰 制波尔多液 D、NaHCO3 纯碱 作发酵剂11.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12. 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 , 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NaOH B、BaCl2 C、KNO3 D、AgNO3二、综合题
-
13.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A和(填序号),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2)、利用B装置制二氧化碳,制作多孔隔板的材料可以是(填字母序号)。
A铜B铁C塑料
(3)、用C装置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仪器a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方便添加液体药品和。(4)、用G装置收集氢气,应从(填“b”或“c”)端通入氢气。三、综合题
-
14.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
(1)、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对比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甲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乙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丙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比较实验乙和实验(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3)、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l比Cu(填强”或“弱”)。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
(5)、【猜测与探究】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推论
①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氧化铝薄膜被破坏
Na+或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②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
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
Na+和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6)、【结论与反思】得出结论:前述猜测(填“正确”或“不正确”)。
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
15. 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捕捉是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之一。一种利用NaOH溶液捕捉回收CO2的过程如图所示。(1)、NaOH的其中一种俗名为;捕捉室中NaOH溶液常喷成雾状,优点是。(2)、捕捉室中发生的反应是(写化学方程式)。(3)、“反应、分离”环节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写化学方程式)。(4)、“反应、分离”环节分离物质采用的方法是。(5)、CO2用途广泛,写出一种用途:。(6)、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填化学式,任填一种物质)。四、计算题
-
16. 如图是向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0%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的pH变化曲线图,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A、B、C三点中,表示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点;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填写物质的化学式)。(2)、配制100g上述8.0%氢氧化钠溶液,需用托盘天平量取g氢氧化钠固体,用量筒量取毫升水。(3)、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100g,求此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规范的计算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