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历史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的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 2. 下图为浙江省庆元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让农民拥有此证的这场变革(    )

    A、使农民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B、为解放战争胜利打下群众基础 C、使农民参加了农业合作社 D、使农民加入了人民公社
  • 3. “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就是政治上的。”该材料中的“主要成就”是指(    )
    A、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发展 B、为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基础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4. 下列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有(   )

    ①废除了中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④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5. 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上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千克增长为285.2千克。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B、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 6. 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材料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
    A、工业水平落后 B、新生政权需要巩固    C、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 D、土地改革刻不容缓
  • 7.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这表述的是土地改革的(    )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 8. 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材料最适宜评述土地改革的(    )
    A、  背景 B、时间 C、过程 D、结果
  • 9.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以下对两次“分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都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C、都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都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 10. 农民说:“土地改革好,一年够吃,二年添置家具,三年有富裕。”表明土地改革带给农民(    )
    A、生活水平提高 B、精神生活改变 C、拥有自己的土地 D、手工业生产发展
  • 11. 以下是1946年和1952年我国农村土地占有关系变化情况。据表中数据可知到1952年中国广大农村(    )

    阶级

    占总人口比例(%)

    1946年占有耕地(%)

    1952年占有耕地(%)

    地主

    4.75

    64.38

    4.3

    农民

    73.37

    7.21

    73.02

    A、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土地私有制度 C、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 D、基本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起来
  • 12.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展开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 13.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三大改造 B、进行抗美援朝 C、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 14. 如表是湖南省淑浦县在建国初土地改革前后各阶级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从该表可以看出,淑浦县在土地改革中(   )

    阶级

    土地改革前

    土地改革后

    占有土地(亩)

    比例(%)

    人均(亩)

    占有土地(亩)

    比例(%)

    人均(亩)

    地主

    217590

    37.60

    9.93

    33546

    5.80

    1.52

    富农

    74073

    12.80

    4.71

    24045

    4.16

    1.53

    中农

    197906

    34.20

    1.69

    197906

    34.20

    1.69

    贫农

    68853

    11.90

    0.40

    291609

    50.39

    1.54

    其他

    20253

    3.50

    0.79

    31569

    5.45

    1.51

    合计

    578675

    100

    1.58

    578675

    100

    1.58

    ——资料来源:《淑浦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①地主阶级基本被消灭

    ②富农利益得以完全保存

    ③中农利益没有受到损害

    ④贫农受益最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彻底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有利于国家工业化建设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 16. 热播历史正剧《觉醒年代》最后一集中李大钊问陈独秀你为什么要建这个政党,陈独秀悲恸的说我为了他们能像人一样的活着,拥有人的权力、人的快乐,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下列哪部法律文献,使得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有了自己的快乐(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土地问题决议案》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摘编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某县土地改革前后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单位:亩)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雇农

    其他

    土地改革前占有土地

    百分比

    37.6

    12.8

    34.2

    11.9

    3.5

    人均

    9.93

    4.71

    1.69

    0.4

    0.79

    土地改革后占有土地

    百分比

    5.8

    4.16

    34.2

    50.39

    5.45

    人均

    1.52

    1.53

    1.69

    1.54

    1.51

    材料三: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摘编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2)、根据材料二回答,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根据材料三可知,土地改革主要在哪两个社会阶层中进行?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此次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哪些意义?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

    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的依据是什么?并归纳土地改革的历史作用?
  •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70%至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20%至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材料二: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2)、阅读材料二,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3)、联系材料一、二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