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鲁迅曾说,对于《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同样,人人都是历史学家,对同一部史书能读出不一样的感怀:有的人纵横古今成败、万里关河梦想,有的人思忖人生得失、寄托身世浮沉。上述现象说明( )

    ①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认识同一对象的主体不同,结论就不同

    ③意识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主体对事物的反映受自身认识能力制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 习近平总书记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出台了《湿地保护法》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对湿地的珍爱和保护(   )

    ①表明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具有物质性

    ②证明了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和演化的产物

    ③启示我们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④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客观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要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这是因为(   )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③所有执政党都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④掌握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4.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

    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提出具体发展举措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 据古籍记载,中国古代早期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部门叫“虞”。“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名,其很大一部分职能与今天的生态环境部相同,但所管理范围更大,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都是“虞”的职责。无论古今,人们都在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这主要是基于(   )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性

    ②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③人类要顺从自然而不能违背自然

    ④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实践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 下图反映了事实命题(指传达经验内容的命题)与自然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体现了(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

    ②意识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客观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这句话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A、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C、认识事物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8. 一泓清水,来之不易。近10年来,我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提升23.3个百分点,达到84.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未来,我们更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推动生态保护治理( )

    ①要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②要尊重自然,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③要在意识的指导下,改造自然生态变化规律

    ④要尊重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 漫画《有时候的成功,角度比力度更重要》告诉我们(   )

    ①要灵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善于开拓创新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利用和塑造客观规律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统一

    ④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会影响实践的效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 “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这句话所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物质固有的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 近年来,某村依托地理、土地,水资源等优势,积极推广“稻田+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稻鱼共赢的良好效益。该村的成功实践说明(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事物规律加以优化利用

    ③人们能根据自身需要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为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 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应激情绪。一定程度的焦虑使人在危险的处境中保持适当的警觉,而过度的焦虑反应则会形成焦虑障碍。这说明(   )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只要适度就一定能够健康成长 C、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它承认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C、它强调了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唯一特性 D、它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 14. 自古以来,重庆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厚重深远的文化历史让历代文人墨客留步于此,留下了灿烂诗篇。“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源于巴渝的名诗名句流传千古,家喻户晓。这表明(   )

    ①意识的内容可还原社会生活

    ②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

    ③意识是对物质世界能动的反映

    ④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 网瘾、手机瘾……戒掉这些“瘾”为什么那么难?有别于学习、认知等常见类型的记忆,瘾在人脑内会形成持久、顽固、环境关联性极强的记忆,消除成瘾记忆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中国科学院某科研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人体内有两条神经通路分别调控成瘾记忆的形成和维持,通过抑制其中一条通路,可以消除成瘾的关联记忆,从而阻止复发行为。这一发现说明(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和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③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④通过“思维的眼睛”,人们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6. 重视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共识,触摸智能服务与智能设备共同搭建的“未来生活”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是未来智能社会的基础支撑。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由听从简单指令向拟人、智能方向不断“进化”。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特种机器人、人工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手术、人工智能+无人超市……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默默地填充、改变着人类学习娱乐、生产生活。

    有人认为,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会全面超越甚至取代人类智慧。请结合材料,运用有关意识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的学段目标。

    某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办“开心农场”,开启“新劳动教育”试验。

    目前,该校劳动教育延伸到了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引导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播下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今天,你劳动了吗?”已然成为该校同学打招呼的流行语。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的知识,介绍该校是如何为孩子们“播下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的。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发展壮阔历程中,走向共同富裕始终是温暖人心的目标。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奇迹之所以震撼人心,不仅在于规模和速度,更在于始终坚持共同富裕,让发展的阳光照进每个人的生活。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目标,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由于我国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不同,共同富裕不能整齐划一、齐头并进,应该循序渐进分阶段促进,需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回溯历史,从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先富带动后富,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迈进,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循序渐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提出了前后连贯、与发展规律相契合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

    结合材料,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推动共同富裕,让发展的阳光照进每个人的生活。

  • 19.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从2013年破题到今天,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201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推行农村“三块地”改革、其中包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2019年,试点4年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写进修改后的土地管理法。2022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坚持同地同权同责,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接受市场监管。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