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2022年寒假复习17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13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之一、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B、氢气具有可燃性——作高能燃料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消毒剂 D、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火箭的助推剂2.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制造霓虹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B、空气中含量较多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的是氧气 C、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D、水中的鱼靠氧气呼吸,所以氧气易溶于水3.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符号 --- O 硅的元素符号 --- Si 2个氮原子 --- 2N2 B、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 --- 质子数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 最外层电子数 C、铁 --由分子构成 二氧化碳 --- 由原子构成 氯化钠 --- 由离子构成 D、分子 ---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 ---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4. 某同学利用收集到的浑浊河水制成蒸馏水的实验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絮凝剂可用明矾 B、操作②的名称是蒸馏 C、取少量制取的蒸馏水,滴入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有大量浮渣 D、若固体D是活性炭,则液体E中的色素和异味比液体C明显减少5.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大量乙分子聚集成的乙物质可能是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分子与乙分子的个数比为3:2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操作 B、
倾倒液体 C、
溶解食盐 D、
收集氢气
7. 下列家庭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使用燃气灶炒菜
燃烧会放出热量
B
往家中鱼缸里的水中通入空气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腐熟厨余垃圾自制农家肥料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
往自制净水器内放入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A、A B、B C、C D、D二、填空题
-
8. 目前全球能源紧缺,人类生活生产中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它们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开发新能源显得尤为重要.请例举一种你认为可开发的新能源 。9. 如图是汽车尾气有害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据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 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可由如下的反应制取: , 则X的化学式为;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除去硬水中过多的(填离子符号)和Mg2+就可得到软水。11. 用化学用语填空:(1)、;(2)、;(3)、;(4)、;12. 通过对物质构成奥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四氧化三铁是由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如,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13. 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七万只气球腾空而起。最适合在气球中填充的气体是(填“氢气”或“氦气”的化学式),理由是。14.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三、实验探究题
-
15. 实验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 , 该实验除了能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其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四、科普阅读题
-
16. “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时间
人物
对“原子—分子”的认识
1803年
道尔顿
元素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比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复杂原子”。
1809年
盖·吕萨克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包括“复杂原子”)。例如:研究氧气与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化合成二氧化碳时,发现氧气与一氧化碳体积比总是100:200
1811年
阿伏加德罗
提出分子学说。引入分子概念,指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随后科学家们确立并逐步完善了“原子—分子”学说。
1897年
汤姆生
提出电子嵌于原子表面的枣糕型原子结构,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
1903年
卢瑟福
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推翻了汤姆生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
(1)、道尔顿原子论中由“复杂原子”构成的物质,按现代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纯净物中的。(2)、根据盖·吕萨克的分子假说,水通电分解反应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粒个数比为。写出氧气与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3)、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 , 否定了“原子单不可再分”的观点。(4)、如图为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甲、乙、丙、丁四条运动轨迹中,不可能是a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填标号)。五、简答题
-
17. 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可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1)、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体现分子的什么基本性质?(2)、体温计能测体温的微观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变轻了?
六、综合题
-
18.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空气”。(1)、从性质决定用途的角度:说明下列应用利用了气体的什么性质。
①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②稀有气体作霓虹灯。
(2)、从环保的角度:①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有害气体,如: (选填一种有害气体化学式);
②汽车工业的发展方便了我们的出行,但汽车尾气的排放严重的污染了空气,请你提出防止汽车尾气污染的两项措施:、。
七、推断题
-
19. 已知A、B、C、D、E五种常见物质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表示生成,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E是蜡烛的主要成分石蜡。(1)、写出D的化学式:。(2)、写出A→B+C的符号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3)、写出E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八、计算题
-
20. 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每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5个氧原子和n个氢原子构成。请计算:(1)、n为。(2)、青蒿素的化学式为(元素符号按碳、氢、氧顺序排列)。(3)、多少g青蒿素中含氧元素20g(写出计算过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