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将双核草履虫放在不同条件下培养,观察统计双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绘制成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2所代表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K2 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 C、曲线2表示双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为“S”形增长,A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 D、若蝗虫的种群数量如OB段变化,则应选择在A点以前进行防治
  • 2. 如下图表示某入侵物种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该入侵物种在5~15年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属于衰退型 B、在25~35年时间内,该入侵物种的种群数量是先下降后上升 C、研究人员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若在调查过程中部分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数量的估算结果偏大 D、图中第15~25年种群数量不变,第30年种群数量最少
  • 3. 海蜗牛在接触几次电击后,能学会利用长时间蜷缩的方式保护自己,没有经过电击刺激的海蜗牛则没有类似的防御行为。研究者提取前者腹部神经元的RNA注射到后者颈部,发现原本没有受过电击的海蜗牛也“学会”了防御,而对照组则没有此现象。以下叙述不符合该实验的是(   )
    A、有助于我们对动物记忆形成机制的研究 B、本实验对照组的海蜗牛需要注射生理盐水 C、不能说明RNA直接决定了动物记忆的形成 D、说明特定的RNA可以使海蜗牛“获得记忆”
  • 4. 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电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由a传到b,此过程要消耗能量
  • 5. 生态学家发现,具有同种食物来源的两种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捕食对方的现象,称之为集团内双向捕食(如下图所示)。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群落之中,并对群落中相关物种的种群动态和害虫的生物防治效果产生着很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天敌1和天敌2的种间关系为原始合作、捕食和竞争 B、不同的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他们都有各自的生态位 C、农业生产中增加捕食者种类能有效抑制害虫数量 D、在没有植食性昆虫的情况下,天敌1和天敌2因相互捕食而长期存在
  • 6. 生态学的研究常涉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以下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的是(   )
    A、群落的范围和边界 B、物种丰富度 C、生态位 D、年龄组成
  • 7. 为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学校生物社成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浓度X、浓度Y和最适浓度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B、此实验的因变量除了生根数,还可以是生根长度 C、将浓度Y稀释后重复实验,其生根数不可能大于此次实验 D、此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8.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顶端优势时,顶芽的生长会抑制侧芽处生长素的合成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光照方向无关,缺氧会影响极性运输 C、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产生,并促进胚芽鞘尖端的伸长 D、顶端优势和茎的向光性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 9.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B、植物激素由植物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C、乙烯利是一种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 D、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不都与植物激素类似
  • 10.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为延长马铃薯块茎保存时间可用适宜浓度脱落酸处理 B、对受粉后的幼小果实喷洒适量生长素类似物,得到的是无子果实 C、秋冬季落叶时,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产生脱落酸,促进叶片脱落 D、在做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正式实验时,无需设置蒸馏水对照组
  • 11. 电视节目《荒野求生》,探险家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为脱离险境,设法寻找回到文明社会的路径,处于恶劣环境中有关人体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在恐惧紧张时,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素增多,属于体液调节 B、人较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其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增多 C、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D、人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两者具有协同作用,使产热量增加
  • 12. 如图表示抗原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B淋巴细胞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同时存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抗原呈递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B、引起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是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分子 C、将获得肿瘤抗原信息的树突状细胞回输到该癌症患者体内可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 D、如果通过一定的药物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则可以延长移植器官的存活时间

二、多选题

  • 13. 2022年10月12日,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一周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面积约1.40万平方公里。记者获悉,目前监测到野生东北虎幼虎10只、种群数量50只以上。野生东北豹幼豹7只、种群数量60只以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调查东北虎种群数量的方法是采用标记重捕法 B、根据统计结果可估算该区域东北虎种群密度为0.0036只/平方公里,东北豹的种群密度为0.0043只/平方公里 C、决定东北虎、东北豹的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 D、东北虎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未来一段时间东北虎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将不断增大
  • 14.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 B、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C、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会影响多细胞生物的内环境,此时,机体会通过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有人到高原后会出现头疼、乏力、心跳加快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出现说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即如果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内环境稳态可能会失调
  • 15.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都是由光照直接决定的 B、植物园的竹林中种植有水竹、凤尾竹、箭竹、罗汉竹等多种竹子,它们高低错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群落内物种组成因生物的进化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群落的演替是无休无止的 D、草原生物群落的动物大都有挖洞和快速奔跑的特点,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
  • 16. 常见的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如下图所示),患者的病重程度与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呈正相关,临床上可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和D中的遗传物质不同,因此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 B、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突触后膜上的一种蛋白质,重症肌无力患者将乙酰胆碱受体当作抗原攻击,因此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 C、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由特殊的浆细胞分泌,主要分布在血浆中 D、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原理是降低乙酰胆碱浓度

三、综合题

  • 17. 图1为在等容积容器中,用不同条件培养酵母菌时,其种群增长的曲线。图2是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

    (1)、若曲线③为对照组,则(填序号)表示定期更换培养液,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②中,限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2)、可采用的方法估算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图2表示(计数板规格为16×25型)酵母菌细胞的分布情况,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据此样方中酵母菌的数目,估算1mL样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个。
    (3)、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目的是
    (4)、本实验如何进行重复试验
  • 18. 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内啡肽,内啡肽具有镇痛作用,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

    (1)、当反射弧中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神经冲动沿(填字母)神经元传至轴突末梢,引起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引发B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并传至位于大脑皮层的痛觉中枢产生痛觉。
    (2)、内啡肽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促进A神经元K外流,抑制兴奋产生从而发挥镇痛作用,其原理是
    (3)、吗啡属于阿片类毒品,可用于临床手术麻醉,应用的依据是
    (4)、长期使用吗啡可使体内内啡肽的分泌量 , 从而对吗啡产生依赖;一旦突然停止使用吗啡,P物质的释放量会迅速 , 出现更强烈痛觉等戒毒综合征。
  • 19. 为研究植物群落多样性下降对地下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某地发生过火灾的岛屿按照面积分为大、中、小三组,面积越小的岛屿距末次火灾年限越长。
    (1)、岛屿不同区域常常分布着不同的 , 常呈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2)、大、中、小三组岛屿可以代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态环境,这种演替属于 , 演替速度 , 其原因是。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等。
    (3)、为了调查岛屿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通常需要采用的方法采集土壤,采用法和法采集小动物。对体型较大、物种数量有限的物种,用法统计样本中物种丰富度。
  • 20.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基因控制、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三方面影响,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回答下列问题:
    (1)、6株品种和生长状态一致的幼苗按下图处理,一段时间后(填编号)装置的幼苗保持直立生长。

    (2)、为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因素对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影响程度大小,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A、B盒子均不透光,但A下侧有开孔),一段时间后,B盒中幼苗由于只受到重力因素,表现向上弯曲生长,现通过对A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预测及得出结论:

    若A中幼苗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因素;

    若A中幼苗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相等;

    若要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则A中幼苗

    (3)、如下图表示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促进细胞分裂时,。(填序号)和细胞分裂素协调配合,缺乏细胞分裂素时易形成

  • 21. 在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P3实验室已分离到8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COVID-19),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冠状病毒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冠状病毒,可用于预防接种。类冠状病毒在免疫学上被称为
    (2)、COVID-19侵入人体后,人体通常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
    (3)、该类病毒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在体液中机体需要借助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对于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机体则需要通过细胞的作用促其裂解并释放病毒。
    (4)、该病毒发病时人体会发烧,发烧也是一种机体增强免疫力的反应,当体温高于38.5℃时,应适当服用退烧药。退烧过程中,机体散热量增加,主要通过促进皮肤。(答2点)
    (5)、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疫苗的接种率将会连年提升。接种冠状病毒疫苗能够预防冠状病毒的原因是
    (6)、浆细胞不具有识别能力的原因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