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二章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3课时 光的折射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光的折射规律

  • 1.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装置,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图中折射角的大小是 ,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光屏上看到折射光的亮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光的亮度,原因是 。 

  • 2. 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室外透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二、光的折射的应用

  • 3. 如图所示,玫瑰花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光路的可逆性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 4. 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与鱼的实际位置不同。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 5. 在海上或沙漠中,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热闹市场,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 )
    A、光在海面上或沙漠上发生反射 B、光在云层上发生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发生折射

三、光的折射作图

  • 6. 如图所示是一束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线,请画出这束光线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 7.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向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光线(注意标出法线,不考虑光的反射)。

  • 8.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我们能看见水中的鱼,是因为(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 9. 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70° C、NN'是界面 D、MM'的右侧是玻璃
  • 10. 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 11. 如图所示,学校的录播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和观摩两个功能区,坐在观摩室的听课教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观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则观摩效果更好 B、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只发生折射 C、听课教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是由于上课区域的光能透过透视玻璃 D、学生在透视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像,此时的透视玻璃相当于平面镜
  • 12. 如图所示,有一注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用激光笔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下列操作能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入射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入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 13. 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若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图中的( )

    A、 B、 C、 D、
  • 14. 小芸同学用一支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的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光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O点沿(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O点沿(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 15. 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P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这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填“会”或“不会”)发生偏折。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他在水面上方喷了一些。 
    (2)、如图乙所示,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如图丙所示,他将光沿着AO方向射向水面上的O点,光在水中沿着OB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偏向法线,折射光线也逐步偏向法线,说明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减小,折射角随之(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光沿着NO方向射入水中时会沿ON'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