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12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据《大明会典》记载,“(文渊阁)公务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而各衙门章奏文移,亦止日行翰林院。”万历年间,翰林院掌院学士王图辞职,将院印封存,以致“诸事悉停。一应官吏俸银等项,俱不得支”。这说明当时( )A、翰林院掌管国家机要事务 B、官僚集团倾轧导致政事混乱 C、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 D、专制皇权受到官僚体制的制约2. 明清两代藏于宫内、传世至今的朱元璋画像,共计13幅。这些画像,可区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面统;一种是面如满月、慈眉善目、神态安详,来自明代官方史料。另一种,脸长额隆、鼻如蒜头、下额前突,颇为怪异,即俗谓的“猪腰子脸像”,来自明代民间传闻和清宫南熏殿。下图为明清藏于宫内的朱元璋画像。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官方的画像是出于政治统治和思想观念不同 B、民间神话异化朱元璋长相是为了贬低朱元璋 C、美化或丑化朱元璋长相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 D、这些画像可作为研究朱元璋的一手客观史料3.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
刘家港天妃宫《通番事迹碑》
“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布施钖(锡)兰山立佛等寺供养……”
《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两奉敕驾海舶人西洋封诸夷国……人称三宝太监……踪迹建文。”
《明书》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
《明史》
A、郑和航海活动遍布欧亚沿海 B、明太祖遣郑和远航海外诸国 C、郑和远航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D、郑和下西洋为追求经济效益4.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提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岸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和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由此可以证明( )A、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 B、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 C、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是由海盗组成的 D、明朝倭患的责任完全在政府5. 明后期宗族建祠祭祀祖先更为普及祭祀始祖的统宗桐堂更多,江南地区仍是宗族建设兴盛的地域,其中族谱更加盛行,表现出强烈的以谱法接济宗法的观念。这说明( )A、市镇经济冲击了社会观念 B、宗族共同体意识增强 C、观念更新带来宗族组织化 D、理学影响社会的变迁6. 顺治元年六月,为解决京城内鳏寡孤独的生计问题,多尔衮指令礼部将这些丧失生计及街上的乞丐“一一察出,给与钱粮恩养”,并废除明朝苛政,给予汉人谋生出路。顺治二年,又下令宜称“满汉官民,俱为一家”,继承皇太极所制定的满汉诉讼“毋致异同”的政策。这些措施( )A、确保了民族交往日益密切 B、推动了社会救济体系的完善 C、有助于化解国内阶级矛盾 D、有利于推进满汉交融的进程7. 清代督抚的任免权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以两江总督为例,从康熙四年(1665年)开始稳定设立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的200多年间,历任总督120多位,平均每任任期不足两年。这一现象( )A、表明行省主体地位确立 B、彰显了君权的绝对主导 C、反映地方争权斗争激烈 D、体现地方基层治理的完善8. 据有关地方志记载,自明弘治至清康熙170多年间,江苏松江府上海县东门陆氏“其聚族所居,从未有他姓窜入”。嘉庆、道光时期的文人张海珊也曾论及:“今者强宗大姓所在多有,山东西、江左右,以及闽广之间,其俗尤重聚居,多或万余家,少亦数百家。”说明( )A、宗族聚居呈现出北盛于南的格局 B、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被承袭 C、宗族势力对基层政权构成了威胁 D、政府主导了乡村秩序的重建9. 道光二十六年,英使德庇时请求在西藏定界通商,耆英即以此要求“殊与成约不符”,予以驳斥。德庇时又以前往天津为要挟之计,耆英认为“惟有坚守条约,持以镇静”。道光接报后,也降逾说:“通商一事,更有原立成约,自应永远遵守。”这表明清廷( )A、深诸近代的国际外交规则 B、以条约阻禁列强特权扩大 C、深受近代契约精神的影响 D、固守华夷观维护国家利益10.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一般对边疆地区采取怀柔笼络的政策,主要表现为通婚、册封、委以要职等。同时各朝代在一些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地区都有驻军,如汉朝在西域的驻军、明朝在西藏的驻军、清朝在新疆的驻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A、民族政策具有“恩威并施”的特点 B、积极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 D、实行开明包容的民族自治政策11. 有学者在分析中国手工纺织业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式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多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 )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制约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落后的科学技术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C、为数众多的家庭手工业生产效率高于西方 D、狭窄的国内市场影响了生产技术的革新12. 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子弟和高级官员被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前往外城看戏。这种变化反映了( )A、大众娱乐化解了民族矛盾 B、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 C、市民文化冲击了社会秩序 D、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葡萄牙人以澳门为中心,来安排远东的贸易活动。每年五六月间,他们乘坐中日贸易船队司令指挥的大帆船,顺着夏季的西南季风,从果阿启航。船上装载胡椒、苏木、象牙、檀香等印度特产,以及产于美洲经里斯本辗转运来的白银货币。在抵达澳门的近一年时间里,他们把船上装载的白银和货物,都换成中国的生丝、丝绸、黄金、铅、锡、水银、糖、麝香、茯苓、棉纱、棉布等货物。第二年初夏,他们乘着季风前往日本。在日本,他们把生丝、丝绸、黄金等中国货以高昂的价格迅速脱手,然后带着大量日本白银与少量日本货,乘着同年秋天的季风返回澳门。抵达澳门后,他们用日本白银大量收购中国生丝、丝绸、瓷器以及其他商品。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赚很多钱,整个过程可以赚取十多万块金币。就这样,中国卷入了全球化的远洋贸易之中,西方学者把它概括为“丝—银对流”。
——摘编自樊树志《重写晚明史:晚明大变局》
材料二: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来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可以看到,至明代中后期,古代封建社会业已高度成熟。在明成化、弘治与正德年间,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苗头已经出现;明嘉靖年间至明末,新的近代社会因素更为普遍而显著地增长起来,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开始启动。这里所讲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其特定含义,系指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由古代传统政治、文化向近代政治、文化转化。此处的社会转型启始系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身经过近两千年的向前发展,至明代后期已经积累、孕育出新因素。
——摘编自张显清《晚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明“丝—银对流”的主要内容,并简析葡萄牙以澳门为东方贸易活动中心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两个“新因素”,并说明其如何推动近代社会的转型。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物件”
材料:《红楼梦》中出现了许多关于同时代西方奢侈品的描述,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这个乱晃的秤砣般的坠物,显然就是摆钟的摆。
宝玉房间里,“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刘姥姥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贾政一行人)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玻璃大镜相照。”
元春省亲,“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
宝玉屋里的丫头晴雯得了感冒,发烧头疼,鼻塞声重。宝玉便命麝月:“取鼻烟来,给她嗅些,痛打几个喷嚏,就通了关窍。”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厢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米递与宝玉。宝玉道:“嗅些罢!走了气就不好了。”晴雯听说,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不怎样,便又多多挑了些嗅入。忽觉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囟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喷嚏,眼泪鼻涕登时齐流。晴雯忙收了盒子,笑道:“了不得,好爽快!拿纸来。”
——摘编自《海洋史研究(第十七辑)》
提取材料信息,对《红楼梦》中记载的西方奢侈品现象加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