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 文言文阅读(22 分)

  • 1. 默写古诗文,完成 各 题。
    (1)、树木丛生,。        (《观沧海》)
    (2)、 , 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3)、 , 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
    (4)、《论语》中的“”常用于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 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选自《》。是南朝(人名)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2)、文中友人对陈太丘起初尊称为“”,在传统文化中也可将其称为 , 后来因认为他(用自己的话翻译原文语句)而直言其“非人”。陈元方则始终以平和的语气将友人称呼为“”,由此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的人。
  • 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王右军 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 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 ④入,屏人 ⑤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 ③大将军:王敦。 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 屏:退避。 ⑥从:纵。

    (1)、解释句中加点字含义。

    开帐        及:

    (2)、文中大将军王敦和钱凤“大惊”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3)、你认为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现代文(32 分)

  • 4. 阅读下文,完成 各 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_________________,她又悄悄地进来,

    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 qiáo cuì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 了。“好吧,就明

    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 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iáo cuì(           )

    (2)、根据文章内容,选择词语填空。

    ①当一切恢复 , 她又悄悄地进来    A 寂静 B 沉寂

    ②我的回答已经让她了      A 喜出望外 B 喜形于色

    (3)、从全文看,围绕母亲对“我”关心,主要叙写了四件小事 :

     

    ② 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我”,不想给“我”增添痛苦。

    (4)、第①段中有这样一句:“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请结合句中加点词,分析母亲此时的情感。
    (5)、母亲活着的时候,曾多次要带“我”去看花,几乎都遭到拒绝,为什么母亲去世了“我”却与妹妹一同去看花呢?
  • 5. 阅读下文,完成各 题

    ①平生首次与松鼠邂逅,还是在遥远的 1990 年。夕阳余晖中,好几只松鼠在草坪上蹿来蹿去,也有的正抱着小松果大快朵颐。它们毛茸茸的,有着蓬松的长尾巴;灰色、青灰色、褐灰色、黑褐色,颜色各异;它们身体匀称灵活,十分温顺,惹人喜欢。同学告诉我,松鼠是野生动物,四肢强健,牙齿很尖锐,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觅食;它还有钩状锐爪,具有一定杀伤力,千万别去冒犯它。

    ②到了 1996 年,我第一次与松鼠有亲密接触。乔迁新居,走进后院,随时都会看到有松鼠在那里。我们也常常与松鼠上演“共舞”的大戏,累得气喘如牛,但乐此不疲。

    ③一个盛夏的傍晚,我们在后院看见一只大松鼠伏在草地上,全神贯注地啃苹果。一眨眼功夫,一只小松鼠也来了。大松鼠轻轻叹了一声,仿佛发出了盛情的邀请,小松鼠马上冲上前去,迅速加入到共享大餐的行列,高兴得呜呜叫,画面极其感人温馨。我拿起相机,往前靠拢几步,准备按快门拍下这温馨的一幕。谁知,它们箭一般跑到旁边的树丛里去了。我们刚走回原位,它又伏在那儿啃苹果了。我们都看得傻了眼。我跨前一步,它立马也睁大眼睛打量我。我再往前挪半步,松鼠突然发出尖叫声,像发了疯一样扑向我,令我躲闪不及。我火速将相机扔在草地上,顺手拿起玩具水枪,向它示威。松鼠见势不妙,马上转身逃逸, 边尖叫边“蹭蹭蹭”地爬上了树。

    ④这时,才感觉左手背有疼痛。再仔细一瞧,表皮被松鼠的利爪抓伤了,还有两道血印呢。此刻,我才明白松鼠在享受美食时,是不喜欢被人围观的,更不用说近在咫尺的拍照了。

    ⑤2003 年,我们换了新房子,在住宅四周见到松鼠的机率不高,全家对松鼠的关注度也逐年下降了。

    ⑥2016 的五月,院里来了新住客——向日葵。随着向日葵盛开,屋外又见松鼠。

    ⑦书斋落地窗正对着前院,伫立窗前,能看到似金黄色的小太阳的向日葵。到了深秋, 前院突然来了好几只松鼠来吃葵花籽。好在种子早已留下了。大家相安无事。

    ⑧第二年,我们特意多种了一点儿,说是专门给松鼠留下一定的“口粮”。转眼向日葵的绿色花盘开始变黄,花盘里结出了数不清的葵花籽儿。本想过几日收种子,未曾想第二天起床后,看到草地上有不少葵花籽皮,再一看,两个大向日葵上的籽儿几乎全被吃光了。

    【甲】这肯定是松鼠干的好事!白天,松鼠在前院来来往往,刚开始一拍手,它就逃跑了,到后来用小木条赶它都不走。它就蹲在窗台上,津津有味地吃着葵花籽,发出叽叽喳喳的满足声,还大摆姿势让你拍照,真让人爱恨交加。更没料到第三天起床后,二十多个被塑料袋套着保护着的葵花籽不翼而飞。原来是它们变本加厉,找来同伙,共享丰盛的大餐。这帮松鼠,真是一年比一年聪明,那一个个小塑料袋成为它们觅食的“指路明灯”,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大饱口福。【乙】两个回合的攻防博弈,我们彻底完败

    ⑨ 炽热的七月底,前院的向日葵又盛开了。八月中旬,我又见一只松鼠蹲在书房的窗台上,它虎视眈眈地看着葵花……

    ⑩ 转眼深秋,我们又与松鼠展开了一场“你争我抢”的搏斗。为防它们全部吃完葵花籽,我们提前剪下数个并不十分成熟的葵花头,拿到屋里晒干取籽。

    ⑪ 明年栽种所需的籽儿总算收集完。窗台外,松鼠依然摇着尾巴大吃葵花籽。它吃它的,我做我的,各取所需,互不干扰。若要论输赢,只能说打个平手。或许,这就是矛盾对立中的和谐共处吧。

    (选自《上海文学》2021 年第 5 期,作者孙博。有删改)

    (1)、阅读文章第①段,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段首句交代“我”和松鼠友谊渊源深厚。 B、文段二句描绘松鼠嬉戏进食的情状,凸显其可爱情态。 C、文段三句重点突出了松鼠外形上的特征。 D、文段末句的内容和下文第④段内容形成照应。
    (2)、文章语言表达很有特色,阅读第⑧段中【甲】处画线句,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这肯定是松鼠干的好事
    (3)、把第⑧段【乙】句改为“两个回合的战斗,我们都输了。”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4)、请给这篇文章选一个题目,并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A.与松鼠共舞三十载 B. 与松鼠战斗三十载

三、名著阅读(6 分)

  • 6.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记录了自己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一些人和事。请你结合书中内容, 回答下面的问题。

     闻语猜人:下面的话都是谁说的?请写出人物的名字。

    (1)、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2)、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 7. 结合原著,参照示例,在横线处写上一段话。(可与示例中作品篇目重复,所举事例不可重复)

        示例:

    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你是《父亲的病》中那个和“名医”陈莲河周旋为父亲奔走求医最终却失去父亲的孝顺、无助的孩子:你是《琐记》中那个被造谣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的委屈的孩子。

    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你是▲;你是▲。

四、写作 (40 分)

  • 8. 请以“开始懂了”为题作文。

    要求: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