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用铅笔在答题区将正确的答案涂黑) (每题2分,共40分)

  • 1. 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食盐溶解在水中 B、火柴燃烧 C、树叶变黄
  • 2. 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前者没有产生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 B、前者产生了新物质,后者没有产生新物质 C、两者都产生了新物质
  • 3. 属于产生新物质的是( )。
    A、积土成山 B、蜡炬成灰 C、木已成舟
  • 4. 关于铁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锈是红褐色的,能导电和被磁铁吸引 B、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物质 C、铁锈对生产、生活的危害很大,我们要尽量避免铁生锈
  • 5.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一种白色无味的气体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二氧化碳能使火焰熄灭
  • 6. 化学家发现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成分,这些气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 7. 下列选项中,( )含有较多的硒,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延缓衰老。
    A、卷心菜 B、牛肉 C、贝类
  • 8. 花狗妈妈生了四只小狗,一只白狗和三只花狗。狗爸爸可能是( )。
    A、花狗 B、黑狗 C、白狗
  • 9. 同卵双胞胎(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了两个胎儿)姐妹俩,成长在城市和农村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后皮肤有黑、白之分;一对正常肤色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引起这两种变异的类型和原因依次是( )。
    A、前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后者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 B、前者是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后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 C、前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后者是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
  • 10. 玫瑰花的花色品种繁多,这是由( )引起的。
    A、遗传 B、可遗传的变异 C、不可遗传的变异
  • 11. 孟德尔做了研究( )的实验,发现了遗传与变异的规律。
    A、豌豆 B、绿豆 C、黄豆
  • 12. 指纹锁和人脸识别是现代化科技的产物,实现他们功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
    A、计算机高超的识别功能 B、经济基础足够丰富 C、变异现象使每个人的指纹和面部特征都独一无二
  • 13. 下列情况不属于人工干预发生的变异的是( )。
    A、品种繁多的玉米 B、瘦肉型猪 C、野生白孔雀
  • 14. 你所知道的有关恐龙的一切是从( )得来的。
    A、资料查阅 B、恐龙化石 C、照片、电影
  • 15. 银杏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 )。
    A、银杏是一种活看的化石 B、银杏树的寿命跟化石一样长 C、现代银杏与古代银杏相比,变化不大
  • 16. 下图是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始祖马和现代马大小差距很大,不是同一种生物 B、在50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马的身躯增大了,趾由4个变为1个 C、马的牙齿为了适应啃食草原上的草的需求发生了改变
  • 17. 将化石按在地层中出现的年代由早到晚的次序排列,应该是( )

    ①最早的爬行类

    ②最早的鱼类

    ③最早的哺乳类

    ④最早的两栖类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
  • 18. 有关生物进化的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植物到动物 B、数量由少到多 C、由低级到高级.
  •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辽宁等地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这可以作为( )的证据。
    A、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观点 B、大陆漂移说 C、生物进化论
  • 20. “自然选择”是在( )中首先提出来的。
    A、达尔文《进化论》 B、达尔文《物种起源》 C、孟德尔《物种起源》

二、判断题。(在判断题答题区,用铅笔对的涂“T”,错的涂“F”) (每题1分,共10分)

  • 21. 每次水烧开时,都能看到由壶嘴处向外冒出大量“白汽”,这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 22. 很多铁制防盗窗要刷上油漆,这是为了防止防盗窗生锈。( )
  • 23. 轮胎和胶鞋都是用天然橡胶做成的。( )
  • 24. 父母双方都是高个子,由于遗传,所生的子女一定也是高个子。(    )
  • 25. 有些小麦在肥料充足的情况下,植株高大,产量很高,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这叫做不可遗传的变异。( )
  • 26. 太空育种是利用人工方法使生物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
  • 27. 科学家在发掘恐龙化石时,通常会先用刷子出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
  • 28. 如今的生物,经过了长期的演变,已经非常高级了,因此以后再也不会有变化了。( )
  • 29. 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      )
  • 30. 在自然选择中,凡是能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三、填空题(每题2分, 共8分)

  • 31.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
  • 32. 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古生物活动所留下的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
  • 33. 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气象学家提出的,并用搜集到的化石作为证据。
  • 34.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

四、材料分析题(每空2分,共8分)

  • 35. 一些小麦品种在高水肥的条件下产量很高,但是由于植株高、抗倒伏能力差,大风一来,就会大片大片地倒伏,既影响产量,又不容易收割。怎样才能得到既高产又抗倒伏的品种呢?科学工作者将一些抗倒伏能力强的矮秆小麦与高产小麦杂交,在后代植株中再挑选秆较矮、抗倒伏、产量较高的植株进行繁殖。经过若干代的选育之后,就得到了高产、矮秆、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
    (1)、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 )品种杂交产生的。
    A、高产倒伏和低产倒伏 B、高产倒伏和低产抗倒伏 C、低产倒伏和低产抗倒伏
    (2)、杂交后的小麦遗传了亲代高产和抗倒伏的优良性状,但同时也具有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这样的现象被称为
    (3)、我国有一位科学家,他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培育出了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吃饭的问题,因此被成为“杂交水稻之父”。你知道这位科学家是谁吗?
    (4)、植物的新品种改良属于( )
    A、不可遗传的变异 B、可遗传的变异 C、不确定

五、综合探究题(每空2分,共34分)

  • 36. 2020年6月23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某同学用小苏打和白醋也想制作一个迷你版“火箭”。用到了以下材料:350亳升矿泉水瓶一个,100毫升白醋若干份,小苏打若干克,橡胶塞一个等,制作方法如下所示。

    (1)、当瓶子倒立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属于的变化。
    (2)、实验中,让瓶口橡皮塞弹开的动力来自( )。
    A、白醋 B、小苏打 C、新生成的气体
    (3)、实验中,驱动迷你“火箭”飞行的动力是( )。
    A、重力 B、反冲力 C、弹力
    (4)、该同学继续探究“火箭”发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下表是其中一组实验数据,请补充完整。

    白醋的量(毫升)

    小苏打的量 (毫升)

    火箭发射的高度(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100

    3

    0.5

    0.6

    0.4

    100

    6

    0.8

    0.7

    0.9

    100

    9

    2.0

    1.9

    2.1

    (5)、这组实验设计研究的问题是 , 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6)、分析以上数据,该同学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7)、假如在100毫升的白醋中加更多的小苏打,你觉得火箭发射的高度会无限的变化吗?为什么?
  • 37. 科学兴趣小组进行“控制铁生锈条件”的科学探究。如图所示,甲试管中铁钉放在一团湿棉花球上;乙试管中放入铁钉后注入经沸腾(赶走空气)快速冷却的水,并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丙试管中放入铁钉后加少量干燥剂,再放入一团干棉花球,塞紧橡皮塞。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隔绝
    (2)、运用甲、丙两实验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的问题是铁生锈与有关。
    (3)、想研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应选择进行对比。
    (4)、运用甲、乙、丙三个装置比较,几天后观察到试管甲中的铁钉上生锈,由此得出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同时接触。
    (5)、请你根据实验结论分析下列环境中地下铁管道被腐蚀最慢的是( )。
    A、含较多沙粒、潮湿透气的土中 B、水分、空气充足的土中 C、干燥、透气性差的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