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测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10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夏商周时期祖先崇拜各异,但西周以后都汇聚为以黄帝为始祖的祭祀系统。三代的礼仪制度代代相因,也为近代考古所证实。殷墟的甲骨文,不仅盛行于东方,也盛行于西周关中地区。这说明(   )
    A、祖先崇拜成为部族的特征 B、文化继承性维系国家安全 C、史学研究应以考古为基础 D、文化认同性趋向不断增强
  • 2. 商鞅等提出了“徕民”政策;孟子主张实现仁政以“广土众民”;越国“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这些主张反映出,当时社会(   )
    A、地主阶级地位提升 B、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人口数量决定国力强弱
  • 3. 汉初相继为相者都是追随刘邦的开国元勋,到了惠帝时,所任丞相曹参、王陵、陈平既是勋旧又是皇帝的长辈。每遇大议,皇帝甚至亲自到相府议政。这一现象说明,汉初(   )
    A、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趋于完备 B、君主至尊局面改变 C、丞相掌握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 D、臣僚弄权现象凸显
  • 4.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北魏重视修建明堂(   )
    A、加剧了社会矛盾 B、彰显了政权的合法性 C、强化了君主专制 D、开始了祖先祭祀制度
  • 5. 东晋建立伊始,政府重新造籍,户籍内容日趋丰富,先祖仕宦履历、起家官、联姻状况、嫡庶身份乃至某些诏书,无不登录其中。户籍保管由地方二级制变为自中央到地方的多级制,各级政府也可以经常进行检籍。这一措施旨在(   )
    A、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 B、顺应人才选拔的需求  C、刺激人口的大量增加 D、巩固士族阶层的地位
  • 6. 下表是唐初对突厥采取的统治措施。由此可见,唐初中央政府 (   )

    贞观十四年(640年)

    平高昌、置西州(吐鲁番)、庭州(吉木萨尔),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

    平龟兹国(库车)

    永徽二年(651年)

    将安西都护府由交河迁回高昌故都,命高昌王后裔前往镇抚

    显庆三年(658年)

    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以故安西为西州都督府

    A、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管理 B、确保了西域的长期稳定 C、始终以被动军事防御为主 D、维护了汉藏间友好关系
  • 7. 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农民以人丁为主向政府交纳赋税;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变化基于(    )
    A、土地兼并严重 B、土地经营权的改变 C、商品经济发展 D、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 8. 据统计,明代270多年间产生进士家族至少2088个,但近87%的进士家族不能传至三代。出身于“上三代无任实职官”家庭的进士,明初为72.32%,明末仍为60.73%。这反映出明代( )
    A、科举制度陷于僵化 B、传统的四民秩序瓦解 C、宗族制度根深蒂固 D、社会流动性显著增强
  • 9. 唐时,新罗与中国交往频繁,它的典章制度,文字和风俗习惯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全面接受唐文化,国内迅速形成学习唐朝的热潮,史称“唐风文化”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外交流活跃 B、唐文化实现了对周边文化的同化 C、中华文化的开放性 D、先进文明对于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 10.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举办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经过激烈辩论,陆九渊略占上风,最终双方不欢而散。据此可知(    )
    A、理学正统地位受冲击 B、儒学不断自我革新 C、心学得到社会的认可 D、南宋鼓励学术争鸣
  • 11. 宋初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同时另外设置枢密院和三司,形成“三权鼎立”的局面。但后来宰相一度兼管财政和军事以使政府运转方便。这说明在宋代(   )
    A、君权与相权既冲突又合作 B、防范宰相擅权以加强君权 C、集体决策提高了行政效率 D、分化事权以加强中央集权
  • 12. 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单位:个)(据《宋史地理志》整理)

    时间

    公元960年

    111

    638

    公元979年

    297

    1860

    根据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

    A、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B、地方管理更为细致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官僚机构职能重叠
  • 13. 唐朝时,为加强边防在沿边重镇设立的节度使,逐渐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权力,形成干强枝弱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员,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但却“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与唐、宋相比,元朝(   )
    A、改变了朝廷干强枝弱的局面 B、创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制度 C、赋予了地方官有名无实之权 D、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 14. 北宋建立以后,人口增长迅速,据统计,公元989至1110年,北宋全国户数从650万增长到2088万,按每户5口人推算,实际人口应当超过1亿,北宋人口的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B、得益于传统农业的突出发展 C、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政策 D、稳定的政治局面
  • 15. 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剖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
    A、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 B、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 D、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 16. 唐朝、五代时期,印本种类繁多,既有佛教用品,也有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用品,印本的印刷地点散布于各地,如京城长安、四川剑南、洛州巩县等地区。这主要反映出(   )
    A、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繁荣 B、江南成为印本集散中心 C、印刷品适应了社会需求 D、佛教兴盛促进印本流转
  • 17.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末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然而郑和的航海活动却只应用于朝贡体系的实施,最终中国失去了作为主体书写世界历史的机会。造成这种遗憾的主要原因是(   )
    A、海禁政策限制 B、财税收入减少 C、君主专制阻碍 D、科学技术停滞
  • 18.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八月,议定“有贩米私出外洋者……严查禁止,使湖广、江西贩买之米俱入江南、浙江地方,则米价自平”。乾隆十四年(1749年)三月,湖广总督再议及降低米价措施时,要求防止“搬运出洋”,“于通洋口岸,严查禁惩”。清政府的这些措施旨在(   )
    A、严格限定区域间长途贩运 B、提高两湖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C、极力维护国内市场的稳定 D、消除江南经济发展区域性差异
  • 19.   1735年,湖广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后,流官政府大力向土家族地区推行汉化教育,颁行各种禁令,使得中央政府的统一法令能够直达最底层的广大土家民众。这一做法旨在(    )
    A、促进儒学在当地的传播 B、消解原有土司的权威 C、加快当地封建化的进程 D、破坏土家族文化的传承
  • 20. “自关税协定制度成立以来,以进口税率之低,外国纷纷以其过剩制品输入我国而莫之能御……而同时以出口税之不能免除,致应奖励对外贸易之物品,亦不能免税,此出口贸易之不能发达也。”这一状况(   )
    A、出现于《马关条约》签订后 B、表明关税起到保护国货的作用 C、导致了我国贸易逆差的出现 D、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 21. 《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认为“驻京一节,为患最巨,断难准行。”强调外国公使驻京是只准暂住,而且“一切跪拜礼节,悉遵中国制度,不得携带眷属”。甚至不惜以“全免关税、开放鸦片烟禁”等“大皇帝新恩惠”来换取取消该条款,这表明清政府(   )
    A、极力地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固守儒家礼仪和华夷观念 D、试图抵制东交民巷驻军
  • 22. 咸丰年间,都察院官员文瑞奏表明,“方今之财入不敌(敷)出,已不待言,然犹(还)有入(收入)也”,而天下财赋,东南为重,“顷者(近来)金陵失守,安徽,两湖等处又皆蹂躏无余”今年少入又不下千万。材料反映出(   )
    A、辛亥革命重创清朝封建专制秩序 B、列强经济侵略破坏小农经济模式 C、反帝爱国运动打击列强在华势力 D、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廷的统治
  • 23.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允许各地督抚及统兵大员就地“筹饷”以解燃眉之急。各省督抚及统兵大员在正式财税机构之外私自建立起金融管理机构,如湖北巡抚胡林翼在武汉设立总粮台,曾国藩派人在所辖地区设立厘卡。这反映了当时的清王朝(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地方官府不谙近代贸易体制 C、权力结构的变化 D、洋务派控制了地方财政大权
  • 24. 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是要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定的时候,给他们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这种教育办的圆满,能够令全社会整个永久是有趣的。”梁启超意在(   )
    A、促进国民素养的提升 B、批判传统教育的危害 C、培养维新变法的人才 D、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
  • 25. 1911年10月11日下午,当第一份中华民国军政府布告张贴于武汉街头时,“可谓万头攒动,许多人流下热泪,感到扬眉吐气”,随后湖南、江西等地纷纷响应;各国领事馆也于10月18日宣布“严守中立”。这些现象反映了(   )
    A、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C、武昌起义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 D、资产阶级初步掌握了地方大权
  • 26. 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族。”材料表明章太炎(   )
    A、强调反帝侵略的重要性 B、主张实行开明君主专制 C、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反对用暴力推翻清王朝
  • 27. 蒋介石在1926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大上说,“深信我们中国国民党必能统一中国,而且在本年内就可以统一”,指出“现革命根据地之广东将近统一,革命基础逐渐巩固,行将秣马厉兵,出定中原”。这次会议(   )
    A、说明国民党积极准备北伐 B、推动了广州国民政府建立 C、加速了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D、开辟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 28. 1921年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从幼稚走向成熟
  • 29. 下图所示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据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整理而成)。这一现象(   )

    A、奠定了国民党改组基础 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 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 D、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
  • 30. 1927年,中共在“八七”会议上强调:“党应当在过去指导的错误中学习。党应当明了,他的力量与他的将来,建筑在工农群众的身上我们要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这说明当时中共认识到(   )
    A、纠正“左”倾错误的重要性 B、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政权的重要性 C、确立政治建军原则的重要性 D、武装工农、建立革命军队重要性
  • 31.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先是成立了中央银行,接着又改组并控制了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又设立中国农民银行,后来的法币指定由这四家银行发行。这反映了(   )
    A、四大家族对金融业的控制和掠夺 B、金融组织的完善推动了币制改革 C、国民政府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得到金融支持
  • 32. 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的农业生产采取所谓“适地适产主义”,在内蒙发展畜牧业,在华北则增产日本所不足的棉花,在华中则发展不与日本农产品相竞争的农作物。这意味着(   )
    A、“以华制华”方针得到贯彻 B、沦陷区经济进一步殖民地化 C、沦陷区经济实现了优势互补 D、经济掠夺满足了战争的需要
  • 33. 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进行了参议员选举工作,最后选出由共产党员为参议长、2位国民党员为副议长,共计参议员197名的临时参议会,其中共产党员参议员46人,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了落实 B、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得以扩大 C、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D、中共敌后战场成为了抗战主战场
  • 34. 随着国民党军事进攻的不断扩大,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一指示(   )
    A、扭转了国民革命初期不利形势 B、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 C、表明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 D、表明中共开始重视土地问题
  • 35. 1949年11月25日,在上海物价上涨最猛的时候,全国各大城市按统一部署,同时按国家牌价敞开抛售,使粮、棉等价格下降30%—40%,给了投机资本以沉重打击。这一活动的实质是(    )
    A、  通过稳定物价以促进经济发展 B、通过政治力量巩固新生政权 C、通过经济手段掌握市场领导权 D、通过政府干预挽救经济危机
  • 36. 下表是中国1950-1952年财政支出状况,据此可知,新中国的财政支出(    )
    财政支出分类比重(以总支出为100%,单位%)
    年份 经济建设费 社会文教费 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
    1950 25.5 11.1 41.1 19.3
    1951 28.7 11.0 43.0 14.2
    1952 41.6 12.0 32.9 8.8
    A、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完成 B、表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突破 C、保证了朝鲜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D、体现出新中国大力裁汰冗官冗员
  • 37. 如图为一位中国小男孩在长城上喝可乐的照片,1979年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并被命名为“红色中国的第一罐可乐”。这张照片被看做当时中国对美国市场开放态度的象征。据此可知(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拉开帷幕 B、中国市场第一次引进可口可乐 C、中美关系影响消费市场的变动 D、中美两国已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38. 1954年,中国代表团和苏、美、英、法一起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并且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程;会后中英关系获得明显改善。这说明中国当时(   )
    A、逐步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已经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 C、进行了多边外交的初步尝试和探索 D、与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
  • 39. 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版业体制改革从发行领域深入展开,提出了“三建一转”的改革任务,即建立大型批发市场和批销中心,建立新型购销关系,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转变出版社自办发行的观念和机制,实现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提高为主”的阶段性转移。这一举措的出台主要是由于(   )
    A、中国正酝酿加入世贸组织 B、承包式经营责任制的普遍实施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 D、思想解放推动出版业体制改革
  • 40. 2021年3月一组“两个辛丑年的对比”图片在互联网上热传:一张照片是1901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列强强迫中国签下《辛丑条约》时合影,一张照片是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平等对话的场景。参考快评:“两个辛丑年对比,中国早已‘换了人间’!”这种外交状况的变化反映了
    A、中国与美国外交分庭抗礼 B、美国单边主义局面被打破 C、国际关系趋向民主化发展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41题16分,第42题14分,第43题10分,共计40分。)

  •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论及科举制:“(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1910年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公报》第24号中提及考试的重要意义:“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孙中山的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实际上是科举制的复活。

    材料二: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1997年,为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评价: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的社会作用远远超出了考试、招生、教育;1977年高考恢复的不仅仅是一项考试,更是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地位,是社会流动的渠道、社会的公平。

    ——于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内容改革评述(《中国考试》2017年第3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并指出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科举制和当代高考制度的主要异同点。
  • 4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成为“社会运动的主潮”。据统计,30年代参加这一运动的团体或组织有600多个,试验区有1000多处,“各有各的来历,各有各的背景,有的是社会团体,有的是政府机关,有的是教育机构;其思想有的左倾,有的右倾,其主张有的如此,有的如彼”。运动者企图通过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提倡合作、办理地方自治与自卫、建立公共卫生保健制度以及移风易俗等措施,达到“复兴农村,振兴民族”的目标。运动在得到广泛赞誉的同时,批评也不少,有学者认为乡建工作只能解决枝节问题,农村土地占有的不平等与国际经济体系的不平等是农村发展的最大障碍。尽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自此之后,乡村建设在中华大地上就从未停息过。

    ——摘编自徐秀丽《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材料二:建国后,新解放区极其重要的任务是进行土地改革。在土改开始阶段,党的干部组织农会,实行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但有调查表明,在有些地区只有40%的农民加入了农会。1950年6月,中央颁布了土地改革法以指导这项工作,新的法律肯定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和“为工业化铺平道路”的观点。1950年夏末,关于农村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力量的报告引起了领导人的注意,同时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加剧了社会紧张,导致新的土地方案强调阶级斗争与动员群众。新方案的重大步骤是确定全村农民的阶级成分,然后没收和重新分配地主的土地和生产性财产。土改工作组还从贫农和中农中吸收大量的新领导,通过诸如“诉苦会”和公审等方式,动员全村反对地主。土地改革将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决定性的事实是,农村旧秩序已经证明毫无力量,农民现在可以满怀信心地支持新制度。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 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流行语,是一种词汇现象,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一个时期的热点话题及民生问题。下表是从《流行词语:看中国(1978~2008)》中选出的1978年的一组流行词语。

    流行语

    流行语介绍

    流行语的关联词

    “望乡”

    一部日本老影片

    阿崎婆、栗原小卷、田中绢代

    “科学的春天”

    一次大会诗意的别称,也是大会上一篇热情洋滋的讲话稿

    郭沫若、四个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篇文章的题目,一场思想革命的前奏曲

    精神枷谈、“左”的错误思想

    “改革开放”

    一个重大决笨

    对内要改革、对外要开放

    “伤痕文学”

    一种文学思潮。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也称“伤痕小说”

    伤痕文学代表作品

    “小岗村”

    地名,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村庄

    联产承包、分田到户、农村改革

    提取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流行语,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多角度论证,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