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巩义、中牟、登封等六县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小说中风景描写的严重缺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了所谓现代性冲击。所谓现代性的突出标志,就是一个社会总体意义上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转型。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的发展,不可能不受到社会总体转型的影响和制约。现代城市社会的崛起与传统农业社会的褒微,表现在小说创作上,自然也就是城市小说兴起的同时,乡村小说出现某种意义上的退缩。以城市生活为主要关注和表现对象的城市小说异军崛起,已经是一种客观事实。一般情况下,风景似乎总是与农业社会紧密相关,其在城市小说中的被放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样一来,现在小说中的风景描写,也就合乎逻辑地越来越少了。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或许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和方法的影响,无论是文学理论批评,还是作家的实际创作,越来越强调小说这一文体的叙事性特点。在普遍接受并认同小说就是一种叙事艺术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把写作重心放在怎样展开小说叙事才能获得最理想的艺术效果的问题上。需要注意的一个事实是,当叙事日益成为作家们聚焦的中心时,在作家们越来越看重叙事速度快捷的状态下,曾经一度备受重视的那些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某种静止意味的描写,包括环境描写、肖像描写、风景描写等,就很容易被看作叙事的累赘。它们在无形中受到严重的打击,差不多处于销声匿迹的状态之中。包括风景描写在内的各种描写日渐处于弱势,也并不只是体现在小说写作领城。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在小说的理论研究领城,关注探讨描写的相关文字处在锐减的状态之中。既然文学理论批评界都已经久不谈“大雅”,置各种描写的探究于事外,哪里还有风景描写的空间呢?
文学评论家鲁枢元曾专门撰文提出“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重要命题。大致意思是西方文学自从进入现代主义文学阶段,就在很多方面与此前的文学形成鲜明的区别。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足作家们把关注重心普遍地由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部世界,即所谓对精神内宇宙的深度开掘,不仅关注带有理性色彩的意识世界,而且更关注带有相当非理性色彩的潜意识或者说无意识世界。通过对西方现代主义的阐述,进一步影响中国的新时期文学,提醒中国作家们应该尽可能地做到“向内转”,这样才可以与国际“接轨"。我们发现,中国的很多作家确实开始在小说中“向内转”,致力对复杂深邃的内在精神世界进行挖掘与勘探。内心世界有人性的善与恶,却不会有优美或者不那么优美的自然风景。如此一来,风景描写在小说创作中地位的日渐边缘化,自然也就难以避免。
风景描写在当下小说中难得一见的原因,还与进入现代社会后人类主体性地位的日益强化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在前现代的农业社会,人与大自然之间追求“天人合一”,出现过诸如庄子强调物我之间平等的“齐物论"思想,而在人的主体性地位不断被强化的现代社会,包括风景在内物的地位日渐弱化。如果继续深入探究小说中风景描写缺失的深层次哲学原因,其具体的落脚点可能就在此。
(摘编自王春林《风景描写要服务于作品的艺术追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小说主要关注和表现城市生活,城市中没有风景,自然也就没有风景描写。 B、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和方法的影响,许多作家把小说写作的重心放在厂叙事上。 C、在追求叙事速度快捷的状态下,那些静态的描写被作家当作叙事的累赘予以抛弃。 D、小说的创作很少有静态的描写,这使得小说的理论研究也很少有对描写的讨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四个段落讨论了现代小说中缺乏风景描写的原因,四段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 B、在文中的第一段和第四段的论述中,作者都是先提出观点,然后再围绕其观点展开分析。 C、作者在分析小说中风景描写缺失的原因时,首先将其放到社会发展的人背景下进行考察。 D、文章在论证的过程中,使用“似乎"“差不多”“大致"等问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给我们的小说创作带米了一些新的变化。 B、不只是小说,其他的文学体裁中包括风景描写在内的各种描写也日渐处于弱势。 C、对精神内宁宙的开掘,使越来越多的小说创作“向内转" ,忽略了对外部的风景描写。 D、风景描写在当下难得一见,其有诸多原因,而现代社会的发展恐怕是最深层次的能响。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
太空授课的主要受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青少年和科学爱好者。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第一次太空授课以兴趣激发为主,通过大量精彩的实验和天地对比唤起了大家对科学、对载人航天的兴趣。第二次太空授课则留出更多篇幅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国空间站上搭载的科学实验柜和其中正在进行的科学实验,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空间站上的科学研究工作,为科学梦指引方向。
在具体的授课形式上,没有做过多知识的讲授,而是强调观察、思考和问题互动的过程,更注重的是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进而引导青少年锻炼注意观察、主动思考的方式。青少年应在“学会已知”的基础上掌握“探索未知”的能力。通过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为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具有未来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奠定基础,这是太空授课最大的意义。
(摘编自陈征《太空授课“讲什么”和“怎么讲”》,《光明H报》2022年4月12日)
材料二:
记者:科普的打开方式非常重要,这对我们的科普教育有怎样的启示?
季启明:让航天员在空间站上实际操作一些小实验,展示一些我们正在做的科学研究项目,不仅在内容上、形式上、效果上对孩子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能带着孩子们一起经历“从理性的思考、到怀疑的态度、再到实证的操作,最后拓展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样一个过程,在无形中向他们传递了科学精神,从而激发他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追求创新的热情。
黄伟芬:在设计空间站时代的太空授课时,我们就坚持选择符合科学原理清晰、实验现象明显、天地差异显著、易于理解和展示等标准的项目,事实证明,我们的这套标准是行之有效的。此外,太空授课面向全国青少年群体、社会公众乃至全球,因此在授课上不追求知识多么高深、概念多么复杂,而是注重体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强调对比差异发现问题、利用问题引导探索、通过探索得到答案,这将会是后续太空授课和系列在轨科普教育活动坚持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良好做法也可以被更多的科普活动借鉴,共同推动我国的科普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叶菲菲:“天宫课堂"最为重要的意义,是让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再现平时生活的现象,发现地面的生活经验都被打破了,水油可以不分离,水滴可以拉开这么长的距离,失重除了能让航天员飘起来,还可以做无容器实验等。“天宫课堂”的实验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固有知识体系,引起了大家与原有认知的冲突,有冲突就会有情感上的触动,会引起深度的思考,这样就会引发学习行为。
记者;我们是如何设计这些实验的?这是怎样一个过程?
黄伟芬:科普大发展应该有更多的科学家参与进来,因此在设计这些实验时,我们广泛征求了一线授课教师、科普专家、科学专家、工程专家、传播媒体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从现有教学体系出发,选取概念清晰现象明显、天地差异显萧的候选项目,紧扣中小学生教学实际、兼顾媒体传播需求;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工程约束条件,在确保在轨航天器和航天员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再讨论项目的可行性。在经过多轮专家的讨论和评审后,我们还和航天员乘组保持密切沟通,根据乘组在轨尝试和练习结果,对实验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讲解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授课实验项目。
(摘编自《太空授课,中国科普教育的新契机》,《光明日报》2022年4月12日)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空授课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和科学爱好者,其主要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人投入祖国的航天事业之中。 B、“天宫课堂"的实验对地面的生活经验的打破,其意义在于引起深度的思考,继而引发学习行为。 C、参与“天宫课堂"实验设计的,不仅有航天科学家,还有媒体从业者、教师等看似不相关的人员。 D、“天宫课堂"的项目设计,在轨航天器和航天员的绝对安全是底线和基础,这一点绝对不能突破。(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航天员在空间站只是操作、展示实验过程,注重让青少年观察,并不讲解相关的科学知识。 B、太空授课对于科普教育的最大启示是,要通过大量精彩的实验唤起大家对于科学的兴趣。 C、进行太空授课时所坚持的标准既要符合受众的特点,也要考虑太空这一特殊的授课场所。 D、从另外一个角度再现平时生活的现象,这既是“天宫课堂"的一个重要意义,也是科普教育的意义。(3)、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太空授课的特点。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可巧这日非正经日期,亲友来的少,里面不过几位近亲堂客,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并合族中的内眷陪坐。闻人报:“大爷进来了。” 邢夫人等忙命人挪椅子来与他坐。贾珍断不肯坐,因勉强陪笑道:“侄儿进来有一件事要求二位婶娘并大妹妹。”邢夫人等忙问:“什么事?”贾珍忙说道:“婶娘自然知道,如今孙子媳妇没了,侄儿媳妇偏又病倒。我看里头着实不成体统。怎么屈尊大妹妹一个月,在这里料理料理,我就放心了。”
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好卖弄才干。今见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贾珍又陪笑道:“也管不得许多了,横竖要求大妹妹辛苦辛苦。我这里先与妹妹行礼,等事完了,我再到那边府里去谢。”说着,就作揖下去,凤姐还礼不迭。贾珍便命人取了宁国府的对牌来,命宝玉送与凤姐。
一时女眷散后,这里凤姐来至三间一所抱厦中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管,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事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约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
话说宁国府中都总管赖升闻知里面委请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息,别把老脸面扔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至次日卯正二刻,便过来了,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叫进来看视。吩咐道:“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内单管亲友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也不管别的事。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也不管别的事。这四个人专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要少了一件,四人分赔。这四个人……。“
说毕,又吩咐按数发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物件,开得十分清楚。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苦差没个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乱迷失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紊乱无头绪:一切偷安窃取等弊,一概都蠲了。
凤姐不畏勤劳,天天按时刻过来,点卯理事,独在抱厦内起坐,不与众妯娌合群,便有女眷来往也不迎送。
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凤姐自入抱厦内来。按名查点,各项人数都已到齐,只有迎送亲客上的一人未到。即命传到,那人已张惶愧惧。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那人道:“小的天天都来得早,只有今儿,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正说着,只见荣国府中的王兴媳妇来了,在前探头。
凤姐且不发放这人,却先问:“王兴媳妇作什么?”王兴媳妇连忙进去说:“领牌取线,打车轿网络。”说着,将个帖儿递上去。凤姐命彩明念道:“大轿两顶,小轿四顶,车四辆,共用大小络子若干根,用珠儿线若干斤。”凤姐听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记,取荣国府对牌掷下。王兴家的去了。
凤姐方欲说话时,见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进来,都是要支取东西领牌来的。凤姐命彩明要了帖念过,听了一共四件,指两件说道:“这两件开销错了,再算清了来取。”说着掷下帖子来。那二人扫兴而去。
凤姐因见张材家的在旁,因问:“你有什么事?”张材家的忙取帖儿回说:“就是方才车轿围作成,领取裁缝工银若干两。”凤姐听了,便收了帖子,命彩明登记。待王兴家的交过牌,得了买办的回押相符,然后方与张材家的去领。
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众人听说,又见凤姐眉立,知是恼了,不敢怠慢。那人身不由己,已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说着,吩咐:“散了罢。”窗外众人听说,方各自执事去了。
(摘编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十四回)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作者既让王熙凤用自己的行事来体现其性格,也用宁国府中其他人的语言、行为、心理等从侧面衬托其形象。 B、选文中,我们既看到了王熙凤爱表现、爱耍威风的一面,也看到了她杀伐决断的管理才能及严于律已、不畏辛劳的一面。 C、选文叙事详略得当,对凤姐安排工作和处理迟到者等集中表现凤姐性格特征之处详细叙述,对其他不重要的环节则-带而过。 D、在处理迟到事件时,凤姐有色(放下脸)、有声(喝命)、有行(掷下对牌),一贯而下,作者绘声绘色地写出了凤姐的威势。(2)、作者写王熙凤处理迟到事件时又插人处理其他事情,红学批评家脂砚斋评价这种写法是“惯起波澜,惯能忙中写闲”,请结合文本分析“写闲"的作用。(3)、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表现了其卓越的管理才能,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月,保定抚臣献白鸦以为瑞 , 礼部尚书傅瀚劾其不当,奏诏斥遣之。秋九月,诏遣中官王端往武当设像修斋,大学士刘健、吏部尚书倪岳、兵部尚书马文升各疏谏,上遽止。冬十月,改马文升为吏部尚书。召两广总督刘大夏为兵部尚书。大夏素以安内攘外为己任,命下,人心翕服。先是,大夏在广东、西,一岁再求去,皆不许。既廷谢,上御帷殿,召问之曰:“朕素用卿,而数辞疾何也?”大夏对曰:“臣老且病,今天下民穷财尽,万一不虞,责在兵部。臣自度力不足办,故辞耳。”上默然。居数日,复召问:“征敛俱有当,何至今而独言民穷财尽也?”大夏对曰:“臣在广西取铎木,广东市香药,费固以万计。”上曰:“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其他征敛,可一一议革也。”上一日问:“诸卫所卒强勇可用否?”对曰:“向者臣固言民穷,而卒殆甚焉,何以作其锐!”上曰:“在卫有粮,戍征有行粮,何乃穷也?”对曰:“江南困转漕,江北困京操,他困又不止此。且所谓月粮、行粮者,半与其帅共之,能无穷耶?”上叹息曰:“朕在位久,不能知何称为人主!”乃令九卿大臣,各以其职言军民弊政,而择行之。二月,吏部尚书马文升上言三事。一日裁冗官言近年以来传奉等官将有八百余员每岁实支米不下万石能减一官则省官之俸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二日杜奔竞。言朝觐既巳去之,又复留之,故觊觎之徒,干求复进。三日革滥进。边圉多警,许生员纳马入监,有七千余名。川、陕荒歉,守臣又具奏上粮入监,通前共有数万余人。大害选法,人民受害。上皆纳之。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曰裁冗/官言近年以米/传奉等官/将有八百余员/每岁实支米不下万石/能减一官/则省一官之俸/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 B、一曰裁冗官/言近年以来/传奉等官/将有八百余员/每岁实支米不下万石/能减一官则省/一官之件/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 C、一曰裁冗官/言近年以来/传奉等官/将有八白余员/每岁实支米不下万石/能减一官/则省一官之俸/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 D、一曰裁冗/官言近年以米/传布等官/将有八百余员/每岁实支米不下万石/能减一官则省/一官之俸/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瑞,祥瑞,古代认为是表达天意的、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 B、中官,指中央出朗内的官史,与地方官相对;也指宦官。 C、疏,奏疏,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奏章。 D、朕,第一人称代词“我" ,占代帝王专用,平民无权使用。(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刘大夏代替马文升成为兵部尚书之后,他向明孝宗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被明孝宗采纳。 B、刘大夏在两广总督任上多次请辞,明孝宗没有允许并询问其请辞原因,后来升任他为兵部尚书。 C、明孝宗不明白朝廷征敛得当为什么还出现民穷财尽的状况,刘大夏便举出征敛不当的例子。 D、刘大夏不仅仅指出了民穷,还适时向明孝宗指出了兵更穷,并详细分析了兵穷的原因。(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大夏素以安内攘外为己任,命下,人心翕服。
②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其他征敛,可一一议革也。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晨出郡舍林下①
张九龄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檁②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注]①唐代名相张九龄于开元二十五年被罢相,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崔颂时任荆州郡司马。②蓧:小竹,细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漫步于北林,眼前一片萧瑟之景,其敞开衣襟,只为排遣苦闷心情。 B、颔联写诗人放眼望去,只见弯弯的月亮悬于树林上方,在清晨之时仍未隐去。 C、第五句中的“片云"既指遥远的孤云,又是诗人自我心迹的含蓄表达。 D、此诗体现了张九龄诗歌的风格:清淡自然,寄慨遥深,语言索练质朴。(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襟怀?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于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两句是“ , “。(2)、关于荆轲刺秦王的利弊对错,文人向来众说纷纭。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这样评论荆轲刺秦事件“ , ”。(3)、杜牧的《阿份宫赋》中,“ , ”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于法来表现阿房宫楼阁院落稠密层叠、不计其数的景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进入新时代,青年一代总能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 , 自觉扛起责任,无私奉献,无畏向前, 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无论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等战略工程现场,还是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标志性项目工地;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战一线,还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 )中国青年拒绝“躺平”,绝不“佛系”。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观点,依然坚信要靠奋斗来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国家的美好。面对时代的召唤,广大青年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展望未来,中国青年一代必将 , 也必将 。“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历史规律,“一代更比一代强”是青春责任。
今天的中国青年,处在怎样的历史方位?又将以怎样的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挺身而出 彰显 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 B、铤而走险 彰显 大有作为 大有可为 C、铤而走险 凸显 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 D、挺身而出 凸显 大有作为 大有叮为(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们,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青年人奋斗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B、奋斗的光年人,神州大地上到处有他们的身影。 C、神州大地上,到处都是青年人金斗的身影。 D、奋斗的青年人,把身影留在了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们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依然坚信要靠奋斗来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国家的美好。 B、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依然坚信要靠奋斗来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国家的美好明天。 C、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观点,依然坚信要靠奋斗来获取人生的成功和国家的美好明天。 D、尽管面临不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面临人生中诸多重大抉择,但中国青年的主流,依然坚信要靠奋斗来获取国家的美好明天和人生的成功。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清明是反映物候变化最为显著的节气之一。 :“一候,桐始华”,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二候,田鼠化为鹌”,意为阳气渐盛,田鼠回穴,百鸟活动;“三候,虹始见" ,意为节令多雨, 。故清明一到,大地就像吹响了万物复苏和繁荣的号角,阳光明媚、雨水充足,草木萌动、鸟鸣虫唱,春和景明、万物生长,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南方地区气候开始变暖,而 , 因此农谚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它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内容,融多地多种民俗于一体。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礼俗主题。因此,( )。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勾,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请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总结第二段,填到第二段结尾的括号内。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曾说过,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宜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
现任"的你正处在人生拔节孕穗的黄金时期,李大钊的这段话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