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6.24《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chōng)谷    狗(dù)       (lán)干     门(yuán) B、(hàn)海      锦(qīng)     (gēng)饭    兜(móu) C、(léi)累      干(gē)       (liáo)落    宫(qiè) D、(chú)      (qiāng)笛    (tóng)关    狐(qiú)
  • 2.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生旅谷(野生的谷子) B、辛苦遭逢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 C、何处望神州(指中国大地) D、西都(指长安)
  • 3.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用法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中军置酒饮归客 B、去时雪天山路 C、干戈寥落四周星 D、伤心秦汉经行处
  • 4.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兔/从狗窦人,雉/从梁上飞 B、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5. 下列与诗歌有关的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郭茂倩选编——乐府诗 B、《过零丁洋》——《文天祥诗集校笺》——文天祥——绝句 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词 D、《山坡羊·潼关怀古》——《全元散曲》——张养浩——曲
  •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B、《十五从军征》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段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C、《过零丁洋》的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河表里潼关路”突出写潼关的险要。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多少次关系朝代兴亡的战斗在这里展开。
  • 7.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诗以问句开头,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鉴,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发愤图强的呼声。
  • 8. 按要求默写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极度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诗句是“”。

    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抒发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及无尽愁绪与感慨的句子是“”。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坚持抵抗的句子是“ 。”点明该词主旨的句子是“”。
    (4)、《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气势雄伟,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是由盛到衰的句子是““。
  • 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10. 默写下面的唐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将军角弓不 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11. 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 

    ①松柏冢累累    ②井上生葵:

    ③将军角弓不得    ④瀚海阑干百丈冰:

    ⑤愁云惨淡万里凝:    ⑥风掣红旗冻不

    坐断东南战未休:    ⑧山河里潼关路:

    ⑨望西都,意踌躇    ⑩干戈寥落四周星:

    ⑪零丁洋里叹零丁    ⑫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阅读理解

  • 12. 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写
    (2)、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请赏析这两句诗的妙处。
  • 13. 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4.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月螺川早发

    (明)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棹(zhào):船桨。 ③孤亭:这里指螺江。

    “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 15.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三、综合应用

  • 16.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

    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只填序号)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E、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

    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谜底)陶渊明

    (谜面)——(谜底)陆游

  •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 18.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会诗词·咏经典”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会诗词】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甲)

    远远游蜂不记家,

    数行新柳自啼鸦,

    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

    燕归无语傍人斜,

    晚风吹落小瓶花。

    (乙)

    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

    (2)、【咏经典】《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演绎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推广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同学根据上面的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