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2.8《 蒲柳人家(节选)》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夫(qiàn)    呻(yín) 子(fèi)    断壁残垣(yuán) B、(jì)    气(dáo) 席(yán)    荣(yīnɡ) C、伏(qián)    隐(nì) 戏(xuè)    呱坠地(ɡuā) D、午(xiǎnɡ)    威(xià) 子(zhuó)    臜(ā)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嘬嘴  芭蕉  老茧  提心掉胆 B、温训  呼哨  许愿  呐喊助威 C、驾驭  熏陶  憋闷  天怒人怨 D、谩骂  元霄  擀面  咬文嚼字
  • 3. 选词填空。

    ①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 , 他们只当耳旁风。(斥责/辱骂/断喝)

    ②一阵风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奔下/冲下/跑出)

    ③何满子的爷爷,已不可考。(姓名/名讳/大号)

  •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研究中国文化、探究中国文化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注重田野调查

    ②而要植根大地、连通地气

    ③为此,要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④切不可坐在书斋里

    ⑤一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中华文化血脉

    A、③②⑤①④ B、③④②⑤① C、④②③①⑤ D、④③②①⑤
  • 5. 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填入横线处与前后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风家训的传统。通过家风家训建设改善村风民风,我市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家风家训的确立要切合实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A、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借鉴外地经验 B、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做好经验总结 C、避免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D、避免说一套,做一套;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 6. 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荆门市教育局积极开展“放眼看世界,我与‘一带一路’”。各校踊跃参加,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B、这次成功演示表明,未来使用高容量、自由空间的量子通讯,创建地基网络和卫星之间的安全通信链接将成为现实已是明证。 C、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质量提升速度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以价格为主的产品竞争格局亟待改变。 D、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 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情,如一幅风俗画,情致缠绵。 B、本文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 C、本文在艺术情节上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 D、《蒲柳人家》这篇叙事散文表现了民风的质朴,赞美了人民的美德,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 8.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①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

    ②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

    ③我差一点儿扔了这把老骨头,你还咒我!

    ④自己已经老迈年高,砸碎了骨头也榨不出几两油来;难道孙儿到头来也要落得个赶马或是学徒的命运?

    ⑤何满子对爷爷心怀不满,拿白眼珠儿翻瞪爷爷,闷坐在窗根下,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儿。

  • 9. 文学常识填空。
    (1)、《蒲柳人家》的作者是 , 北京人,当代作家。“蒲柳人家”在作品中代指 , “一丈青”是《水浒传》中的绰号。
    (2)、你能说出《水浒传》中下列绰号代表的人物吗?

    花和尚    黑旋风    玉麒麟

    及时雨    智多星    青面兽

二、阅读理解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荫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愣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呼哨而上;只听咔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不过,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满子。……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1)、选文第2段详细地叙写了一丈青大娘惩戒几个纤夫的事件,请给这一段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5个字。
    (2)、一丈青大娘为什么要同一帮纤夫打架?由此可见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句的妙处。

    ①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 , 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 , 也不倒嗓子。

    ②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 , 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 , 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4)、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与“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相对应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5)、选文画横线的句子将一种事物连续比喻成多种事物,请依照这种形式,仿写一个连续比喻的句子(至少连用两次比喻)。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割麦

    ①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整个大地像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炉,金黄的麦田里,父子俩头顶烈日,正挥舞着镰刀在割麦。

    ②“爸,我渴!”儿子觉得嗓子冒烟,渴得憋气。汗水顺着他的头发往下淌,爬过脸颊,像一条条缓慢流淌的小溪,几滴汗顽皮地跑进他的眼睛里,像虫子在叮咬,咸咸涩涩的,难受。

    ③儿子的声音尽管不大,在寂静的麦田里,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进父亲的耳朵。可是父亲没有应声。他依旧忙碌地埋头割麦。镰刀挥舞如风,只听到刷刷刷的割麦声。

    ④“爸,我渴!”在委屈的支使下,儿子的音量大起来,那声音足以和田边树上疯狂嘶叫的知了媲美。

    父亲终于直起腰,攥紧拳头,使劲地咚咚捶了几下酸痛难耐的腰部,再狠命地抹一把蒙住了眼睛的汗水。太阳已将他的皮肤烤成了麦麸一样的颜色,黑糊糊的,亮闪闪的,仿佛还能闻到皮肉在烈日下炸裂燃烧的味道。

    ⑥“爸,我渴死了!”儿子焦躁起来,如一头面临宰杀的困兽,父亲依旧面无表情地看看他,再迅疾地抹一把汗水。

    ⑦“爸,我受不了了!”儿子咚地一下将镰刀扔在地上,一屁股跌坐在田埂上,呼哧呼哧直喘气,四肢瘫软着,像一堆烂泥。

    ⑧“坚持!”父亲边割麦,边吼道,这是父亲从清晨割麦以来,对儿子说的第一句话。那两个字像从父亲嘴里迸射出来的,掷地有声。

    ⑨父亲的脸一半隐在麦丛里,看不到表情,可那声音,儿子听明白了。

    ⑩父亲的那句话就像催泪弹,一下子轰出了儿子的泪,肆意横流。泪光里,儿子想到了往年的麦收时节,如果赶上放假,父亲总不让他下地,说怕晒中暑了,让他在家吹着电扇做作业,他其实没做作业,更多的时间消耗在电视上了。

    ⑪自从母亲病逝后,父亲身兼父母两职,给他缝书包,钉扣子,削铅笔,灌墨水。小时候,父亲总是早起做饭,等候他吃好,然后背着他,走过崎岖的山路,目送他进了校门,再回家下地劳动。

    ⑫这个碰巧赶上的麦收天,刚好放假,父亲怎么就这样残忍地让自己经受如此的磨砺,儿子不明白,儿子想着想着,嗓子里就发出呜呜的哭声,如一只失去母亲的小兽的衰呜。“快割,哭啥?你16岁了,以为还是孩子吗?”父亲声震如雷,儿子的哭声被父亲粗壮的吼叫生生地堵了回去,只剩下低低的呜咽,儿子无奈地拿起镰刀,又蹒跚着走回麦田,弯腰和父亲并肩割起来。

    ⑬ “知道吗?每年给你的那几千元学费,就是爸这样苦出来的,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你爷爷不让读了,家里缺少劳力,非得让我回家劳动……”刷刷的割麦声里,父亲的话时隐时现,像在风浪里颠簸的一条小船,但还是字字句句灌进了儿子的耳鼓。“那时候,我就想,如果将来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让他失学,卖命我也送他上学!可是,你在好好读书吗?”父亲沉默了半晌,直起腰抹把汗说:“娃,人一辈子只有一次十五六岁呀!”

    ⑭父亲的话,如一阵轻风,儿子心头有了舒服的凉意,儿子第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学业,三天后,儿子帮父亲收割完了所有的麦子。父子俩都成了非洲黑人,尤其是儿子,满脸的皮肤黝黑黝黑的,只剩下眼睛在闪闪发亮,临上学的前一天晚上,吃完饭,儿子默默走上前,替父亲搓掉了晒得褪壳的皮肤,那些皮肤,炸裂开来,像皴裂的松树皮,一片又一片。儿子动作舒缓,轻轻地,细细地,像侍弄婴儿,儿子的眼里满泪,快要滚落。

    ⑮一个月后,父亲再次给老师打去了电话。老师在电话里欣喜地告诉父亲:“你儿子变化挺大的,不知为什么,那次麦收假后,他突然就不打游戏不上网了,成绩直线上升,老师们都夸他呢!”

    ⑯父亲听完电话,眼眶里汪满了泪……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文中②~⑦段写父子之间交流有4处语言描写,梳理其中儿子感情变化的过程。

    憋气难受→→崩溃无奈

    (3)、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儿子的眼里满泪,快要滚落。

    (4)、第⑤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父亲终于直起腰,攥紧拳头,使劲地咚咚捶了几下酸痛难耐的腰部,再狠命地抹一把蒙住了眼睛的汗水。

    (5)、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家书

    胡凯

        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说:“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的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了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去,“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儿。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上个月,那只黑老母鸡被隔壁伢子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睡不着,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支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支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纸,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信收到。钱就寄。

    (1)、从经济状况来看,你觉得延叔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菊的哥哥是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你能依据文本分析他所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吗?
    (3)、“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哽在他心里的是什么东西?
    (4)、最初的家书密密麻麻写了三大张,说了许多事,这反映了延叔一家三口怎样的情感?最后延叔又让菊将家书改成短短的六个字,这又是为什么?试做分析。
    (5)、你觉得这篇小小说有哪些突出的写作特点?试从两个方面结合文本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三、综合应用

  • 13. 从小说《蒲柳人家》所描写的景物和风情中,我们仿佛闻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欣赏到了京东地区北运河畔的风光,如同漫步在家乡的土地上。为此,班级举办了以“家乡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字数在200左右。

    例文: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家乡永远是养育我们的沃土,家乡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圣地,家乡永远是塑造与陶冶我们心灵的港湾。首先我来抛砖引玉,说说我的家乡。我的家乡美如画:春天,这里草木吐出点点幼芽,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春天的家乡像个美丽的大花园;到了炎热的夏季,

    人们就去海滩消夏,有带着游泳圈在水边嬉戏的小孩,有坐在海滩上享受目光浴的老人,有在水中尽情畅游的年轻人……热闹非凡,大家都在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秋天里,天高气爽,凉风习习,瓜果飘香,让人心旷神怡;冬雪一下,给大地换上银装,我们就开心地打雪仗,堆雪人。这就是我的家乡.同学们说美不美?我热情欢迎老师和同学们到我的家乡做客观光。为了加强并深化大家对家乡的全面认识,增加对家乡各方面的了解,培养我们爱家乡的情操,我们特举办这次“家乡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地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吧。

  • 14. 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品读下面的句子。

    ①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从修辞、语体色彩、语言特色三方面加以分析)

    ②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从句式、节奏等方面加以分析)

  • 15.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汉字的形美不可抗拒。历代优秀的书法家各具风(cǎi)     , 成就卓著:王羲之,飘逸峻朗;颜真卿,粗犷豪放;柳公权,华美灵巧……名山大川假如少了书法家们的(tí)    词,就会让游人少了一份敬仰,小桥流水倘若留有名家的“墨宝”,就会声名远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各具风(cǎi)    (tí)

    成就卓著      粗犷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