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 以下是某位同学制作的名人名言卡,卡片的主题应该是(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强化中央集权 B、反抗外来侵略 C、促进对外交流 D、推动经济发展
  • 2. 近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的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 3. 学习历史要善于总结。以下是某同学历史笔记的部分内容,横线处应该填写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沙俄
  • 4. 历史上对我国的侵略

    17世纪中期,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建立据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900年,与其他七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镇压义和团运动。

    “自强运动的领导者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性。”下列企业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湖北织布局
  • 5. 地图可以反映时代特征。右图所示现象可用于说明(   )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③戊戌变法的背景

    ④辛亥革命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清朝晚期的社会改良既有地主阶级推行的自救运动,也有资产阶级进行的创新性改良。后者主要是指(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 7. 与“状元企业家”“实业救国”“大生纱厂”等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张謇 D、胡适
  • 8. 以下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清政府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

    京师大学堂牌匾

    废除科举制的诏书

    A、维新思想的传播     B、民族工业的起步 C、近代教育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变迁
  • 9. 以下关于孙中山早年的政治活动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发动广州起义    ②成立兴中会    ③成立同盟会    ④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 10. “首义战旗红,帝制哀哉入梦中。革命洪流汹涌起,九州激荡共和风。”横线处应该补全的是(   )
    A、定海 B、安庆 C、武昌 D、上海
  • 11. 右侧材料所示内容出自(   )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讨袁檄文》
  • 12. 据统计,1914-1918年间,全国耕地减少2600多万亩,农户减少1500多万户,而陆军增加92万多人,军费增加5000多万元。材料反映的是(   )
    A、天京事变的影响 B、军阀割据混战的后果 C、北伐战争的影响 D、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后果
  • 13.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之一,他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材料中的“他”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蔡元培 D、胡适
  • 14. “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基于上述考虑,孙中山决定(   )
    A、创建同盟会 B、创建国民党 C、发动护国战争 D、创建黄埔军校
  • 15. 识读下侧《北伐战争形势图》,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北伐的主要对象包括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

    ②汀泗桥和贺胜桥是重要战场

    ③北伐军主力从广州出发向北进军

    ④北伐军消灭了所有军阀的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 它召开于长征途中的紧要关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自此得以确立,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 17. 以下事件与其内容或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事件

    内容或意义

    A

    中共一大

    规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B

    张学良“改旗易帜”

    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C

    古田会议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红军长征

    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A、A B、B C、C D、D
  • 18. 创作于1937年底的《游击队之歌》中这样写道: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歌词体现了(   )
    A、北伐部队胜利进军的气势 B、工农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 C、抗日军民乐观自信的态度 D、解放军攻克南京的决心
  • 19.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其中提到“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基于上述认识,毛泽东(   )
    A、与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 B、制定了运动战的对敌作战方针 C、带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下令晋冀鲁豫部队挺进大别山
  • 20. 解放战争中,以和平方式实现解放的城市是(   )
    A、锦州 B、张家口 C、南京 D、北平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 21. 时代·思想·实践

    材料一:

    材料二:

     

    据《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1915年一年内,以“大总统命令”“大总统告令”“大总统批令”“大总统申令”刊布于《政府公报》的关于祭天祀孔、纪念孔子、孔庙修缮工程批令等20余件。1913至1915年关于孔子的文章几乎全是尊孔之作,1916年及以后文章的主题逐渐转向批孔。

    ——摘编自陈国恩《新文化运动百年纷争中的新旧矛盾与中西冲突》

    材料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组织秋收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起义受挫后,放弃了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部队合编后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

    (1)、依据材料一,写出①代表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16年前后与孔子有关的文章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说明出现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简述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历程。谈谈你对这一探索历程的认识。
  • 22. 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

    材料一

    时间

    鸦片战争期间

    19世纪70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反侵略的爱国将领

    关天培

    左宗棠

    A

    B

    材料二

    外争  国娇

    抵制喝死力年,远载青

    这场爱国运动推动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地主阶级联合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本质,从而促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的发生发展。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一批相信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陆续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他们还在工农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

    ——摘编自南大伟等《论五四运动与“红船精神”的内在逻辑关系》

    反映五四运动的宣传画

    材料三

    序号

    史实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持续3个月,总计毙伤日军4万多人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全歼日军1000多人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总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据不完全统计,从卢沟桥事变到抗战胜利期间,全世界华侨捐款(不包括华侨直接汇寄国内的资金和各种捐赠物资)达13.2亿元,回国参战的华侨超过万人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将以下人物填入相应位置。(写序号)从以上四个爱国将领中任选一个,写出他的爱国事迹。

    ①聂士成②邓世昌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说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关系。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史实,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
  • 23. 外交见证历史发展。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藩属”朝贡事务,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1844年,清政府设置五口通商大臣,负责外交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驻京,西方诸国强烈要求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而不再通过礼部及沿海督抚进行间接交往。1861年,清政府宣布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901年,迫于西方压力,清政府将总

    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专门办理与列强的外交,“班列六部之前”。

    ——摘编自《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孙中山最初对列强抱有幻想,但从1913年北京十三国公使承认袁世凯政权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孙中山的对外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新希望,中共和苏俄的帮助让孙中山找到了真正可以依靠的力量,所以重组国民党时他强调加入农民运动,以农民作为基础。1923年他首次提出废除不公平条约,在国民党一大上他重申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并制定了废除不平等

    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政治特权为主要内容的七条对外政策。

    ——摘编自林新军《浅论孙中山的外交思想和实践》

    材料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分外交活动

    1936年7月,美国记者斯诺到访延安,后来发表《西行漫记》,反映了中共和所属队伍的真实情况,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中共的开端。

    1938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了专门处理国际外交事务的接待处,1939年改成交际处,先后接待了众多国内外来宾,如国际友人白求恩、华侨领袖陈嘉庚等。

    1944年7月,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他们考察后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共产党是唯一一支得到了广大群众支持的政府。”

    1945年4月-6月,中共南方局领导董必武以中共党员的身份代表中国出席了在美国举行的国际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郑重地登上国际类会议,使国民党试图把持中国外交的想法破碎,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走向国际舞台。

    ——摘编自白倩《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外交话语研究》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清朝晚期外交发生的变化。说出“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的条约名称。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1923年后孙中山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说明促使孙中山转变外交政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概括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外交活动的主要表现。分析这些活动所取得的效果。
  • 24. 民生问题是任何一个政权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少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孙中山创立的民生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的核心思想。他认为只要实现分配公平,就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所有制问题上,他主张对私人资本在税收、工人福利等方面加以“节制”。关于经济发展的策略,他提倡以交通带动工业全面发展,目的是要通过振兴实业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此外,孙中山还鲜明地指出:“以前事事不能进步,均由排外自大之故。今欲急求发达,则不得不持开放主义。”

    ——摘编自刘仁三《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探析》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

    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田中收获除给政府交土地税外,均归农民所有

    时期

    根据地内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减租的办法是“二五减租”(即把原租额减少25%);正租以外的杂租、劳役一律取消

    材料四:

    图1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图2国共双方兵力变化(单位:万)

    (1)、依据材料一,指出《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原则。结合所学,说明《天朝天亩制度》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补全表格。指出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所起到的作用。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分析图1和图2所反映的史实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