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07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图为公元前5000年以来中国主要新石器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这说明,我国( )A、远古北方文化长期领先 B、先民活动受到地域限制 C、区域文化在交融中发展 D、文明起源的多元化特征2. 占卜是一种起源非常古老的宗教仪式,目前发现最早的卜骨见于辽河上游北岸的富河文化。商人则特别喜用龟甲,龟甲是南方筮法的工具。晚商至西周,卜甲之上出现了筮法的易卦,北方占卜与南方筮法这两个不同的系统进一步整合起来了。这反映了( )A、区域文明交流发展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国家统一民族交融 D、宗教信仰受政治影响3. 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周王族诸侯国曾国的国君曾侯乙的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有以青铜材料制造的九鼎八簋(gui)(天子的规制)和编钟、编磬为主的礼乐器等。这表明该时期( )A、传统礼乐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B、湖北开始纳人中央版图 C、礼乐制度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D、青铜铸造技术达到顶峰4. 据记载,齐国高氏是周天子所命之卿,为上卿;而管仲是齐桓公所命,为下卿。周王打算以上卿之礼宴飨管仲,管仲以非礼推辞了。这说明当时( )A、周王获得了天下共主地位 B、西周礼制仍有较大影响 C、宗法制度开始出现了松动 D、管仲改革得到周王认可5. 下表为战国时期部分国家改革变法的概况。据此表可知,该时期( )
国家(改革者)
部分内容
魏国(李悝)
颁行《法经》,严厉惩罚侵犯私有权、反抗君主统治的行为。
楚国(吴起)
封君子孙传三世者即收其爵禄,优待为国报效的“战斗之士”
韩国(申不害)
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实行以“术”为核心内容的君主集权统治。
秦国(商鞅)
奖励军功,严禁私斗;废井田,开阡陌;普遍推行县制等。
A、社会转型成为时代潮流 B、专制集权成为社会共识 C、土地制度成为变革核心 D、诸侯争霸战争日趋激烈6.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上述现象( )A、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 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统一的趋势 C、表明了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 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7. 山西省发现一件铁权(今俗称秤砣),上著有铭文:“廿六年(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可以印证的史实有( )①秦统一六国
②秦统一度量衡
③确立皇帝制度
④铁农具的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性质属于 ( )A、秦末反封建农民战争的再继续 B、刘邦反抗项羽残酷统治的正义斗争 C、争夺全国最高封建政权的斗争 D、项羽为维护农民利益同刘邦的斗争9. 汉文帝将齐国一分为六,立已故齐王六子为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立已故淮南王三子为王。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边疆危机 B、削弱诸侯势力 C、加快经济开发 D、抑制土地兼并10. 西汉中期后,一遇到重大灾害,皇帝往往主动要求官员大胆批评自己的施政方针,官员则响应号召,上书揭露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这些批评一般集中在三个方面:皇帝生活作风问题、皇帝用人问题和内外政策问题。这种现象在当时(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表明君权受到了严重制约 C、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 D、深受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11. 东汉光武帝时期发布“度田”诏令。诏令要求,基层官吏必须在每年五月丈量核对土地、清查户口,隐匿田地三亩以上,就要受到惩处。该诏令旨在( )A、铲除豪强势力的根基 B、限制土地私有制发展 C、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D、推动田庄经济的发展12.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与纸相关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东汉蔡伦发明得名 B、因原料价格昂贵而不易普及 C、经由波斯再传往欧洲 D、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夏商时期,人们对于居四周及文化上与内地不相同的民族称之为“夷”,自称为“夏”或“华”。春秋战国时期,内地与周边始有文明之比较,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称为蛮、夷、戎、狄,以示华夷有别。汉初,由于国力上的劣势,在处理民族关系理念上沿袭先秦的华夷思想,凸显“夷夏”之大防;武帝时又进行了调整,强调“以夏化夷”,纳“夷狄”于华夏,实现一统。唐太宗视“四夷”与华夏享同等人格,对各民族“爱之如一”,促进民族之间完成了深度的文化交流交融,推动着多民族整合不断向前发展。清朝时乾隆的“华夷”观念又有所突破,认为天下“大一统”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夷狄而中华,则中华之;中华而夷狄,则夷狄之”,从而摆脱了“华夷之大防”的观念。清代“华夷”一体的理念,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均实现了对传统“华夷”观的历史超越。
——摘编自段超高元武《从“夷华之辩”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夷夏”观念演进历程及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夷夏”观念演进的深远影响。14. 下表为历史文献对先秦至两汉不同时期儒生区域分布状况的记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文献
记载内容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共列录先秦时期儒生七十七人,其中齐鲁人四十五人,约占
58.44%;卫宋陈楚吴人十二人,约占
15.58%;秦人二人,约占
2.60%;籍贯不明者十八人,约占
23.38%。
《史记·儒林外传》
共列录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三十九人,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约占
71.79%;燕人、砀人、温人、广川人、雒阳人共计七人,约占
17.95%;籍贯不明者四人,约占
10.26%。
《汉书·儒林传》
综合西汉一代著名儒生的区域分布,齐鲁人占
45.60%,其他地区约占
46.11%,籍贯不明者约占
8.29%。著名的儒学学者中,有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甚至苍悟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辅(京畿地区)名儒约占总数的
5.18%,三河(畿辅之地)名儒约占总数的
5.70%。
《后汉书·儒林列传》
东汉著名的儒学学者,齐鲁人约占
36.36%,其他地区约占
63.64%。其中,关中学者约占
6.82%,河南、河内、南阳学者约占
7.95%,会稽、九江、豫章学者约占
6.82%,巴蜀学者约占
10.23%。
根据材料指出从先秦到两汉儒生区域分布变化呈现的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