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 寒假作业(13)寒假提前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0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任何国家的建筑都与其文化相关,清代平遥地区的四合院,关上大门便把外界的尘嚣留在高墙之外,在园中赏花栽木,宁静养心。这体现出传统文化内涵中的(   )
    A、以民为本 B、天人合一 C、和而不同 D、源远流长
  • 2. 以下关于历史时间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公元元年 B、康熙八年 C、民国九年 D、唐太宗三年
  • 3.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近年来,三星堆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器、玉琮等大量文物。这些文物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物例证,有助于加深对成都平原与其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的认识。这说明考证历史真实性最有力的依据是(   )
    A、考古发现 B、史料记载 C、文学作品 D、神话传说
  • 4. 下表中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历史结论

    A

    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夏朝可能出现牛耕

    B

    西周时期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C

    良渚文化遗址发掘出玉器及祭坛和神庙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

    D

    《周易》中记载神农氏教天下耕作

    周代出现刀耕火种

    A、A B、B C、C D、D
  • 5. 早在春秋时期,《礼记》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将这种精神赋予了具体的指向。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种内涵(    )
    A、以人为本 B、家国情怀 C、天人合一 D、自强不息
  • 6. 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俱词的阳纯阳治。孔子很尊崇周公,“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扎于很导东间公,甚至为“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据此可知(   )
    A、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 B、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 C、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 D、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
  • 7.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著《史通》,指出:“夫论成败者,固当以人事为主,必推命而言,则其理悖矣。”不应“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这反映出(   )
    A、作者以成败论英雄 B、当时社会停滞不前 C、作者反对是古非今 D、主张变革的历史观
  • 8.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对中国文化的流变而分期,分有中国文化的孕育期、雏形期、定型期、强化期、转型期。就历史阶段和文化特征看,“定型期”是指(   )
    A、殷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 9. “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自身发展道路和独特魅力”,促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点的核心因素是(   )
    A、古代农耕经济的稳定 B、宗族血缘政治的作用 C、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 D、民族认同作用的推动
  • 10. 河南洛阳白马寺建于东汉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这反映了 中华文化的(   )
    A、多样性 B、本土性 C、凝聚性 D、包容性
  • 11. 早期马克思主义只是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介绍到中国,五四运动后才逐渐自觉的把他当作改造社会的武器而广泛传播。由此可见(   )
    A、马克思主义是发展变化的 B、新思想的传播是艰难曲折的 C、人的认识过程是不断深化的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12. 某校《中学生守则》中指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 这一守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是(   )
    A、仁者爱人 B、经世致用 C、克己复礼 D、民为邦本

二、非选择题

  • 13. 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曼苏尔于762年营建巴格达以来,这座城市就有“和平之城”的美誉,但从它不同寻常的历史来看,它也经历过十分血腥的统治年月。回溯其历史,在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巴格达一直是阿拉伯帝国的中心,金碧辉煌的宫殿群、宏伟的清真寺、伊斯兰学院和热闹的集市鳞次栉比。它是“代数之父”花拉子密生活过的城市;也是哈里发哈伦·拉希德的都城,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描写了诸多有关这位哈里发及其都城的故事。作为一个繁荣的交易中心,巴格达吸引了大量来自中亚和大西洋地区的商人,其经济的繁盛程度曾招致西方和东方的同等羡慕。然而,巴格达的历史也有其血腥残酷的一面。这座城市经常遭受瘟疫、饥荒和洪水的侵袭;经历过大量恐怖的外敌入侵和军事占领;也时常需要忍受独裁者的残暴统治。因此,巴格达的历史也是其统治者和征服者的历史。

    ——摘编自【英】贾斯廷·马罗齐著,孙宇译《巴格达:和平之城血腥之城》

    材料二:“和合人文精神”起源于中国,指中国文化中的“仁爱、和谐、诚信、中庸”、“和而不同”、“和为贵”、“和合”相处、“克己复礼”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和原则。后来,“和合”人文精神发展为“和合”文化。“和合”人文精神是“和合文化”的核心。这种思想传到东亚后,为东亚各国所接受,“和合”文化,遂成为东方文化的核心。

    ——摘编自李世安《“和合”文化与“文明冲突”—东亚国际关系中的文化》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巴格达被称为“和平之城”和“血腥之城”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古代东亚国际关系中体现“和合”文化思想的具体史实,并分析“和合”文化对解决当今世界“文明冲突”的借鉴之处。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认为,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的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自17世纪以来,孔子文化及儒家思想在欧洲迅速传播,形成了兴盛百年的“中国文化热”。耶鲁大学哲学教授诺斯洛普曾说,西方人看问题,就好比一个人站在地球之外看地球如何运转,而东方(主要指中国)人看问题则好比本人在地球上与地球同时运转。这种差别,真是一语道破了为什么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永远是天人对抗、人如何征服大自然。

    ——引自《光明日报》:熊玠《儒学在美国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核心思想及其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历史意义如何?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理学代表人物(至少两人),并分析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的深远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世界有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