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0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

    ①林则徐    ②道光    ③左宗棠    ④邓世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 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这个纲领是(    )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四洲志》 D、《天朝田亩制度》
  • 3. 下图是王刚同学整理的某一历史课的笔记,请问他在学习(    )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 4.   1895年的《马关条约》的哪一条款能反映了列强侵华的新特点(    )
    A、割台湾、辽东半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开放重庆等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5. 下图内容是一则近代民间自拟的对外“和约”,从内容上看,“和约”最可能出现在(    )

    A、鸦片战争过程中 B、英法联军入侵前 C、《马关条约》签订时 D、戊戌变法失败后
  • 6. 下列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关赔款的规定①赔款2100万元②赔偿白银4.5亿两③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其签订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 7. 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

    A、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D、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8.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9.

    服装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并赋予了新的含义:门襟五粒纽扣表示……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和( )

    A、民主 B、民治 C、民生 D、民享
  • 10. 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孙中山的下列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   )

    ①成立兴中会;②创建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建立了中华民国;⑤推翻了封建帝制。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 11.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个“军官学校”的办学特点是(    )
    A、重视军事训练 B、军事政治并重 C、重视政治教育 D、重视军事理论
  • 12. 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应翻阅下列哪一部著作(    )
    A、 B、 C、 D、D
  • 13.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 14. 毛泽东说“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

    ①需要革命阵地,必需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即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③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

    ④大搞生产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5. “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七七事变 C、中日甲午战争 D、九一八事变
  • 16. 下图是一张《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图中五角星所在的地点是(    )

    A、抗战期间中共中央所在地 B、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在地 C、红军长征三军胜利会师地 D、中国战区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地
  • 17.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回顾历史,甲午战争中被日寇侵占的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回到祖国怀抱是在(    )
    A、北伐胜利时 B、抗战开始时 C、抗战胜利后 D、新中国成立时
  • 18. 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
    A、西安事变 B、抗日战争 C、重庆谈判 D、渡江战役
  • 19. 观察、运用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观察下侧地图,据此判断,我们从中可以了解的是(    )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20. 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1949年,北京的城市及众多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北京城人民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这主要得益于(    )
    A、东北全境解放 B、北平和平解放 C、淮海战役胜利 D、渡江战役胜利
  • 21. 素有“六朝古都”的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演变,它获得解放是在:(    )
    A、淮海战役后 B、辽沈战役后 C、渡江战役后 D、平津战役后
  • 22. 在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知识问答”中,题板给选手的提示如下图,根据提示你会选择的历史人物是(    )
    A、胡适 B、魏源 C、严复 D、张謇
  • 23. 以下是两幅商标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东亚公司“抵羊(洋)”牌商标(1932年创办);华强火柴厂“7·7”牌火花(1937年创办)。商标图案的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怎样的民族情感(  )

    A、实现民生幸福 B、建立民主共和 C、发展民族经济 D、反对帝国主义
  • 24.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欧美。但有位中国卓越的科学家,他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终于揭开了制碱的奥秘,成为世界公认的制碱工业权威。他是(    )
    A、侯德榜 B、詹天佑 C、张謇 D、范旭东
  • 25. 下图是我国近代出版的某一图册的封面,它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商务印书馆是在北京创办的 B、该图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C、商务印书馆主要出版地图册 D、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历史最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8分,共50分)

  • 26.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变现为“谷底”,即黑暗和黎明的交错期,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发展主要趋势据变现为“上升”了,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根据材料一示意图,首先完成相应的填空。

    A.;B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
    (3)、材料三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
    (4)、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四,中国从开始“沉沦”到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5)、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段历史的感悟。
  • 27. 诗歌和家书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四:2015年清明节前后,央视新闻连续播出《重读抗战家书》栏目:

    材料五:“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四万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两次武装起义?
    (3)、导致材料三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什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中华民族抗战能够实现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家书的内容集中体现了以什么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5)、根据材料五说出“百万雄师过大江”指哪件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何历史意义?
  • 28.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与探索。
    (1)、下图是“习近平等在南湖边瞻仰红船”。请你说说该船所见证的大事及此事的历史意义。

    (2)、通过阅读共产党员毛泽东在1923—1927年的大事年表,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3)、请你选取下列任意一张展览中的图片,为其撰写解说词(100字左右)。

    图片:

    解说词:

  • 2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

    创举(或事件)

    意义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道路

    开创了一条②道路

    材料二:


    材料三: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1)、请按照提示完成表格中所缺部分的内容。
    (2)、根据诗歌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一例,并说明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3)、1938年和1940年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4)、根据以上内容概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