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试卷13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05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地区分布及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人口所占比重

    与2010年相比

    东部地区

    39.93%

    上升2.15%

    中部地区

    25.83%

    下降0.79%

    西部地区

    27.12%

    上升0.22%

    东北地区

    6.98%

    下降1.20%

    (1)、 我国四个地区中,人口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2)、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我国人口主要迁入的地区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东北地区 D、农村地区
    (3)、 导致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
    A、国家政策要求 B、自然灾害的发生 C、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D、资源开发
  • 2.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少儿(0~14岁)人口、劳动力(15~59岁)人口和老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情况。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趋势预测图。据此完成问题。

    (1)、 由图可知,2030年以后我国人口变化趋势是(   )
    A、老年人口增幅较大 B、人口总数越来越少 C、劳动力人口增幅较大 D、人口总数增长迅速
    (2)、 “银发经济”是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新兴产业。我国“银发经济”市场需求最大的时期是(   )
    A、1953年至1982年间 B、1982年至1990年间 C、2010年至2020年间 D、2030年至2060年间
    (3)、 “银发经济”的崛起将带动的行业有(   )
    A、汽车销售服装制造 B、户外运动网络直播 C、医疗保健养老服务 D、休闲娱乐舞蹈机构
  • 3.  下图是我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图中2010年、2020年数据分别为第六次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0-14岁少儿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教育水平提高 B、医疗设备改进 C、传统习俗延续 D、生育政策调整
    (2)、 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出现了什么变化(   )
    A、比重上升 B、比重不变 C、比重下降 D、比重先升后降
    (3)、 图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缓解其产生的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延迟退休年龄 B、缩小经济规模 C、限制人口迁移 D、扩大城乡差距
  • 4. 2021年8月20日,国家正式修改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一对夫妇可以生三个子女。实施“三孩”政策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国民素质 B、缓解就业压力 C、缓解人口老龄化 D、环境保护
  • 5.   2020年,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读“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分布不均 ②向西部地区大量迁移人口,使人口分布更加合理 ③人口总量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经济产生巨大压力④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B、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3)、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分界线的是(      )
    A、A B、B C、C D、D
  • 6.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B、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
  • 7.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    )
    A、壮族 B、汉族 C、蒙古族 D、藏族
  • 8. 下列不同民族节日搭配正确的是(   )
    A、傣族——丰收节 B、高山族——雪顿节 C、藏族——泼水节 D、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 9. 下图反映的是(   )

    A、蒙古族的那达幕大会 B、傣族的泼水节 C、回族的开斋节 D、藏族的雪顿节
  • 1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上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①—维吾尔族—住窑洞,唱信天游 B、②—朝鲜族—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C、③—蒙古族—举行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 D、④—苗族—气候炎热,喜欢跳跷跷板
    (2)、 下列剪纸作品反映藏族民族风情的是(   )
    A、 B、 C、 D、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维吾尔族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和东北地区

    C、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两省 D、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 11.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 对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B、各地区分布比较均衡 C、汉族以中部和东部最为集中 D、少数民族分布范围广
    (2)、 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下列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相符合的是(   )
    A、壮族—火把节 B、傣族—端午节 C、蒙古族—那达慕节 D、苗族—泼水节

二、综合题

  • 12. 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和“中国东南、西北部面积比重与东南、西北部人口比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A、B两点分别是指黑龙江省的和云南省的
    (2)、填表。
     

    此线西北部

    此线东南部

    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

    占全面人口的百分比

    人口密度

    10人 /千米2 左右

    100人 /千米2 左右

    (3)、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是143人/千米2 , 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千米2)的倍,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4)、我国人口分布很。东部地区人口密度 , 西部地区人口密度
  • 13. 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

    (1)、从上图看出,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疫病等原因,死亡率 , 人口增长
    (2)、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长应与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为此我国政府把实行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目的是为了
    (3)、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一线为分界,其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1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2)、少数民族中,A地区主要为(民族);C地区主要为(民族)
    (3)、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族。
    (4)、从图中可以看出,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但以部和部最为集中。

三、图文分析题

  • 1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舌尖上的中国》一播出,便引起巨大反响,其中介绍了我国不同省区的许多美食。

    材料二:中国政区及邻国图

    (1)、以下美食与分布地的连线,正确的是____。
    A、蓝田裤带面--山西省 B、乐山豆花--重庆市 C、房县小花菇--湖北省 D、清炖跳跳鱼--江苏省
    (2)、能吃到美味陆川烤乳猪的省区是(简称),该省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3)、A是海,B是海峡。
    (4)、甲是我国的邻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