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0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盲人摸象 B、南辕北辙 C、火中取粟 D、绳锯木断2. 缺锌会导致生长迟缓,如图为锌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原子的质量为65.38g B、锌的原子序数为30 C、氯化锌的化学式为ZnCl D、锌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3. 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溶解粗盐
B.过滤浑浊的河水
C.趁热取下蒸发皿
D.加热液体
A、A B、B C、C D、D4.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 B、氦气通电发出粉红色的光,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 D、硬水软化后口感更好,因煮沸时除去了硬水中的所有杂质5.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C、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 D、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6. 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如图是该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1:17.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H2O2溶液和H2O
加入MnO2
B
鉴别软水和硬水
滴加酒精
C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过灼热的CuO
D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氧化铁
用磁铁吸引
A、A B、B C、C D、D8. 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D、燃烧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9.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钠原子和钾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科学思维:石蕊溶液滴入碳酸溶液中显红色,二氧化碳能引起酸雨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10. 将新冠病毒核酸(RNA)逆转录为DNA[含胸腺嘧啶(C5H6O2N2)等],再进行扩增检测。下列关于胸腺嘧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胸腺嘧啶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胸腺嘧啶中含有氮分子 C、胸腺嘧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胸腺嘧啶由15个原子构成11. 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是各种运动的量度。给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12.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13. 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 B、负极得到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实验结束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14.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内部结构不同 B、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白细胞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中毒 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D、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只能通过与氧气反应实现二、填空题
-
15. 洋溢着绿色与科技元素的2022北京冬奥会以中国式的传奇与浪漫惊艳了世界。(1)、衣:运动服中高科技材料石墨烯的使用,解决了超低温户外环境下运动员的取暖难题。石墨烯是由元素组成的单质。(2)、住:奥运村实现了5G网络的全覆盖。制造5G芯片的氮化镓(GaN)材料可由氯化镓(GaCl3)制取,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行:冬奥会会务用车均使用氢能源汽车,基本实现了碳的零排放。相比于化石燃料,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只写一点)。(4)、防:日常消杀也是必需的防疫措施。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其制取的一种原理是:Cl2+2NaClO2═2ClO2+2X,则X的化学式为。16.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学习方式。(1)、免洗手凝胶消毒剂携带方便,使用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得到干冰,从构成物质微粒角度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分子的。(2)、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A、甲烷 B、空气 C、冰水 D、黄金(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下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填字母)“”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A、 B、 C、(4)、如下图所示,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产生的现象是。
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出现此变化的微观解释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 基础实验(1)、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①设计B、D的目的是。
②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
③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2)、如下图所示,棉花上蘸有的酒精能燃烧,而棉花上蘸有的水不能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如果加热蘸有水的棉花时间较长,可观察到的现象是。(3)、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燃烧放热, , 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的原因是。三、综合题
-
18. 利用X溶液捕捉CO2 , 得到高纯度CO2的流程如图。(1)、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和Y,其中Y的化学式为。(2)、捕捉CO2时,溶液常喷成雾状的优点是。(3)、“Na2CO3溶液转化室”环节分离物质采用的方法是。(4)、产生106g碳酸钠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g。(假设反应过程中无损失)19. 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选填“a”或“b”)通入,验满的操作是。(3)、将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观察到试纸Ⅰ不变色而试纸Ⅱ变红。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据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4)、某创新小组的同学,在用MnO2作催化剂制取O2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点拨,他们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
①观点分享:b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
②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1;得分点包括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0. 学习了“过氧化氢制氧气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化学社团在“寻找新的催化剂”的活动中,对“硫酸铜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了以下探究。(1)、【实验探究】甲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①木条不复燃;
步骤②产生气泡,溶液变蓝色;
步骤③。
硫酸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评价改进】大家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若要确定该实验结论正确,还需证明硫酸铜的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3)、【继续探究】乙同学补做以下实验,进而确认了甲同学的实验结论。已知:CuSO4+2NaOH=Na2SO4+Cu(OH)2↓;CuSO4+BaCl2=BaSO4↓+CuCl2
根据上述实验中m1:m2= , 证明反应前后铜离子没有发生变化;将实验方案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再次实验,证明反应前后硫酸根离子也没有发生变化。
(4)、【讨论交流】大家认为还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获取上述实验结论:在甲同学实验的基础上,将乙同学实验时烧杯B中的溶液蒸发、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再称其质量为g,然后将固体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仍然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