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山河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思想政治12月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0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 1.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 3.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 4. 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 5.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6. “我不去检测,我就没有感染”,面对汹涌的新冠肺炎疫情,有人这么回答。下列观点与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抗疫”体现的哲理所属哲学派别相对立的是( )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7. 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是政府对行业的碳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这表明(   )

    ①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②按规律办事不能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条件

    ③根据规律的特点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

    ④绿色发展要从实际出发,把握固有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 今年夏天,多个国家遭遇持续高温热浪天气。面对严峻的气候挑战,各国建立针对极端天气的多部门预警防御协调体系,建立协调统一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暖进程。其哲学依据是( )

    ①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

    ②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无法调节的矛盾,矛盾具有客观性

    ④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9. 面对“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下行的复杂形势,习近平主席生动形象地指出,世界经济看似“感冒发烧”,实则是身体机理出了问题,医治起来需要综合施策,绝非一日之功。综合施治启示我们(   )

    ①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②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要搞好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③要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④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 漫画《打》(作者:吉俊明)意在提示我们要(   )

    ①提纲挈领,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②权衡利弊,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因势而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辩证否定,用他人观点否定自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 嫦娥五号探月成功;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成功亮相;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使我国日益走向科技强国。从哲学 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因为(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为量变开辟新道路

    ③量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 2021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在新征程的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一路鲜花,少不了“拦路虎”和“回头浪”,我们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启示我们( )

    ①面对新形势,要明确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踏上新起点,要坚定理想信念,充满自信、意气风发地奔向未来

    ③书写新篇章,要顺应时代潮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④开拓新境界,要理解社会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 以“力拔山兮气盖世”自诩的项羽,为了让部将更加敬服他,当众表演自己把自己抱起来的“绝技”,但是他再怎么使劲,也不能让自己离地半步,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做事情要成功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意识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改变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 2022年2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空间站任务规划包括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183天后顺利返回地面,科研区团队将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结果满足要求后,空间站将转入建造阶段。这说明(   )

    ①源于科学实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既往经验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基础
    ④实践水平的提升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 我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几十年的持续推进,对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由此可见(    )

    ①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历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④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6. 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专门立法,该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为家庭教育提供思想指引和法律保障。家庭教育法的出台说明(   )

    ①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对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③社会意识的调整对社会发展能起推动作用
    ④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 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关于共同富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消除社会基本矛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B、建设高福利国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 C、促进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 D、共同富裕会随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自发实现
  • 18.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1年12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是文学艺术创新的决定因素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 2022年5月25日,国务院召开经济工作会,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的严峻形势,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企纾困、为民办实事。会议强调,涉及群众和企业切身利益的事情,一定认真对待,当好群众的服务员、当好企业的服务员;要经常下基层、访民情、进企业,多听多看多了解。这说明党和政府(   )

    ①要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需要
    ②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要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④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 2022年6月11日央视网报道:湖北省崇阳县的大市村,曾是省级重点贫困村。2014年,“90后”姑娘程桔放弃高薪的设计师工作,从广州回到家乡,当选村党支部书记。8年间,她带领乡亲们摆脱了贫困,被乡亲们誉为“最美书记”。程桔的逆袭表明(   )

    ①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价值观导向作用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1. 历经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和公布结果5个阶段,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于2021年12月3日正式出炉。本次调整扩大了受益人群,大幅提升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从患者负担情况来看,与原市场价格相比,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本次谈判预计2022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超过300亿元。国家组织医保谈判(   )

    ①调整了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
    ②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的体现

    ③是基于正确价值判断作出的正确价值选择
    ④表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而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2. 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可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这说明(   )
    A、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 D、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
  • 2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文件指出加强对网络综艺节目、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管理;完善联合惩戒机制,深入整治低俗庸俗媚俗、泛娱乐化、天价片酬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促进网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国家此举是(   )

    ①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③文化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④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的责任论理;强调“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修身观念:强调“从官重恭慎,立身贵廉明”的廉政情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根本在于有中华文化的滋养,有着独特的价值体系。我们要在当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需要(   )

    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时代精神,赋予时代特征

    ②继承传统,将中华传统文化原汁原味地融入到现代生活和工作中来

    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增添时代色彩

    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作用,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地更新改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5. 2022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纪念日。7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新时代大力弘扬“抗战精神”(   )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②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

    ③激励中国人民在新征程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④为国家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决定性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 26. 9月28日,壬寅年公祭孔子大典在山东曲阜孔庙举行。全体与祭人员齐诵新创作的《论语》儒家经典篇目选段,共同向至圣先师致敬,本次活动还联合海内外孔庙、文庙和儒学机构,举办2022全球“云祭孔”。举行祭孔大典有利于(   )

    ①弘扬传统道德,加强公民的思想素质
    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③立足传统习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④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7. 神州自古有大爱,荆楚由来重感恩。“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树立了湖北感恩重情和健康安全的良好形象,推动了全省旅游行业加速恢复振兴,以旅游为引爆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带动效应不断显现。“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反映了( )

    ①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②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③文化影响经济,是恢复提振经济的磅礴力量

    ④文化引领风尚,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8. 中医药学依赖民族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而生,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由此可见(   )

    ①中医药学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②要有鉴别地对待中医药学

    ③中医药学印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④中医药学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9.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走这条道路( )

    ①要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化成果

    ②才能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

    ③才能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匹配

    ④决定了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3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需要(   )

    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抵制或剔除落后文化

    ④树立文化自信,发挥文艺工作者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31. 针对我国粮食供求不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总量不足问题又重新凸显、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等情况,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农民持续增收,还要抓住农业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等。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②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具有普遍性

    ③运用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2. 2022年6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了健康码的使用管理、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各项规定,要求各地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对相关人员精准赋码,不得擅自扩大应用范围,绝不允许因疫情防控之外的因素对群众进行健康码赋码变码。要求精准赋码是因为(   )

    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3.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心源”是说“心”为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中国绘画美学纲领性命题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是( )
    A、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 B、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C、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D、意识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 3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22年8月26日,浙江省山区26县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带头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台州举办。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各种培训帮助返乡在乡青年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目前,浙江省已有一大批“好青年”活跃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大量乡村“好青年”的涌现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返乡在乡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④选培出的乡村“好青年”作为关键部分统率乡村振兴的整体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与弱化
    ②彰显了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本质

    ③是维护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
    ④有利于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30分)

  • 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五个必由之路”,是我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走好“必由之路”,是对党和人民奋斗历史的最好致敬,更是赢得未来、创造新的伟业的关键所在。

    结合材料,说明“五个必由之路”这一中国答卷背后的成功密码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 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普遍面临的历史任务。我们的现代化既不是西方式的,也不是像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国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聋发聩。“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之一。浙江淳安县下姜村在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指导下,依托本村的红色资源,主打研学基地和教育培训,经历了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嬗变,如今不仅自己富了,还通过“共同富裕联合体”,带动周边20多个村的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事关全局的重大部暑正在浙江大地不断探索。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说明浙江省应如何建设好共同富裕示范区。
    (2)、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3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我国民法典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是人类法治文明的精彩一跃。民法典坚持立足国情和实际,全面总结我国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直面人民生活的痛点难点问题,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比如,它明确禁止高空抛物,捍卫“头顶上的安全”。民法典同样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由于互联网对损害后果“无限放大效应”的特殊性,它创设了更正权、删除权以及禁令等与互联网发展相匹配的民事法律机制。民法典集纳了中华民族的公序良俗,却不是对历史传统的“亦步亦趋”;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不是对外国法律的“照单全收”。

    材料二:现今中国民法典编纂借鉴德国民法典,具体规则和制度上借鉴吸收英美法系法制内容,以补充和完善整体法制。在此过程中,有两个基本而重要的制度及其理论直接涉及德国法制,即:民商分立和物权抽象原则。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谈谈民法典这一人类法治文明的“精彩一跃”带给我们的启示。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文化相关知识,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三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