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2-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描述的酒精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
  • 2. 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A

    被热的试管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

    B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流水冲洗 1 分钟以上

    D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

    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清理

    A、A B、B C、C D、D
  • 3. 将下列人体结构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①神经细胞   ②大脑   ③神经组织   ④神经系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 4. 自然界瞬息万变,万物皆发生着变化。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有森林遗迹 C、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D、海岛涨潮时被淹没,退潮时露出
  • 5. 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样才能使显微镜下观察的图像变成图乙(   )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 6. 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同学们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 0.15 米 B、嘉兴市夏天的最高气温是 48.9 ℃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 495 升 D、一间教室内空气体积约为 200 分米 3
  • 7. 位于天山南麓的库车大峡谷,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这里岩层层理构造明显,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构成库车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   )

    A、侵入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 8. 如图是“测量食盐溶液的密度”实验过程中的四个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
    A、将装食盐水的量筒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B、在烧杯中读取液体体积示数 C、横梁标尺上读取游码示数 D、托盘天平不平衡,向右调平衡螺母
  • 9. 在科学研究中,常常将不易观察或微观的现象通过实验的方法转换为易观察或宏观的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下列研究中使用转换法的是(   )

    A、①观察铅笔在篮球上移动模拟船只离岸远去,研究地球的形状 B、②黄豆、芝麻混合模拟水和酒精的混合,研究分子间是否存在空隙 C、③比较不同类型的土堆模型洒水后下滑沙土的多少,研究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D、④比较等质量水和沙土加热相同时间后的升温情况,研究水和泥土比热容的大小
  • 10. 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下列诗句中描述的植物所属的植物类群和特征相符的是(   )

    选项

    诗句

    植物类群

    特征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被子植物

    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B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藻类植物

    有叶的分化,无根和茎

    C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植物

    有叶、茎的分化,无根

    D

    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

    蕨类植物

    依靠种子繁殖

    A、A B、B C、C D、D
  • 11. 萘是由萘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化曲线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表示萘在不同时刻的状态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萘属于晶体 B、①→③发生了物理变化 C、萘分子的运动剧烈程度:②>① D、4~12 分钟内萘分子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 12. 新冠病毒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仅由一个核酸长链(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新冠病毒一旦侵入肺部细胞,便可在细胞内产生大量的新一代病毒,随人体呼吸、喷嚏排出体外,传染给其他健康人。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不属于生物 B、新冠病毒能离开生物体独立生活 C、新冠病毒的体积要略大于人体细胞 D、正确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
  • 13. “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它的测量范围是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环境温度低于30℃时,金属镓处于固态,体积不发生改变 B、“纳米管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相同 C、“纳米管温度计”的精确度极高,测量时没有误差 D、金属镓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
  • 14. 如图所示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17 千米 B、①地壳和②地幔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C、②和③分别是外地核和内地核 D、④和⑤分别是上地幔和下地幔
  • 15. 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所示图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B、液体乙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C、当体积为60厘米3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克 D、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4∶5

二、填空题(本题有 10 小题,16~22 题每空格 1 分,23~25 题每空格 2 分,共 30 分)

  • 16. 请根据图一、图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的细胞是(填“动物”或“植物”)细胞。
    (2)、图二表示的是细胞的过程。
  • 17. 如图为某饭店推出的一道特色菜。经了解,原来是在下面的容器中先放少许干冰,上桌时往里面加些热水,就能产生“烟雾缭绕”的效果。此处的“烟”是指 , “烟” 形成的过程要(填“吸热”或“放热”)。

  • 18. 以下是小明同学观察植物叶表皮实验的部分环节:

    【制作临时装片】

    (1)、在载玻片上滴 1 滴
    (2)、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下表皮,把它放在载玻片上,用将其展平,加盖盖玻片。
    (3)、【观察叶表皮】在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寻找表皮细胞时,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表皮细胞。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眼睛看着物镜, , 使镜筒下降至最低点。
  • 19. 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寒冷的冬天,积雪就算不融化也会逐渐减少,是因为雪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
    (2)、气象专家调查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种砖具有不同的导热性和渗水性。 结合上面的信息,两种砖中导热性和渗水性能比较强的是(填“条形砖”或“方形砖”)。
  • 20. 向容积为 250 毫升的细颈玻璃仪器 A 中加水至虚线处,再继续向 A 中加酒精至凹液面 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平,塞紧玻璃塞,将 A 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 3 次。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1)、A 中的现象为 , 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空隙。
    (2)、仪器 A 细颈部分的作用是
  • 21. 科学上用 7 等级将生物逐级分类。

    (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点越
    (2)、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图中 A 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C 类动物是以(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分类的。
  • 22. 科学家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每年以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向东方向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板块构造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珠穆朗玛峰顶部是角峰,酷似金字塔(如图所示),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字母)。
    A、板块碰撞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
    (3)、板块运动会引发地震,下列地震自救措施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①迅速进入室内抢救物品   ②高层室内可以躲避到墙角

    ③室外要撤离到空旷地带   ④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⑤当人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救援

  • 23. 在“测量矿石密度”实验中,从同一标本中取三块矿石,通过测量分别得到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m1=12.5g,V1=2.5cm3 , 剩下的两组数据记录在纸上了(如图),请梳理出其中一组数据为:(带单位),梳理的依据是

  • 24. 如图是三层蒸笼“蒸馒头”的示意图。把馒头置于上、中、下三层蒸笼内,然后把蒸碗放在蒸架上并浸在大锅内的水中。蒸的过程中,随着大锅内水的沸腾,上、中、下三层蒸笼内的馒头会被蒸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蒸笼中食物变熟的热量来自于
    (2)、在上、中、下三层蒸笼里蒸同一种食物,最先被蒸熟的是层的食物。
    (3)、用蒸笼蒸食物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
  • 25. 如图所示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制造,机身和机翼的总重量为2300kg,与一辆中型轿车相差无几。“碳纤维材料”的密度约为1.7×103kg/m3 , 这个密度值表示的科学含义是;制作一架“阳光动力 2 号”的机身和机翼需用到碳纤维材料约为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3 小题 10 空格,每空格 2 分,共 20 分)

  • 26. 新冠疫情期间,口罩供不应求。很多人一只口罩连续使用多天,医务人员指出,一次性防护口罩最多只能连续使用 4 个小时。4 小时后口罩中细菌含量会大量增加。口罩的过滤效果也会大大减弱,起不到防护效果,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小蒙同学想探究口罩使用4 小时后细菌真的会大量增加吗?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步骤如表:

    步骤

    甲组

    乙组

    将等量牛肉汁培养基装入4套培

    养皿中并消毒,编号1、2、3、4。

    将等量牛肉汁培养基装入4套培

    养皿中并消毒,编号5、6、7、8。

    在连续使用4小时的口罩中部剪

    取四块面积相同的样本,分别置于1~4号培养皿中,盖好封严。

    在同品牌新口罩中部剪取四块面积相同的样本,分别置于5~8

    号培养皿中,盖好封严。

    把培养皿放在相同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

    每小时观察菌落数量,做好记录

    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乙组的作用是
    (2)、为什么每组取 4 套培养皿进行相同实验?
    (3)、如果 4 小时后观察到现象,说明口罩佩戴最好不要超过 4 个小时。
  • 27. 小明为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用5个相同的容器及必要的测量工具,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其中A、B、C为实验一的三个实验组,D、E为实验二的两个实验组。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湿度:20%

    温度:30℃

    湿度:50% 温度:30℃

    湿度:80%
    温度:M

    同一通风环境

    (1)、根据实验一设计可知,小明要研究的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2)、实验一中C组的温度值 M 设定应为。60 分钟后,小明测量了杯中剩余的水的体积为:A<B<C。
    (3)、实验二中,小明每隔 20 分钟测定一次容器中剩余水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小明发现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快,液体蒸发也越快。

    时间/min

    剩余水的体积/mL

    组别  

    0

    20

    40

    60

    80

    100

    120

    D

    20

    17

    15

    14

    14

    14

    14

    E

    20

    16

    12

    8

    4

    0

    0

    小明仔细分析数据后,又产生疑惑:在 0~60 分钟内 D 组杯中水的蒸发速度为什么会越来越慢?老师提示可结合实验一的结论进行分析,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28. 大蒜是很好的营养品,它的营养价值高于人参,位列保健品之首;除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糖及维生素 C 和钙、铁等无机盐外,通常人们认为大蒜具有抑菌作用。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吗?某科学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在无菌条件下做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

    ⑴提出问题: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吗?

    ⑵作出假设:大蒜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⑶制订和实施计划:①实验准备:取大小相等的 10 片滤纸片,5 片浸泡于大蒜滤液中,5 片浸泡于无菌水中备用;将接种了等量大肠杆菌的 10 个培养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

    甲组

    乙组

    实验操作

    取浸有大蒜滤液的滤纸片分别

    放在 5 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

    取浸有无菌水的滤纸片分别

    放在5 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

    培养条件

    在 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4 小时

    实验现象

    滤纸片周围 0.5 cm(平均值)

    范围内没有大肠杆菌生长

    ⁎⁎⁎⁎⁎⁎

    ⑷实验结果分析:培养 24 小时后,乙组实验现象是 , 实验小组据此得出大蒜滤液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的结论。

    ⑸表达与交流: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②每组使用了 5 个培养基,实验结果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培养基置于 37  ℃恒温环境中培养。你认为温度选择 37℃的原因是

四、解答题(本题有 3 小题,29 题 6 分,30 题 7 分,31 题 7 分,共 20 分)

  • 29. 某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伽利略温度计”。图中 A 为小烧瓶,B 为玻璃管,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玻璃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 h。在不同温度下,兴趣小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 h 值,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温度/℃

    18

    20

    22

    24

    26

    28

    h/cm

    27.5

    22.3

    17.2

    12

    6.9

    1.8

    前后两次测量的

    h的差值/cm

    5.2

    5.1

    5.2

    5.1

    5.1

    试分析回答:

    (1)、由实验可知 h 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玻璃管上刻有不同的温度值,则温度的数值从下到上越来越(填“大” 或“小”)。
    (3)、若某时的h值为53cm,则所对应的温度约为℃。
  • 30. 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小敏设计了以下实验:将无色酒精和染成红色的水先后倒入量筒,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酒精与水的温度/℃

    酒精(无色)

    水(红色)

    混合液呈均

    匀红色时的总体积/mL

    混合液呈均

    匀红色所需的时间

    体积

    /mL

    质量

    /g

    体积

    /mL

    质量

    /g

    A组

    10

    62.5

    50

    50

    50

    110

    较长

    B组

    40

    64.9

    50

    50

    50

    111.7

    较短

    (1)、温度相同时,混合前后液体总体积变化的原因是。两组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所需的时间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A 组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31. 气凝胶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固体。这种新材料密度仅为 3 mg/cm3。如图所示,是气凝胶展示其良好的隔热作用的情景。

    (1)、在一金属块表面涂上6mm厚的气凝胶。若金属块的表面积为5m2 , 则覆盖在金属块上的气凝胶质量为多少?
    (2)、“天宫一号”空间站隔热材料密度为0.6×103kg/m3 , 隔热材料在地面上的质量为1.8×103kg,若采用气凝胶代替这种隔热材料,则“天宫一号”空间站减少的质量为多少?(隔热材料的体积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