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国现代史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试卷更新日期:2022-12-29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不同时代的语言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下列语句产生的时代顺序是(    ) 

     ①“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②“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③“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④“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A、④①②③ B、③②④① C、②④①③ D、③②①④
  • 2. 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B、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 C、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3. 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西藏的解放与发展”、“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祖国大陆与台湾的交流”等相关资料,由此推 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少数民族的发展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D、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 4.   1953年9月,毛泽东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重要意义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捍卫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D、维护了“一五”计划建设成果
  • 5. 制作历史知识卡片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完成(    )

    A、南京解放 B、北平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 6. 《人民日报》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
    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7.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道:“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作者旨在说明土地改革(    )
    A、促进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C、有利于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D、推动了西藏地区民主改革的进行
  • 8. 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儿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 9.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人”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保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C、开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10. 建国初年,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对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B、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 11. 以下四个场景反映了新中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    )

    ①农民分到了土地    ②农民报名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建立人民公社    ④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 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    )
    A、1911—1939年 B、1919—1947年 C、1921—1949年 D、1949—1977年
  • 13. 毛泽东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因为新中国(    )

    ①实现了民族独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②进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全面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繁荣

    ④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4. 下列所述,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驻藏大臣的设立    ②宣政院的设立    ③西藏和平解放    ④金瓶掣签的确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 15. 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初一份震惊中外的报告,这样评价主要是因为报告中“改革”(    )

    “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运动的报告》

    A、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础 B、保障了解放战争胜利 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实现了土地的集体所有

二、填空题

  • 16. 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 , 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 18. 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 19.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到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0. 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 21. 1951年,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 22. 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为司令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2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 24.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英勇牺牲的是;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是
  • 25. 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三、问答题

  • 26. “一百年,一切为了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请大家结合所学知识,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1)、问题一:这条船,为了人民
    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说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2)、图二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2012年9月25日,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正式交付海军。请说出这艘航空母舰的名称。
    (3)、问题二:这星火,为了人民
    1930年1月,毛泽东在古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文中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请说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问题三:这长征,为了人民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历经两年的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请举出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
    (5)、问题四:这热血,为了人民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民众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的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将一身热血洒在东北这块黑色的土地上。请举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中国共产党员是谁?
    (6)、问题五:这个国,为了人民
    这个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请说出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7)、问题六:这一战,为了人民
    这一战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请说出这是哪次战争?
    (8)、问题七:这朵云,为了人民
    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新疆罗布泊,随着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这一声巨响也震撼了世界。导致这一声巨响的是中国哪次重大试验获得了成功?
    (9)、问题八:这时刻,为了人民
    图三体现的是祖国统一道路上的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这时刻已过二十余载,但忆起当时仍记忆犹新。请说出这是哪个地区的回归场景?
    (10)、问题九:这时代,为了人民
    4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4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请说出“改革开放”方针是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 27. 世纪大疫,是对世界的一次集体“大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书于哪个朝代?作者是谁?
    (2)、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她的贡献是什么?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风险挑战是什么?
    (4)、中国为全球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请你谈谈新中国成立后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还作出了哪些努力(列举一例)?

四、辨析题

  • 28.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但囿于时代条件的限制,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如何建设,他们只是提出了一般性的设想和原则,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是否以及如何实现现代化,则基本上没有涉及。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成功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80年代,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地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领导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在中国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谢伏瞻《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写“正确”: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写“错误”;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写“不涉及”。

    (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详尽地描绘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2)、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人民在落后的中国大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4)、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书写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
  • 29. 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1)、1947年设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
    (2)、新疆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4)、2015年,习近平主席同台湾方面领导人连战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五、材料分析题

  • 30. 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法与时移,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修订法典】

    材料一:下图

    【追求法治】

    材料二: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关系示意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三:“美国法治建设”结构示意图(局部)

    材料四:伏尔泰曾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样。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

    【法与时移】

    材料五: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把“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一字之改,是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

    ——《中国纪检检察报》

    (1)、中国具有悠久的法制历史。材料一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的残片,请写出修订这部法典的朝代。
    (2)、对比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国王和议会的权力变化是通过哪部法律文献得以实现的?
    (3)、材料三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美国法治建设”的结构示意图(局部),请你帮助他补充完整,写出①②处对应的法律文献名称。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与“1804年”相关的法律文献的历史地位。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了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6)、从以上各国的法治建设历程中,你有哪些认识?
  • 31.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主席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人类一个永恒的课题——保障粮食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期

    我国粮食生产情况

    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土地实现农民私有化,激发了农民的热情,推动粮食产量的增长;1953年,由于农民小规模生产经营面临难以解决水利问题和抵御自然灾害等问题,国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粮食产量出现了第一轮的快速增长。

    20世纪60-70年代

    我国开展了红旗渠等水利设施建设,粮食生产在艰难中谋求发展,到197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05亿吨,粮食年均递增3.59%,是1949年粮食产量的2.7倍。

    20世纪80-90年代

    国家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取消计划经济时期对于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不断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化的投入。1998年,我国的粮食产量突破5亿吨。

    21世纪以来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一号文件”,部署“三农”重点工作。2013年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6.8亿吨。

    ——摘编自韩杨《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

    材料二:从全球范围看,许多国家仍然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我国政府通过不懈努力,在实现自身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树立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客观上扩大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摘编自韩庆祥,黄相怀等著《中国道路的世界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为提高粮食产量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粮食产量取得突破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指出人类面临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中国对世界作出了哪些贡献?
    (4)、纵观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历程,归纳我国粮食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六、综合题

  • 32. 【民本思想与民生措施】
    (1)、下列是某班学生围绕“如何解决民生问题”这一主题创作的剧本。

    对话一:梁惠王问政于孟子

    梁惠王:卿对治国有何良策?

    孟子: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贼敛。

    对话二:唐太宗与魏征议政

    魏征:本朝立国初始,中原地区人烟断绝,陛下如何与民休息?

    唐太宗:首先,从我做起,去奢节俭,轻徭薄赋;其次,不夺农时,不误农事,发展农业生产。

    根据对话一,概括孟子民本思想的基本主张。指出对话二中唐太宗践行孟子民本思想的具体措施。

  • 33.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彻底摧毁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社会变革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什么样原则、引导农民参加了什么组织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运动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从农村开始改革,在农村实行新的“经济制度”与开辟了“一条新路”各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回答的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七、列举题

  • 34. 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会议。
    (1)、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一一
    (4)、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八、论述题

  • 35.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北京的金山上》是由藏族民歌曲调重新填词后流行开来的歌曲。西藏和平解放,废除农奴制度后,西藏各族人民过上了社会主义幸福生活。歌中唱道:“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泽东思想哺育我们成长,翻身农奴斗志昂扬,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颂歌献给毛主席,颂歌献给中国共产党……”,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和西藏各族人民焕发的新精神风貌。这类反映时代发展的歌曲,经受历史发展的沉淀和检验,是中华经典名曲的组成部分。

    结合历史课程和音乐课程所学知识,说出你熟悉的一首中华经典名曲歌名,引用歌曲中一两句歌词,介绍该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指出其时代价值。

    要求:①考生答案不包含《北京的金山上》;②歌曲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后;③结合歌词内容(一两句即可),指出该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价值。

  • 36. 每个节日都有其历史由来与深刻含义。以下几个节日“新”意浓厚:

    “七一”:新政党,新面貌

    “八一”:新军队,新道路

    “十一”:新国家,新纪元

    任选一个节日,结合所学,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2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