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之中国近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

试卷更新日期:2022-12-29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浙江潮》创办于1903年,系浙江籍留日学生同乡会发起创办。它的主要栏目有:论说、学术、政法、实业、哲理、教育、地理、科学、各国内情、国际政局、留学界纪事、调查会稿、浙江文献录等。由此可知这一刊物(   )
    A、具有知识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B、起到了传播革命思想的作用    C、是中国近代大众传媒的先驱    D、推动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形成
  • 2. 1912年3月2日,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国民政府就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代官场的称呼,规定政府职员一律改称职务,而民间普遍改称呼为“先生”或“君”。这说明( )
    A、当时社会等级森严,不可逾越 B、国民政府提倡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C、服饰革新改变了社会的风气 D、传统婚姻礼仪烦琐需要简化革新
  • 3.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
    A、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B、推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政府 D、建立近代工矿企业
  • 4.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经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夕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被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 B、西方文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5.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912年。与它的创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 6.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材料内容出自(    )
    A、《阿Q正传》 B、《骆驼祥子》 C、《愚公移山》 D、《狂人日记》
  • 7. 做好课堂笔记是历史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有时因粗心大意而出现错误。以下是摘自某同学历史笔记的部分内容,其中表述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
    A、《新闻报》《大公报》《解放日报》都是戊戌变法时期的著名报纸 B、中华书局成为解放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C、徐悲鸿的代表作《奔马》融会中西画技,别具一格 D、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
  • 8.   1899年,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初期,厂子有长足发展;一战期间,又进一步发展;一战后,纱厂屡遭挫折,最后被吞并。对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民族工业 B、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C、近代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得到正常发展 D、张骞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等教育机构
  • 9. 出现下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

    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
  • 10. 《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不朽的民族战歌”,现为我国的国歌。它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    )
    A、冼星海 B、周立波 C、聂耳 D、赵树理
  • 11. “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    )
    A、火车轮船的传入 B、大众传媒的兴起 C、有线电报的出现 D、社会习俗的变化
  • 1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地域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从部门分布来看,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非常薄弱,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整体实力来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由此可见民族工业的缺点包括(    )

    ①分布不均衡    ②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整体实力较弱    ④一直发展缓慢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 13. 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逐步推进,中外联系日益增多,人们的社会生活随之发生变化。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在近代中国的是(    )
    A、中国人坐轮船 B、汽车在路上行驶 C、接线员在电话公司工作 D、利用电脑“炒股”
  • 14.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元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断发易服 B、移风易俗 C、实业救国 D、践行民权
  • 15. 如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二、填空题

  • 16. 图A人物的白话小说 , 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图B作品的作者是 , 他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 17.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 18.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的大城市;从总体上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的特征。 
  • 19. 鲁迅的白话小说《》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
  • 20. 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严复等主持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 21. 教育:

    时期

    主要贡献

    意义或影响

    洋务运动

    、福州船政学堂

    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甲午战后

    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

    百日维新

    1905年

    废除

  • 22. 新闻出版业:
    (1)、报刊:

    年在上海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②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

    ③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

    (2)、出版业: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 , 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 , 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 23. 线索构建

    A:    B:    C:

  • 24. 文学艺术的成就
     

    人物及作品

    文学

    :《狂人日记》《阿Q正传》。②郭沫若:《女神》。③茅盾:《子夜》。④曹禺:《雷雨》。⑤巴金:《家》。⑥老舍:《骆驼祥子》

    绘画

    解放区文艺作品: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齐白石:擅绘花乌草虫;:《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

    音乐

    聂耳:《》(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音乐共和国国歌)《毕业歌》;冼星海:《

    电影

    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

  • 25.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阶段特征

    主要原因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清末

    萌芽

    ⑴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短暂的春天

    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的法令,掀起了发展的热潮。

    ⑵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萎缩

    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⑵除了受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的摧残

三、问答题

  • 26. 素有“东方梦巴黎”之称的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名称。
    (2)、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见证了地主阶级哪一探索活动?
    (3)、写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4)、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以及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名称。
    (5)、写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名称。
    (6)、对上海的沧桑巨变,你有什么感受?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落后的中国被迫向世界先进文明靠拢。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舶来洋货,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以便于“与欧美同俗”,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更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资产阶级在社会政治变革的同时,也对陈旧陋习加以改造,这具有开启民智的意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发辫、易服饰等法令,推进社会风气的改良。这些新的变化有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前期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四、辨析题

  • 28. 时势造英雄。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1)、尧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2)、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率领“岳家军”,在台州大败金军主力。
    (3)、状元实业家侯德榜创办了大生纱厂,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4)、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29. 京张铁路是以张謇为首的中国人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五、材料分析题

  • 30.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先进的中国人在技术、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不断探索,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引进技术】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通过从欧美国家购买机器和引进技术,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1890年张之洞又在武昌创办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多万匹。

    ——摘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制度革新】

    材料二:帝制被推翻,民主共和国的确立,使中国政治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与此政治大变动相伴而生的便是文化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其中,社会生活方面尤其是禁缠足、剪辫以及婚俗、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变革较为深入。中华民国建立后废除跪拜礼仪、改变称呼、限期剪辫与劝禁缠足等措施,加快了人们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改革的潮流。

    ——张海鹏、李细珠《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思想解放】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造就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青年。他们主张推倒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他们大多掌握了一种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极其有效的利器,这就是白话国语。有了这个利器,他们能够很方便地与社会各阶层联络,传播思想,把许多民众甚至工人和农民发动起来,造成中国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社会动员。

    ——耿云志《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激进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创办这些企业的特点和作用?
    (2)、材料二中“帝制被推翻,民主共和国的确立”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3)、材料三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一内容?根据材料指出这一内容的作用?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近代化探索与社会进步”的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除示例外选取其他角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结论不能简单重复观点)

    示例: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倡民主和科学思想,抨击旧道德,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总之,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为此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广州陆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福州船政学堂等,都是这一时期在“掌握西语,了解西技”的新人才标准下创办的。

    ——摘编自胡婵《洋务运动时期的人才观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材料二: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

    《化学指南》《化学阐原》《全体通考》《坤象究原》《星学发轫》《星轺指掌》《中西合历》《分化津梁》《法国律例公法便览公法会通》《新加坡刑律》《中国古世公法论略》《富国策》《万国公报》《各国史略》《英文举隅》

    材料三:今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人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则其教法亦当不同。……其言中学者,荟萃经子史之精要,及与时务相关者编成之,取其精华,并其糟粕;其言西学者,译西人学堂所用之书,加以润色,既勒为定本。……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

    ————康有为、梁启超《代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办新式学堂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的特点。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
    (3)、根据材料三指出,开办京师大学堂的目的是什么?京师大学堂的课程内容又有何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概述教育发展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关系。

六、综合题

  • 32. 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文献或刊物。
    (1)、太平天国运动中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
    (2)、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1950年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文件
  • 33. 京城老字号是北京的城市名片。某班组织同学们进行“探访北京老字号”的实践活动,请你一同参加。

    【行前学】

    材料一:各组同学搜集整理的资料卡

    资料卡3:部分老字号店内标语

    “养生、济世” “人心、人术”

    “人品如茶品、做茶先做人”

    “至诚至上、货真价实、言无二价、童变无欺”

    【行中看】

    材料二“东来顺”此名寓意每日顺东风而来,事事顺心。“内联升”中的“内”指“大内”(即朝中), “联升”寓意步步高升。“荣宝斋”有“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鹤 年堂”寓意“松鹤延年,长命百岁”。“庆 丰包子铺”取吉庆、丰年之意得今名。

    ——《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指导意见―老字号篇》

    材料三:走进“都一处”

    2019年10月北京市认定的首批20名北京老字号工匠中最年轻的吴华侠是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第八代传人。从一个“打工妹”成长为都一处烧卖传人, 在苦练烧卖技艺的日子里,她总是早出晚归,反复练习排皮、包烧卖,技术水 平也飞速提高。近些年,吴华侠先后研制出奥运五彩烧卖、彩炫烧卖、玫瑰烧卖、 五谷烧卖等新品,不断为老字号烧卖带来新花样。

    【行中问】

    第*小组采访提纲

    产品特色

    企业文化

    经营现状

    发展愿望

    (1)、综合材料一中各资料卡内容,你认为应该如何定义“老字号”?
    (2)、通过实践过程中观察店铺名称并结合材料二,说出老字号的取名有什么特点?
    (3)、依据材料三,谈谈从北京老字号工匠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
    (4)、实践活动后将形成各组的考察报告,请选择采访提纲中的一个版块,设计两个采访问题采访老字号的经营者。

    示例:产品特色

    问题1请问老字号经营的产品与普通商家有何不同?

    问题2 如何确保老字号产品让更多的消费群体接受?

    (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各大老字号纷纷在网络平台直播带货,既介绍了产品又宣传了传统文化,除此之外老字号在经营方面还可以做些什么,请你出谋划策。

七、列举题

  • 34.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他立志抗倭的决心。他是
    (2)、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创办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
    (3)、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俄国作家是
    (4)、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连任超过两届的美国总统。应对经济危机他实行了“新政”,领导美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

八、论述题

  • 3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西方教育发展简况(节选)

    国家 (地区)

    时期

    发展简况

    中国

    清末时期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 堂等一批新式学校,除了开设语言文字课程外,还开设算学、 化学、天丈、医学等课程。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 大学堂,准备设天学(附算学)、农学、工学、医学、商学 等十科。

    新中国时期

    中国政府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在20世纪末已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扫除 了青壮年文盲。中等教育取得长足进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 育并举,满足各种教育需要。高等教育也有很大发展,学科、 专业丰富,培养了大批人才。

    西欧

    中世纪时期

    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大 学。当时,大学的课程有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 天文、音乐、法学、医学、神学等。

    近代以来

    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 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 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 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大众的文化水平,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整理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上、八下)及《世界历史》(九上、九下)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清末时期的新式学堂和西欧中世纪大学在课程设置上的相似之处。结合材料,分析近代以来教育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大清王朝的覆灭。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国体改变了,政体改变了,民主共和的理想就要实现了;辫子剪掉了,服饰改换了;龙旗扔掉了,五色旗飘起来了。

    ﹣﹣摘编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根据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发生的变化。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