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人教):简单机械
试卷更新日期:2022-12-29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B、
C、
D、
2. 如图所示,甲、乙两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重为G1和G2的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竖直方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 ,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若G1=G2 , 则η1<η2 B、若G1<G2 , 则η1=η2 C、若F1=F2 , 则一定有η1>η2 D、若F1<F2 , 则一定有η1<η23.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O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B=BC=CO,用细线将重物悬挂在A点,在C点施加图示方向的拉力F,在杠杆保持水平静止的情况下( )A、此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B、当重物的悬挂点右移时,F将增大 C、若改沿图中虚线方向施力,F将增大 D、若物重增加1N,F的大小增加6N4. 如图所示,用四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的甲、乙滑轮组,若匀速提升重力相同的物体时,在不计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则( )A、甲滑轮组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B、乙滑轮组较省力,机械效率较高 C、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 D、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5. 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形路线骑行,这样做是为了( )A、缩短所走的路程 B、减少所做的功 C、减小骑行者所施加的力 D、缩短所用的时间6. 如图甲,大人、男孩、女孩用两根相同圆木棍和一根绳子玩“比力气”的游戏,图乙是该游戏装置的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在一根木棍上,在两根木棍上绕几圈后女孩抓住绳的另一辆向外拉,大人、男孩则各握住一根木棍向外拉,女孩可以轻松把大人和男孩拉到一起(忽略绳与木棍之间的摩擦)。以下关于三人的拉力大小和运动距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人的拉力最大,女孩的运动距离最长 B、女孩的拉力最大,运动距离也最长 C、大人和男孩的拉力一样大,女孩的运动距离最长 D、三人的拉力一样大,运动距离一样长7. 老通扬运河历史上曾经是繁盛一时的航运水道,2022年区政府开始了老通扬运河绿道景观提升工程。在对河道清淤工作时,要利用如图所示的起重机先将较重的挖掘机放入河道内。工作时,下列操作可能造成起重机翻倒的是( )A、放长吊绳 B、缩短吊绳 C、伸长吊臂 D、缩短吊臂8. 下列图中的简单机械,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A、瓶盖起子 B、
食品夹 C、
盘山公路 D、
滑轮组
9. 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墨经》记述的有关杆秤的杠杆原理,此时杆秤处于平衡状态,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 B、增大“重”时,应把“权”远离O点 C、若“权”有磨损,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D、为提高测量精度,可换轻一点的“权”10. 如图甲所示,停车场的入口处常用横杆来控制车辆的出入。将横杆看作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如图乙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的重力G=50N,AB=3m,AO=0.3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起横杆时,施加在A端的力F1为动力,此时横杆是省力杠杆 B、升起横杆时,沿F1方向比沿F2方向更省力 C、相同条件下,在左端施加的动力越靠近O点,升起横杆所需的动力越小 D、要使横杆AB保持水平平衡,则在A端施加的最小力为200N11. 如图所示,物体重200N,动滑轮重20N。工人用125N的拉力将物体匀速提升3m,用了10s,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用功是750J B、拉力的功率是37.5W C、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 D、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20%12. 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图中滑轮相同、轻质杠杆也相同且都不计摩擦,A点为杠杆的正中点,这四种情况下用力最小的是( )A、F1 B、F2 C、F3 D、F413. 如图所示,两重物分别固定悬挂在杠杆A、B两点,杠杆平衡。若将两侧重物同时向外移动一格,则杠杆( )A、左端下降 B、继续保持平衡 C、右端下降 D、无法判断14. 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C两点分别挂有不同数量的同种钩码后,木棒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若在木棒的A、C两点各减少两个钩码,则木棒AB( )A、仍保持平衡 B、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C、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D、平衡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15. 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由实线位置匀速转到虚线所示位置,整个过程中,拉力F始终作用于A点且与OA 保持垂直(OA 为圆柱体横截面的直径), 圆柱体在转动过程中不打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拉力F做的功等于拉力与水平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 B、拉力F逐渐变小 C、拉力F逐渐变大 D、由于拉力F力臂始终保持最长,拉力F始终保持最小值不变二、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有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金属棒CB,现将AC部分搭在水平桌面上,已知金属棒长为L、重为600N,CA:AB=1:3,为使金属棒保持图示位置静止,则在 (选填“A”、“B”或“C”)点施加的力F最小,该最小力F1=N,若保持与F1的作用点和方向均相同,则使金属棒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所需的最大外力F2应为 N。17. 如图所示,用拉力F将重G=40N的货物匀速提升1m,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上述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总功 J,动滑轮的重为 N;如果用该动滑轮把重100N的一袋大米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 学龄前儿童常因为好奇而将下边抽屉拉出当作台阶去攀爬柜子,容易使柜子翻倒造成伤害事件,其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柜子可简化成一个杠杆模型,标有A、B、C、D四个点,当它翻倒时,是以 点为支点的,为防止图示中柜子翻倒,可在图中 点与墙壁接触处加装固定装置,使该装置起防翻倒作用时受力最小。19. 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移动物体可以省力。斜面长1m,高0.2m,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为1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顶端,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大小为N,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20. 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健身项目,采用不同的方式做俯卧撑,健身效果通常不同,图甲所示的是小苏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景,他的身体与地面平行,可抽象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模型,地面对脚的力作用在O点,对手的力作用在B点,小苏的重心在A点,已知小苏的体重为560N,OA长为1m,OB长为1.4m。则地面对手的力F1=N。图丙所示的是小苏手扶凳子做俯卧撑保持静止时的情景,此时他的身体姿态与图甲相同,只是身体与水平地面成一定角度,凳子对手的力F2与他的身体刚好垂直,且仍作用在B点。则F2F1(>/</=)。21. 如图甲所示,升旗时,旗杆顶端装置是(定/动)滑轮,它的作用是。如图乙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处放上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此时直尺(能/不能)保持平衡;若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且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在燃烧过程中,直尺(能/不能)保持平衡。22. 一木箱重400N,工人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木箱匀速拉到高处,如图甲所示,已知整个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与木箱沿斜面运动距离s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的额外功是240J,则拉力F=N,斜面的机械效率η= , 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N。23. 图甲中旗杆顶端的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升旗时使用这种滑轮的目的是改变力的 。图乙是园艺工人修剪树枝时使用的剪刀,使用这种剪刀的好处是可以省 (选填“力”或“距离”),如果树枝太硬不容易剪断,可以使树枝到支点O的距离变 一些。24. 如图所示,用力F沿斜面将重为1000N的小车匀速拉动,沿斜面拉动的距离s为10m,上升的高度h为2m,若斜面是光滑的,则拉力为 N;如果斜面不光滑,且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做功为 J,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N。25. 图甲是一种落地式海报架,图乙是海报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若视海报架为杠杆,水平向右的风将其吹倒的瞬间,支点是(B/C),若要使海报架抵抗更大的风力,可适当(增大/减小)∠BAC角度的大小,从而使重力的力臂(增大/减小)。
三、作图题
-
26. 图中杠杆BOA,请画出作用于A点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27.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拉动1.6m时,重物升高0.8m,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28. 如图所示,搭在台阶上的长木板ABC自重不计,AB中点位置放着一个重物,现要在C点用最小的力将重物抬起,请在图中画出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
29. 在“探究影响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霞用同一动滑轮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动滑轮重G动/N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绳自由端上升的高度s/m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1
0.3
1
0.2
0.70
0.4
71.4
2
0.3
2
0.2
0.4
3
0.3
4
0.2
2.4
0.4
83.3
(1)、实验时,小霞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2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 N,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为 J,拉力克服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所做功为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同一动滑轮将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时,随着钩码总重的增加,拉力所做的额外功将 , 拉力所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比值将 (以上两空均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30.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位置静止,此时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端调节,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2)、接着小组在杆的两侧拉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若在A、B下方再各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端将下沉(填“左”或“右”);(3)、图丙为小慧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的简易模型图,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不计摩擦和杠杆自身重力:①当杠杆处于丙图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得数据如下OA=0.2m,OB=0.1m,物块M的重力G1=4N,物块N的重力G2=N;
②松开螺母保持OA水平不动,使OB向下折30°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籽杆AOB'(B'对应B点),保持物块M的位置不变,要使杆在图丁所示位置保持平衡,则应将物块N移动到。
A.①点处
B.②点处
C.③点处
D.O点处
31. 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向上运动。实验准备的器材有:三个质量不同的木块A,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B,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铁块C,刻度尺。(1)、实验还需补充的器材有;(2)、下面是小红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记录的有关数据:实验次数
斜面粗糙程度
重物的重力
大小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重物沿斜面移动的距l/m
重物上升的高度h/m
机械效率η/%
1
较粗糙
2.0
1.51
0.80
0.40
66.2
2
较粗糙
2.5
1.89
0.80
0.40
66.1
3
较粗糙
3.0
2.26
0.80
0.40
66.4
通过分析数据,你可以得出结论:;
(3)、上述实验中,保持斜面长度不变,将斜面升高到0.2m,把一个重3N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拉时,所需拉力为1.0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选“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红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红想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于是小红将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放置成相同的倾斜程度,并将这三个不同物重的物体同时沿斜面匀速拉动相同的长度,测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它们的机械效率,这种方法(选“能”,“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五、计算题
-
32. 如图所示是提升重物的装置:长0.9m的杆OA可绕O点自由转动,将重G=90N的物体用轻绳悬挂在杆上B点处,在杆上A点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至图中虚线位置处,重物从位置①被缓慢匀速提升至位置②,B点上升的高度为0.2m,A点上升的高度为0.3m,已知OB=2BA。(1)、若不考虑杆重和摩擦,求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大小;(2)、若考虑杆重和O处摩擦,则题述过程中:
①求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有;
②若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6J,求该装置的机械效率及提升时实际所需的拉力的大小。
33. 重为600N的装卸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力为9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F为500N,物体以0.1m/s的速度上升10s,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拉力F做的有用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拉力的功率。34. 如图是小明做“测量提升物体所做功”的实验装置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斜面匀速上升,拉力为F=1.6N,木块重G=4N,斜面高h=30cm,长s=1m。小明将木块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顶部,用时10s,则:(1)、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六、简答题
-
35. 如图所示是一个行李箱,请回答下面问题(1)、行李箱的下部装有滚轮,其目的是什么?(2)、拉行李箱的时候要拉出拉杆,目的是什么?解释原因?
七、综合题
-
36.(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的中点悬挂一重G=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N。保持F的方向不变,在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如图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重为600N,长为L,O为重心,OA= , 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端下沉,所需外力F至少应为N,若F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端,所需外力F′应为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