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都区第一共同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自主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2-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十月,在全国各族人民的首企盼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北京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人都(bǐng xǐ)凝神,期待着新一届中央委员的产生,因为他们将成为未来五年引领全党、带领全国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向标,回望我党的历史,光荣的共产党人一直(míng jì)历史,心怀热忠心,用智慧为中华民族刻发展的新信念,(zhāng xiǎn)着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高度。

  • 2. 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3)、 ,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  ”一句中。(宋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木受绳则直,
    (8)、   ,非志无以成学。
    (9)、《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惆怅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  。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B、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子和欢呼声。 C、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汉字的热情。 D、中国虽是经济强国,但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少之又少,其原因是深受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影响,很难主动创新造成的。
  • 4.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冬奥会上,武大靖和他的队友以摧枯拉朽之势滑完2000米,夺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接力金牌。       B、小王凭借着殷实的家底,白手起家 , 创办了企业,打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C、芯片产业成本压力和竞争压力锐不可当 , 行业龙头为了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都纷纷开始了并购计划。 D、杨振宁做事殚精竭虑 , 做人淡泊超脱,看似矛盾的性格特征中折射出一位大科学家的人生格局和精神追求。
  • 5. 名著阅读。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读书卡片,请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

    (辨人物)◆“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人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他”指的是(填人名)。

    ◆“他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作风。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他很喜欢孩子,他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 “他”指的是(填人名)。

    (忆历史)◆美国记者 (填人名)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

    (讲故事)◆作者在书中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二、阅读理解

  • 6.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瓮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甲诗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分析甲、乙两诗尾联抒情方式和表达情感的不同。
  • 7. 对比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1)、下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王命急宣    立于陂田 C、间千二百里     作亭于 D、故名曰“放鹤亭”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略无处 (       )            

    巘多生怪柏(         )

    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

    明年春(          )

    (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4)、翻译下面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5)、两文都写了四季的景色,分析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 8.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________

    中央电视台3月23日消息

    ①莫斯科时间今天9时0分12秒(北京时间14时0分12秒),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宣布“和平”号所有残片已成功、安全地坠入预定的南太平洋海域。至此,坠毁“和平”号的工作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②莫斯科时间8时44分04秒(北京时间13时44分04秒),“和平”号进入稠密大气层。在与大气层猛烈摩擦的过程中,“和平”号燃起熊熊大火。莫斯科时间8时59分49秒(北京时间13时59分49秒),“和平”号第一批碎块安全坠入南纬44.4度、西经150.0度的南太平洋海域,位于新西兰与南美洲之间。23秒后,莫斯科9时0分12秒(北京时间14时0分12秒),“和平”号的1500多块残片坠入了指定海域。

    ③“和平”号的坠毁过程都是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从莫斯科时间今天凌晨3时31分59秒(北京时间8时31分59秒)开始,控制中心分别向“和平”号发出三次制动信号。从俄罗斯地面控制中心向“和平”号发出第一次制动信息到“和平”号坠毁,前后不到6个小时。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平”号最后以这种干净利索的方式结束了它光辉的一生。

    ④“和平”号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第九座空间站,也是迄今体积最大、应用技术最先进、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

    ⑤在太空飞行的15年间,“和平”号共接纳了28个长期基本考察组和30个国际考察组,共108名来自12个国家及欧洲航天局的宇航员。这些宇航员共完成了20多个科研计划和2.2万项科学实验。通过这些计划和实验,人类熟练掌握了太空舱建造、发射和对接技术、太空行走技术、太空生命保障技术,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航天医学、生物工程学、天体物理学和天文学。

    ⑥人类在“和平”号上所获得的丰厚知识财富将在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未来的星际载人航行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平”号的15年风雨历程将成为人类永恒的记忆,“和平”号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和平”号的坠毁过程都是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 B、这则消息的第②段是按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的。 C、“和平”号第一批碎块安全坠入南太平洋海域的23秒后,剩余的1500多块残片坠入了指定海域。 D、“和平”号空间站是迄今体积最大、应用技术最先进、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
    (2)、请给这则消息拟个标题(15字以内)。
    (3)、经过漫长的等待,“和平”号最后以这种干净利索的方式结束了它光辉的历程,“和平”号光辉的历程体现在哪里?
  • 9.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⑪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⑫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 年 5 月 1 日第 8 版,有删改)

    注:①襻(pà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②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1)、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
    (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②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4)、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三、写作(40分)

  • 10. “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诠释出了一幅背景更加宏伟的答卷长卷,由此观之,放眼望之,万物是自然的答卷,历史是岁月的答卷,发展是时代的答卷。雁过留声,光过留影,小到班级测试的分数,大到人生的每一个结局,其实都是我们用不同的笔,用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积淀所完成的“答卷”。

    请以“答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