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物态变化与性质

试卷更新日期:2022-12-17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0 ℃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没有吸收热量
  • 2. 将熔化过程中的冰放到0 ℃的恒温箱后( )
    A、冰继续熔化 B、冰不能继续熔化,原来的冰熔化成的水会开始凝固 C、冰不继续熔化,水也不凝固 D、如果冰的质量太少,它将继续熔化
  • 3. 下列做法中,利用了物态变化时放热的是( )
    A、炎热的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B、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在饮料中加冰块 C、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D、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 4. 图中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寒冬,河水结成冰
  • 5. 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 6. 夏天,当我们打开冰箱门时,常可以看到“白雾”,这是( )
    A、冰箱中的水形成的水蒸气 B、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D、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热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 7. 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 8. 下列关于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达到其沸点就一定沸腾 B、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95 ℃的水不可能沸腾 D、液体沸腾时要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 9. 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则从乙到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液化 D、凝固
  • 10. 在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的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属于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属于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属于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属于凝固现象
  • 11.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 B、一瓶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矿泉水,瓶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C、夏天从冰柜中拿出冰棒,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D、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了是熔化现象
  • 12. 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
    A、春天,冰雪熔化成溪水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D、冬天,屋檐上挂着冰柱
  • 13. 一种新兴的时尚美食——干冰辅助制作的靓丽美食,在全国各大星级饭店、酒店的菜谱中悄然出现。干冰特有的云雾效果再加上各位高级厨师们的出色手艺,使众多美食家们享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沁人心脾的时尚美食!如图所示,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盘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盘面上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 14. 我们家乡象山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番薯烧酒时发酵番薯 C、制作鱼鲞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制作番薯干时晒干水分
  • 15.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镁带燃烧 B、钢铁生锈 C、鞭炮爆炸 D、雪人熔化
  • 16. 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不可能发生物理变化 C、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也会发生化学变化 D、物质发生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17. 下列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易生锈 B、能导电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在氧气中燃烧

二、填空题

  • 18.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凝固的条件:(1)物质的温度降到;  (2)物质在不断
  • 19.          
    (1)、观察海波的熔化图像:开始加热时并没有熔化,温度 , 体现在图像上是一段倾斜上升的直线;达到一定温度(熔点)时才开始 , 在熔化时温度 , 表现在图像上是一段;继续加热当全部熔化成液体后,温度 , 表现在图像上是一条倾斜上升的直线。(如图甲所示)

    (2)、观察松香的熔化图像:开始加热时,物质是先 , 再 , 最后。从开始加热直到全部熔化成为液体,其温度。(如图乙所示)
  • 20.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时热但温度 , 在凝固时热但温度。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例如:金属、明矾、水晶、海波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非晶体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例如:玻璃、蜂蜡、橡胶、沥青等。
  • 21. 如图所示,密闭玻璃瓶内的水恒温放置几天后,液态水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并不是瓶内的水既不汽化也不液化,而是瓶内存在着汽化和液化的动态平衡过程。请你从分子的角度简要解释瓶内液态水体积保持不变的原因:

  • 22. 线上学习时,同学们注视屏幕,眨眼频率降低,这时泪液会过度(填物态变化名称),使眼睑与眼球之间的摩擦增大,眼睛会有干涩和异物感。如果连续学习时间过长,睫状肌会疲劳。为了保护眼睛,课间要休息或远眺。
  • 23. 蒸发
    (1)、定义:只在并且在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液体蒸发时,它会从周围 , 从而导致周围物体温度 , 所以液体蒸发有作用。

    (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的

    ②液体的

    ③液体

  • 24. 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作升华;物质升华时需要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等。物质从直接变成的过程叫作凝华;物质凝华时需要热。
  • 25.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物态变化知识时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密封的碘锤内放入适量的碘颗粒:将碘锤在热水中加热。你会看到瓶内出现 , 而碘晶粒逐渐消失;将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在瓶上方的凹槽内滴几滴水,过一会儿在瓶壁上方出现很多紫色碘颗粒,是由于
    (2)、接着他们利用干冰做了相关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乙所示。水面上的大量“白气”是(填“水蒸气”“液态水”或“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主要成分是(填“白气”“二氧化碳气体”或“水蒸气”),此实验中杯中水温会(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26.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碘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如图甲所示的碘颗粒吸热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如图乙所示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

  • 27. 下列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①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钢铁易生锈  ③ 电灯发光   ④ 煤气燃烧

    ⑤ 镁能燃烧   ⑥ 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⑦ 冰雪熔化

  • 28. 有一块铁,它的质量为 0.25吨,合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质量将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铁在常温下:①是固体;②呈银白色;③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以上信息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 29. 物理变化:没有的变化;一般来讲,物态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的变化;一般来讲,燃烧、腐烂、变质、生锈等属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否

    化学性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像物质的可燃性、腐蚀性、毒性、氧化性、酸碱性等属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像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

  • 30. 做“研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时,小华发现冰熔化有快有慢,提出影响冰熔化快慢因素的两个猜想。猜想1:环境温度可能会影响冰块熔化的快慢。猜想2:冰块的形状可能会影响其熔化的快慢。
    (1)、列举生活中的一个实例说明“猜想1”是合理的:
    (2)、小华设计的探究“猜想2”的实验方案如下:

    a.量出3份50 mL的蒸馏水,分别倒入容积均是50 mL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塑料模型盒中;

    b.倒入模型盒中时确保没有水溅出;

    c.把模型盒放到冰箱冷冻室里,冷冻足够长的时间;

    d.将模型盒从冰箱里取出来,将冰块迅速倒进标注字母A、B、C的3只烧杯中(实验中3块冰的表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

    e.观察记录3个冰块完全熔化所用的时间。

    ①实验方案中设计步骤a、b的目的是

    ②实验结果可能证明,冰块的形状(填“会”或“不会”)影响其熔化的快慢,三种形状的冰块中,熔化最慢的应该是

    (3)、冰熔化时要(填“放出”或“吸收”)热量,熔化过程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熔化温度为
  • 31. 小明为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用5个相同的容器及必要的测量工具,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A、B、C为实验一的三个实验组,D、E为实验二的两个实验组。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实验一设计可知,小明要研究的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2)、实验一中C组的温度设定应为℃。60 min后,小明测量了杯中剩余水的体积:A<B<C。
    (3)、实验二中,小明每隔20 min测定一次容器中剩余的水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小明发现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快,液体蒸发也越快。

    时间/min

    0

    20

    40

    60

    80

    100

    120

    D组剩余水的体积/mL

    20

    17

    15

    14

    14

    14

    14

    E组剩余水的体积/mL

    20

    16

    12

    8

    4

    0

    0

    小明仔细分析数据后,又产生疑惑:在0~60 min内D组中水的蒸发速度为什么会越来越慢?老师提示可结合实验一的结论进行分析,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32. 图示是甲同学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酒精

    煤油

    熔点(凝固点)

    0

    - 117

    - 30

    113.6

    1083

    1535

    1064

    沸点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甲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针对乙同学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
  • 33. 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①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黑色固体;②另取一块体积相同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煤块的质量较大;③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物是二氧化碳;④将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浮于水面上。

    (1)、上述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理由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
    (2)、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 (用文字叙述,下同);化学性质有

四、解答题

  • 34. 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常用的铸造工艺,其做法是(如图):先用蜡做铸件的模型(蜡模),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模。加热烘烤后,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铸件材料的熔液,冷却后便铸成器物。现对某准备用于铸造的固态材料持续加热使其变成液态,温度达400℃后开始记入下表格: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金属温度/℃

    400

    482

    563

    645

    660

    660

    660

    660

    660

    660

    702

    778

    (1)、分析表格,该材料属于晶体还是非晶体?
    (2)、该材料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分钟。  
    (3)、为制造某工件,用密度为0.9g/cm3的蜡制成蜡模,蜡模的质量为3.6kg。请计算: 

    ①该蜡模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

    ②若用密度为 2.7×103kg/m3的金属浇铸工件,该工件的质量为多少?

  • 35. 如图所示,电冰箱的制冷过程涉及两种物态变化:

    (1)、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态吸热,使冰箱内温度
    (2)、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发生液化(选填“吸”或“放”)热。在冷凝器里发生的液化采用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      B.压缩体积 

  • 36. 七年级的科学老师在教学《物质的特性》时,为了其中一节课,准备了干冰来进行实物演示,谁知道从网上购买的干冰在冰柜里放了一天就消失了。试问:
    (1)、干冰(固体)消失,是因为它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
    (2)、干冰以前常被用来营造舞台上“烟雾”缭绕的仙境效果,近些年来越多的被用在了各个餐厅的菜品上(如图)。请你解释“烟雾”形成的原因

  • 37. 下表是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的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

    含碘量

    保质期

    贮藏指南

    使用方法

    氯化钠、碘酸钾

    20~40 mg/kg

    18个月

    避热、避光密封

    勿长时间炖炒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加碘食盐通常的颜色和状态为 , 这是它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以推测加碘食盐在受热时(填“易”或“不易”)分解,这是它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 38.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因此氢气球在空气中能上升。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遇明火易爆炸,所以目前已改用充入氮气的氢气球作为大型节日使用气球,氯气球从外观上和氢气球无异,也能在空气中上升,但遇明火不会爆炸,更加安全。

    (1)、放飞的气球随着高度上升不断膨胀最终破碎。该变化属于变化。
    (2)、根据氧气球和氢气球的以上特点,写出氢气和氢气不同的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