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2-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在“北京周口店文化节”的活动现场,小明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当主办者发给他一块瘦肉让他切割时,他选择的最佳工具应该是(    )
    A、石制工具 B、铁制工具 C、棍棒 D、硬质土块
  • 2.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将收集到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这组图片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 3. 要了解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情况,最为可靠的依据是(    )
    A、考古发现 B、神话传说 C、历史笔记 D、报刊书籍
  • 4.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特殊的文献,记载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的相关情况。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同宗共祖的祖先是(    )
    A、盘古、女娲 B、炎帝、黄帝 C、尧、舜、禹 D、老子、孔子
  • 5. 考古学家发现,在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种现象表明(    )
    A、个人爱好不同 B、各地风俗不同 C、玉器基本普及 D、出现贫富分化
  • 6.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B、官员品德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 7.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姓起源于母系社会,氏大量产生于周朝。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屠等;有的以官职为氏,如司马、史等;那么魏、鲁、韩等氏应是(    )
    A、以排行为氏 B、以所居地名为氏 C、以封地(国)为氏 D、以祖先名字为氏
  • 8.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 9.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 B、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C、靠近渤海地理位置优越 D、召集诸侯葵丘会盟
  • 10.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
    A、李斯 B、管仲 C、李冰 D、郑国
  • 11. 《论语》记载: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体现了他的主要思想是(    )
    A、“法治” B、“有教无类” C、“无为而治” D、“仁”
  • 12.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A、诸侯争霸局面 B、“百家争鸣”局面 C、竞相改革局面 D、儒学独尊局面
  • 13. 李白在《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描绘了嬴政哪一方面的历史功绩(    )
    A、统一全国 B、实行郡县制 C、统一文字 D、统一车轨
  • 14. 学习历史,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可以表述为(    )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 15. 2021年12月,考古学家发掘了汉文帝的霸陵,在这位皇帝的陵墓中出土的文物多为小件金器、青铜器及陶俑等。这反映了其治国措施为(    )
    A、关心农桑,轻徭薄赋 B、以德化民,废除峻法 C、释放奴婢,增加劳力 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
  • 16. 如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

    A、“削藩”——秦始皇 B、“推恩令”——汉武帝 C、休养生息——汉高祖 D、“北击匈奴”——晋武帝
  • 17. 下表反映了东汉中后期的政治特点是(    )

    统治皇帝

    和帝

    灵帝

    少帝

    权臣(皇帝在位前期)

    窦宪(外戚)

    窦武(外戚)

    何进(外戚)

    权臣(皇帝在位后期)

    郑众(宦官)

    曹节(宦官)

    张让(宦官)

    A、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B、分裂割据局面严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尚武轻文风气盛行
  • 18. 丝绸之路开辟,西域的物种纷纷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不属于西域传入中原的是(    )
    A、核桃 B、 C、葡萄 D、良种马
  • 19. 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边疆治理,早在西汉时期,今天的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就已经正式归属中央管辖。这是因为(    )
    A、秦朝统一全国 B、甘英出使大秦 C、西汉北击匈奴 D、西域都护的设置
  • 20.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取得了突出成果,中医也开出了“中国处方”。东汉末年出现的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中医巨著是(    )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千金方》 D、《伤寒杂病论》
  • 21. 在淮北,很多人都喜欢大年初一到相山公园的显通寺祈福。显通寺是哪种宗教的活动场所(    )
    A、道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
  • 22. 《三国演义》中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等故事情节,这些故事描写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巨鹿之战 C、桂陵之战 D、淝水之战
  • 23. 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
    A、东汉 B、西汉 C、东晋 D、西晋
  • 24.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由此可知(   )
    A、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B、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 25.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错误的是(    )
    A、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秦汉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二、辨析改错题,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 26.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史学和文学价值均非常高,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27. 刘徽创制的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
  • 28. 《农政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29. 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 30.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云冈石窟和莫高窟。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西北面,秦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贺兰

    独孤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他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孝文帝改革的两项措施,并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由史鉴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 32. 安徽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古至今,在安徽这片土地上出现了很多家喻户晓的人物,也发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老子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二: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成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老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哪部著作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2)、大泽乡起义发生在今安徽宿州,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起义的原因。
    (3)、图中前秦与东晋之间的著名战役是什么?写出与这场战役有关的一个成语。
    (4)、通过以上材料及对安徽历史的了解,请谈一谈你的感悟。
  • 3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创新】

    材料一:战国时期列国竞争的态势,给每个大国都带来了特有的“压力挑战”。农业的发展与否,被看成与国家兴亡生死攸关的头等大事。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大量出现,无疑是我国农具原材料的一次革命,大大提高了垦耕的效率。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政治创新】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科技创新】

    材料三:东汉时有人改进了造纸术,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原料领域,使得纸的产量、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因此被誉为“造纸技术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纸与造纸术的流传,大大改善了文化传播的条件。尤其是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步。

    ——摘编自袁行露《中华文明史》

    【文化创新】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农具原材料的一次革命”是指什么?面对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出现的现象,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材料二中“秦汉大变动”指的是秦朝在地方上施行哪一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相较周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何优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东汉出现的“造纸技术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指什么?并指出该“技术革命”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4)、图1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中国“字”,它是。图2(作品)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5)、综上所述,说一说创新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