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1月居家测试(一)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2-0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每题 1.5 分,共 40 题,60 分)
-
1. 阎步克说:“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这说明孝文帝改革( )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B、建立了大一统国家 C、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完善 D、调和了各民族矛盾2. 甲骨文中记载:“己巳 卜,兄 (同“兇”) ,贞其燎于盟室 (用嘉草、莽草熏燎等办法防控病毒) ,叀小羊 (向鬼神祭祀) ”据材料可知,殷商时期 ( )A、防控疫情的应对措施科学理性 B、占 卜成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 C、初步具有消毒隔离的防疫意识 D、中医理论初步完成了体系构建3. 《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 243 年“蝗蔽天下”,前 235 年“天下大旱”,前230 年和前 228 年又都是“大饥”……后来秦始皇称自己的功劳为“堕坏城郭”和“夷 去险阻” 。秦始皇对自己的称赞主要是基于 ( )A、秦政府有效抵御了自然灾害 B、确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威 C、地方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 D、统一使救济物资在全国畅通4. 西汉的户籍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县、里、爵、姓名、年龄;家内所有成员:与户主关系、 姓名、年龄;家庭财产及估价:奴婢、田宅、牲畜、生产工具。一些边塞吏卒的身高、 肤色等都详实记录在内。西汉的户籍制度 ( )A、确保了人口信息的真实性 B、有助于稳定赋役来源 C、实现了西汉王朝长治久安 D、有利于增强边防安全5. 属国制度是两汉政府对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实行的一种地方民族管理体制,属国居民“因其故俗”,允许保留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等;由政府任命属国都尉领护。这一制度( )A、是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度的延伸 B、开创了改土归流政策的先河 C、使边疆管理与内地趋向一体化 D、有利于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6. 公元前 60 年,为了管理西域,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 行政令。都护的职责是统辖西域诸国,管理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 讨。设立西域都护府最重要的影响是 ( )A、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促进了民族团结 C、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强化了中央集权7. 隋朝粮食储备为中央政府储备、地方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唐朝中央储备包括太仓、转运仓,地方储备包括正仓、常平仓,民间储备的主体是义仓,诸仓的粮储来源与用途各有不同。这段材料主要叙述的是,隋唐时期( )A、社会经济繁荣 B、储备体系多元 C、防灾能力强大 D、崇尚民本思想8. 宋初,在与蕃部进行马匹交易时,“官取良而弃弩(劣),禁其私市”。之后调整为委派专门的官员“谨视马之良驽,驽即印识之,许民私市焉”。上述政策调整说明( )A、官府倡导商品经济发展 B、民间交易日益趋于繁荣 C、边境贸易涉及国家利益 D、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保护9. 《礼宾图》 (下图) 是出土于陕西唐章怀太子 (655—684 年) 墓中的壁画,描绘了鸿 胪寺官员引见三位使节的情景。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友好和睦的民族关系 B、鸿胪寺的职责仅限于管辖少数民族事务 C、鸿胪寺是隶属于唐朝尚书省的官方机构 D、说明唐朝与世界各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10. 中国货币成为域外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的流通货币,到 1959 年止,东非发现中国、罗 马、埃及等国古代钱币总计 405 枚,其中中国钱币 233 枚, 占 57% ,其中能鉴定出年 代的又有 91%是宋钱。这可以佐证 ( )A、中非之间贸易长期繁荣 B、宋钱已成为国际化货币 C、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D、非洲地区商品经济落后11. 据《马可 ·波罗行纪》载,元代每个驿站的驿馆都有一个高大美观的宅院,房间里陈设着华丽的卧榻,上面铺着丝绸质地的被褥,使臣需要的所有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即便是一个国王看见这样的住宿环境也会觉得很满意。材料表明驿馆的功能有 ( )A、中外交流 B、皇帝行宫 C、军事驻防 D、基层治理12. 元初曾三次较大规模对西藏地区清查户口,并调整驿站系统,由藏族地区负责沿途地方支应,同时还在西藏地区设置“马卡姆” (兵站) 负责驻守吐蕃故地至内地的道路。元朝的这些举措有利于 ( )A、邮驿系统的完善 B、强化对西藏的权属 C、政令的顺畅通达 D、促进西城地区开发13. 下表描述了清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变化。这一变化( )
时期
内容
清朝初期
地赋和丁赋是分别征收的。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
康熙年间
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A、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解决了封建国家赋役征收不均的问题 C、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造成了农村大量隐瞒人口现象的发生14. 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保持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依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这一做法( )A、不利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B、利于对少数民族的同化 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D、扩大了清朝的统治疆域15. 明清基层社会管理中存在“官”和“民”二元系统。其中“民”的组织系统包含家族、 乡族、乡约、会社、会馆等形式,建立了相对严格的规章制度,通过各种教化方式,借 助血缘、地缘、神缘和业缘纽带,有效实现社会整合。这种“民”的管理模式 ( )A、反映了君主专制体制空前强化的现实 B、适应维护传统秩序和社会变化的需要 C、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成熟 D、反映了士大夫们以儒教化的政治主张16. 据明万历九年(1581年)徽州府的—份土地登记图册记录,该图内的业户共占有 3195.87 亩土地,分别属于 6719 个地段,平均每个地段不足 0.5 亩;这些业户的土地有 45%分 布在本乡,其余的均分散在外乡。由此可推知,当时徽州府 ( )A、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 B、弃农务商的现象比较普遍 C、大地主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D、大量商业资本向土地集聚17. 16 世纪明朝的赋税改革体现出“赋役合一、按亩计税、用银交纳、手续简化”的特点。 对这一特点认识正确的是 ( )A、 “赋役合一”的具体办法是摊丁入亩 B、“按亩计税”的基础是政府推行均田制 C、“用银交纳”的方式适应了货币白银化 D、“手续简化”的具体表现是纳庸代役18. 《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主要反映了明朝( )A、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之人进行救助 B、贫苦无依之人与朝廷官员矛盾尖锐 C、真正解决了贫苦无依之人的温饱问题 D、《大明律》以严刑峻法维护其统治19. 明中后期,某些地方的绅士试图以自我治理的方式取代僵化无力的保甲制,维护地方的 稳定与繁荣。 内阁也出现了职权宰相化的发展趋势。这可以说明,当时 ( )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B、八股取士导致官员水平低下 C、地方治理水平有待提升 D、国家治理机制需要调整20. 有学者曾这样描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条约谈判:“怡亲王深深明白,对于咸丰皇帝来 讲,开放天津不是个事儿,赔银一千六百万两也不是个事儿,带几百人进京换约也不算 事儿,就这个夷人亲见皇帝,它是个事儿,事关国体啊。 ”这反映出清政府 ( )A、近代外交观念尚未形成 B、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开始愿意融入全球化 D、重视国际条约的签订21. 根据日本官方的《日清战争实记》记载,九连城“当地居民箪食壶浆迎我王师,携来鸡 和猪献给我军”,日本随军记者因此感慨:“‘东西旦夕相望,庶民子来’,古人之言, 不欺我也。 ”这现象反映了 ( )A、中国当时民族意识观念淡漠 B、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中国近代民主意识观念淡薄 D、中国开始进入半殖半封的社会22.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 )A、恢复了关税自主权 B、扭转了贸易逆差 C、遏制了列强的侵略 D、掌握了海关行政管理权23. 下图为晋察冀边区银行 (由国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银行) 发行的钞票,在下列内容中,符合其发行背景的是 ( )①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 ②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
③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原则 ④国民党领导了晋察冀边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24. 1952年,中国民族自治区的类型有如下三种:由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区;由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并包括个别人口很少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建立的自治区;由几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区。这表明,当时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已正式确立 B、体现出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 C、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全新局面25. 到1978 年,中国在联合国主要机构和专业性机构的席位大多被恢复。此外,中国与其他重要区域性国际组织的联系也得到不断加强,如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13个。这些外交成就( )A、得益于中美已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为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创造条件 C、说明中国正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D、反映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成果显著26. 下图所示为中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情况,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户籍制度的重大调整 D、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27. 1980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1994 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2018 年起,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了 5000 元。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 ( )A、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 B、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C、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理念28. 以下是 1949—201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建交国数量变化柱形图。这反映出 ( )A、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B、“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外交事业逐渐陷入停滞 C、加入世贸组织推动我国进入新建交国增长最快阶段 D、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9. 1959 年以来,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西藏自治区人大 已制定了多个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这一事实表明 ( )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表现 C、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0. “也许人们会问,为什么像贞德那样的一个农家女孩,会如此关心法国的国王?统治法 国的国王应该是一个法国人,贞德对此确信不疑……这种忠诚是难于描述的,若要加以解释,则更是难上加难;不过在 15 世纪里,这种忠诚的的确确比早先更为壮大了。 ” 作者意在强调 15 世纪的法国 ( )A、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专制王权日渐强大 C、宗教信仰更加虔诚 D、民族意识不断觉醒31. 克里斯提尼规定:“所有住在同一村社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使他们不用祖上的名字相 呼,而以村社的名字相呼” 。这一改革措施意在 ( )A、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B、规范雅典人命名方式 C、削弱贵族势力的影响 D、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32. 《民法大全》中有这些规定:“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拷问 不得施加于 14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这体现罗马法的原则之一是 ( )A、公平正义 B、自由平等 C、责任自负 D、法律至上33. 马丁 ·路德曾提出过两个政府的理论,他认为信仰基督教的人不仅生活在上帝统治的宗 教国度里,而且生活在凭法律治理的世俗国度里。教会不应享有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 不能干涉国家事务。在国家的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权力。对这一理论认识 正确的是 ( )①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 ②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③使人们获得了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④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4. 德皇威廉一世在 1881 年 11 月颁布的“皇帝谕告”中明确指出:工人因工伤事故、伤残和年老而出现经济困难时应得到生活保障,有权得到政府的救济,工人保障应由工人自行管理。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 )A、工人阶级反抗政府的斗争激烈 B、工人运动推动了民主改革 C、注意到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D、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动摇35. 1941 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 ,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 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 素决定;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同其缴 纳的基金份额成正比例。据此可知,怀特计划 ( )A、瓦解了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B、阻碍了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C、标志着美国战后世界经济霸权的确立 D、意图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36. 普京 2011 年 8 月表示:“14 万亿甚至更高的巨额债务,说明美国在靠举债生活。这意味着他们入不敷出,并把自己问题的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经济头上,过着寄生虫的生活。” 美国出现这一局面的历史原因是 ( )A、罗斯福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主导地位 C、成立关税贸易总协定,获得最大投票权力 D、抛出马歇尔援助计划,意欲控制西欧经济37. 1946 年,英国工党政府通过《国民医疗保健法》对医院实行国有化,使人人都享有充 分的医疗保障;1945 到 1951 年间,又建了 15.7 万所简易住宅和 80 多万所正式住宅。 这些政策出台说明英国 ( )A、积极应对“滞胀”问题 B、将部分国民收入再分配 C、政党之间斗争日益激烈 D、社会贫富差距日益缩小38. 这一多边合作组织的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之一,其宗旨和原则包括: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平等互利,通过相互协商解决所有问题等。这一多边合作组织( )A、促进了亚太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 B、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C、显示了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 D、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新型国家关系39. 自 1884 年,巴涅特在英国创建第一个社区睦邻馆起,到 1922 年已发展至 60 多间。睦 邻运动主要开展济贫活动、社会问题研究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睦邻运动影响力逐渐减弱。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福利国家的建立 B、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 C、世界和平的实现 D、美苏冷战对峙的冲击40. 下表展示了不同时期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在西方国家 ( )时期
主要内容
古希腊时期
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 社最高权力机关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
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组织生产,征收地租, 并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
近代
1835 年,英国规定地方市级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 生;美国建国后乡镇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社区实行居民自我管理,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卫生保 健等,还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
A、以教会为中心进行基层自治 B、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是基层自治 C、社区是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D、中央政府的权力逐渐实现了下移二、非选择题
-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层秩序重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晚清民国时期主政者自上而下推行“地方自治”的努力,因传统势力的阻挠而归于失败,复兴“保甲制”的努力亦终究无法整合基层社会。于是中共在革命实践过程中,走上了一条自下而上的基层再造道路; “政党下乡”所运用的组织化动员治理技术,在满足农民土地诉求的同时,也使其获得主体价值感,进而萌发对中共组织的认同感。
——摘编自郭为桂《“组织起来”: 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基层治理变迁》
材料二
当前,农村基层治理的生态发生了深刻改变,因此,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的科学发展和 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建设,需要扩大有序民主,健全三级联动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强化公 共服务,完善多元参与的农村基层治理体制;推进城乡一体,构建融合统一的基层群众自治 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加快多元投入的农村社区建设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建构同心多圆的 农村民主管理生态;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科学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战略。
——摘编自陈荣卓等《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与农村民主管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基层失序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近现代中国共产党在基层治理的实践。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亨利八世与至尊法案 (见下图油画) :公元 1534 年,亨利八世与枢密院高级官员进行 商议,一致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告教会权力被收缴,王权建立起对英国的专制统治。
材料二
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限制掠夺 战争的发生,减轻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国际法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由与会各国共同确 定,一经确定,各国不论强弱大小,都必须服从国际法的约束,不得以国内法为借 口违反国 际法的规定;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格 劳秀斯还拟定了国际法的一些具体条文,如:交战双方均不得杀害平民、儿童等非作战人员; 也不准抢掠他们的财产;不准杀害、虐待停止抵抗的战俘;保护交战双方外交人员的人身安 全及财产;等等。
——摘编自【荷兰】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实质,并以此为视角阐述 17 世纪国际法产生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概括格劳秀斯国际法主张体现的基本理念。并用一句话概括《战争与和 平法》的历史地位。43. 【多元一体民族格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费孝通先生在梳理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变迁的脉络后,又界定了各个民族所具有的共 性和差异,进而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其内容主要为:首先,强调中华 民族是一个统一体。中华民族是在漫漫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包括汉族 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在内的56 个民族的统一体, 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 创造的。在我国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频繁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战争、 通婚以及地理条件的差异、生态环境的变迁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往等多种因素,形成了我 国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洽的民族关系。其次,承认中华民族的多元性。 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渊源,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语言文字等民族特征,显示出多元性质。在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内部,应当承认各民族部分的 特殊性,并以此来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
——整理自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Tanner 演讲”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