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2-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
1. 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得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在线娱乐、在线营销产业逆势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表明( )
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所决定的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③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突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 “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原是北宋时的乡约,说的是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吃了没有,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明朝《泰泉乡礼》沿用了这条乡约,到了清朝,“吃了吗”已成为流行的交往礼仪和习惯,并延续至今。由此可见( )①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②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人们创造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 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和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因为( )①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引领风尚,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②涵养、传承良好的家风有利于进一步营造清明和畅的政风、民风
③家风虽然属于私人,但良好家风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决定因素
④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会产生重要且深刻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 走进大雁塔景区,红色的寺墙映入眼帘。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也是中国的精神皈依。经过承启沉淀、深化扬弃,传统精髓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象征着东方审美中热忱、奋进的文化特质。由此可见,中华文化( )A、在世界文化百花园独领风骚 B、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C、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5. 守岁、画桃符等春节年俗,由来已久,且“十里不同俗”。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传统礼节碰撞国潮IP,文创春联、“网红”礼盒等走俏年货市场,满足了人们新鲜感,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这表明( )①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民族文化虽各具特色,但都是中华之瑰宝
③民族节日对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意义重大
④表明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受时代变迁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通过天地互动方式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三位“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轨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面对青少年开展太空授课,意在( )①启迪科学智慧,弘扬科学精神
②引领文明风尚,塑造健全人格
③发挥科技作用,推进教育改革
④彰显航天成就,激发爱国情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 在2019年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会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在科技领域需要革命性的思维,文学艺术领域、食品生产领域等,则需要怀旧情绪,甚至复古意识。比如茅台酒无论如何创新,如果那迷人的酱香味没了,茅台酒也就不是茅台酒了。莫言的言论旨在强调( )①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文化创新要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③借鉴其他民族文化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在某些艺术领域必须要坚持文化“守旧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 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茶与咖啡不需要相互征服,对茶的喜好不妨碍我们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的依恋也不妨碍我们细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 )A、要致力于促进不同文化走向同一 B、文化交往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 C、文化交往要以我为主、推陈出新 D、要尊重和发展好本民族传统文化9.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国考古成就的取得( )①延伸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
②延长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丰富了历史内涵
③展示了我国历史文化成就,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④活化了历史场景,重构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 在吉祥戏院看戏是一代北京人的美好记忆,梅兰芳、马连良等诸多京剧大师都曾在此演出。近日,被拆除的吉祥戏院获得“重生”,新吉祥戏院既传承了老戏院的经典形象,又采用了不少国际先进的技术设备,将成为国粹艺术传承展示体验基地和多元文化活动平台。新吉祥戏院( )A、历久弥“新”,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B、推陈出“新”,符合时代特点和文化发展实践的需要 C、返本开“新”,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D、革故鼎“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了文化形式的创新11. 梅花是最具中华文化特色的花朵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引用王冕《墨梅》诗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一句作结,引发了国人的强烈共鸣。也曾在北京冬奥期间,引用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来勉励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从优秀文化经典中汲取了智慧,是中国风范的当代体现
②以诗抒怀、以梅言志,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③坚定了不忘初心的信念,提升人们改造落后文化的能力
④既赓续传统,也契合当下,优化了建设文化强国的路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 西安市将通过实施文化遗产资源博物馆形态化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地理标识工程等,将西安打造成一座“随时可闻、随地可见、随机可讲”的“博物馆之城”。西安打造“博物馆之城”( )①根本目的是文化创新,增加城市的文化积累和内涵
②可以推动各大博物馆间的交流互通,实现文化趋同
③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④有利于发挥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助力文化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 唐朝将我国的历史音乐文化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历代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少数民族、其他国家的音乐精髓,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特有风格的“唐乐”唐乐”随着中日的广泛交流被引入日本,日本皇室学习中国音乐制度,建立日本雅乐体系。“唐乐”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 )①有特有的包容性,能兼收并蓄 ②在文化交流中获得他国的认同
③在世界文化发展领域独树一帜 ④因其优越性而处于世界的前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 甲骨文使商代成为有出土古文字记载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 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性;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绵延发展,其他文字体系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走向湮灭。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②甲骨文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进人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重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 一幅幅制作精美的唐卡,带动超万人从事周边产业,西藏自治区唐卡年产值突破2亿元;一曲曲气冲霄汉的黄河号子,让观众惊叹“这就是黄河的力量”;一个个“非遗+文创”创新项目让非遗文化火起来。各地的实践表明,非遗是促进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是涵养文明乡风的文化资源。这启示我们,对待非遗应当( )①坚持开发第一、保护第二的原则,积极促进非遗发展
②在文化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
③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其文化价值
④使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 “立”意为“开始”。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恰逢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中国式浪漫”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雨水”开始。14句诗词古语,饱含中国人的诗性情感,更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穷智慧。这( )①促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②展示了中华文化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③传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态上的积极价值
④体现了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 写意与写实相对。写意是艺术家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强调其内在精神实质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把中国的写意文化融入雕塑里形成了写意雕塑。继承和发扬中国雕塑的写意传统,是对20世纪以来一度重视西方写实雕塑而忽视民族传统写意倾向的有力纠正。写意雕塑( )A、纠正了西方雕塑文化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的缺点 B、充分吸收了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并能为我所用 C、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克服了民族虚无主义 D、在保持了民族性的同时,又凸显了时代性特征18. 2021年12月,中国西藏邱桑温泉古人类手脚印入选2021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手脚印岩面艺术是距今20万年的古人类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双手和双脚用力压到软泥上,软泥硬化后形成富有美感的岩面“雕塑”。这一发现加深了我们对人类历史长河中“艺术”一词涵义的理解。这一成果表明( )①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
②艺术源于社会生活并且始终忠实反映社会生活
③考古发现为古代艺术作品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④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提供了物质载体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 从四书五经到二十四史,从盘古开天地到神农尝百草,从精卫填海到嫦娥奔月,这些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经典,历代传承,经久不衰,将中华儿女的民族品格与精神高度浓缩在字里行间,凝聚成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经典是民族创造力的体现,是当代中华文化之“魂”
②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文化经典能够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中华文化经典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都强调努力奋斗,反对不劳而获。下列诗句与材料体现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要求一致的是(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③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④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 当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升起,每个中华儿女都会内心激荡;当“中国制造”横空出世,每个中国人都会心生自豪。正是靠着对国家的归属感,亿万人民才能凝聚起同心逐梦的力量。亿万人民同心逐梦的现象说明( )①团结奋斗、同心逐梦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②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把爱国主义从具体升华到抽象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重要功能
④爱国主义植根于中国人民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 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 中国古语蕴含着许多文化生活道理。下列与文化生活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
②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领风骚
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文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 思想政治课,是用一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习近平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在大中小学阶段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这是因为( )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②思想政治课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泉
③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有助于青少年自觉地融入民族复兴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25.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022年是航天大年,除了中国宇航发射次数将再创新高外,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中国空间站即将完成在轨建造——中国人将真正拥有一个镌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烙印的太空家园。近年来,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创新,并且通过“军转民”(军用技术转为民用)带动了大数据应用技术、智慧产业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出现与发展,挖掘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国高校布局航空航天专业学科,加强前沿技术的研究与教育工作,培育航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社会各领域发展注入活力;文昌、酒泉、太原等城市充分发挥航天文化资源优势,依托独特资源打造城市IP,做好文旅产业,不断优化文昌文旅发展的消费环境,培育一批消费新热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知识,说明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使我们奋进新时代有了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我们才能始终保持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在新征程上攻坚克难、行稳致远。
结合材料并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弘扬建党精神的原因。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由中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驼铃声声、舟楫相望。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像古代丝绸之路一样,“一带一路”不仅仅是陆海贸易通道,和人流、物流一起东奔西走的,更有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文化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
材料二: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样地与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至今依然流传着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一梨园戏。为了适应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文化艺术需求,古老的梨园戏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泉州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等不同部门的共同重视与保护下,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梨园戏亦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海外,积极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与外国演员合作交流等等。梨园戏采取种种措施,
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新模式,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实施“一带一路”对于当代文化交流的意义。(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梨园戏是如何换发出勃勃生机的(3)、文化自信应是我国国民的一种积极健康、自觉自为的文化心态。请你为增强青少年的梨园文化自信提二条活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