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2-0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 1.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 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 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常”不是诗 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 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 种“常”。

    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同时,在诗歌流传中,不论是诗人还是读者,都当有一份倾听与吟诵的自觉意识,让诗歌无尽的气韵得以真正地传承与创新。

    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 重要的。

    (摘编自吕进《新诗的“变”与“常”》,有删改)

    材料二:

    诗歌写作“无中生有”,化不在场语言为在场语言;诗歌阅读“有中生无”,化在场语言为不在场语言。 “无”不是“没有”,而是潜藏的“有”。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可见,“有”“无”同出而异名,并非对立。在场语言

    呈现于文字,不在场语言隐匿于字里行间或文字之外。站在作者的立场,不在场语言是经验的一部分,他所面对的言欲尽却言不尽的困难通过不在场语言得以解决;同时,作者依赖在场语言的创设来伸展不在场语言。 站在读者的立场,读者面对在场语言,必须试图打破它的在场,站在其边缘地带倾听那意犹未尽的余音。在场语言好比琴弦,不在场语言就是在恰当的指法下弹奏出来的飘浮于琴弦周遭的余音,它们互相衬托,互相 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诗歌中的在场语言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字词,只要有不在场语言,它就和世界有了联系,它就不可能单独 地被释义。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互动,生成了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

    空白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的对话,它以“至言无言”的方式为诗歌命名。如同容器一样,诗歌的空白收留着诗歌的真义,空白结构是诗的深层结构。它通过无言言说,展示了生命在时空中不受限制的恒久的运动。空白拒绝对诗歌作静止的解说。诗在有文字处,诗之妙在无文字处。中国人深深懂得世界变动不居的道理,认为世界的深处是虚空,而虚空乃万物之源。万象皆从空中来又向空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也是中国诗歌真正的诗底。西方油画连画底都要打上底色,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色彩和线条仍是视觉目睹的实;而中国画家用心之所在,正在空白,空白使得画面上的一花一 鸟、一树一木、一山一石都被缥缈的灵气环绕。即使是主张文以载道的儒家诗学,也讲微言大义。

    空白作为中国诗歌的深层结构,具有接纳和倾出两种美学功能。“空故纳万境”,如果进入诗歌的对象世界密不透风,就不可能“纳万境”。正是空白,留存了诗歌的气韵。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并存, 并且互相转化,同时空白倾出万境。以无言的诉说把倾听者带到一个陌生而鲜活的世界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说,空白是安顿人类心愿之乡的精神空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那空白处仿佛便是诗歌远望的故乡。

    诗歌空白结构的存在表明了诗歌文“意”的不可穷尽,任何一次释义,都只是诗歌文本可能的一次解读。

    (摘编自何志《汉语古典诗歌的在场语言与不在场语言》,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的“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存在的,因此新诗有的时候要在“变”中继承“常”。 B、中国诗歌在精神上从来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C、在传播上,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并且要注重听觉和吟诵。 D、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隐形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外在于现代诗歌当中。
    (2)、下列对材料二中概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歌的写作和阅读,均涉及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在场语言为“有”,不在场语言为“无”。 B、汉语诗歌的空白结构,是由诗歌的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互动形成的,并且两者存在着对话的状态。 C、在场语言和不在场语言二者对立统一,它们相互依靠,互相衬托,互相生成,描绘出动人的情调。 D、诗之妙在于在场语言,又在于空白,它突破时空以无言的方式展示了不受时空限制的生命的恒久运动。
    (3)、下列《琵琶行》诗句中,你认为诗歌“留白”艺术最突出的一项是(   )
    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B、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C、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4)、材料一在行文结构上清晰分明,请作简要概括。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谈谈在诗歌创作和传承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创作因素。
  • 2. 现代文阅读II

    汽笛·布鞋·红腰带

    陈忠实

    ①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②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③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只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

    ④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抬脚触地时的病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 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⑤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终于狠下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那些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 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⑥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一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一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 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 旅行的男孩?

    ⑧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他无端的愤怒了: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 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

    ⑨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 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磨透了鞋底的布鞋。

    ⑩他想给进入花季刚刚勒上头一条或第二条红腰带的朋友致以祝贺,无论往后的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

     (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穿着母亲纳扎的布鞋,脚后跟被砂石磨出了血,暗示了现实生活的寒酸与残酷,也暗含了“他”微妙的心情,真实动人。 B、“他”好胜心强,想到自己与火车上的人的差距,变得十分愤怒,强忍着疼痛,走到终点,想用这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C、本文描写了“他”在报考中学路途中不断变化的心理,由开始的激动,到后来的卑怯、崩溃,最后又产生了希望,充满了勇气。 D、本文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叙写了作家青年时期的一次赶考经历,表明了对待生活该有的信念与态度。
    (2)、文中的“红腰带”“布鞋”“汽笛”各有何象征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章第二段说“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请结合文本谈谈这句话的含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 3. 文言文阅读

    文本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文本二: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 必由学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 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 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发虑宪,求善.良 C、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B、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C、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D、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中,荀子论述了学习的作用、方法以及态度,认为学习需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B、文本二认为学习者每年都要进入学校学习,隔年考核一次,不同学习年限的人考核内容有所不同。 C、文本二认为,教育的困难在于缺少严格的老师;《师说》则认为,教育的难处在于恢复传统的师道。 D、文本二主张既要让学生按时学习正业,也要有空闲的时间学习其他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亲师信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②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 4. 古代诗歌阅读

    别匡山①

    李白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①匡山;指四川彭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在此读书学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远望色彩斑斓的匡山,近看随风摇曳的藤蔓,内心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 B、“来多”即“多来”“归晚”即“晚归”,因诗歌的平仄与对仗需要而倒装。 C、诗人倚树听猿啼阵阵,看僧人洗钵,以静衬动,表现出国山中浓郁的生活气息。 D、本诗语言风格清新隽永、灵动自然,与《蜀道难》的大气磅礴、雄奇浪漫不同。
    (2)、有人认为,这首诗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相比,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请结合诗文,试作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
    (2)、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
    (3)、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5)、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两句。
    (6)、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6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I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 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由于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 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选自鲁迅《秋夜》)

    (1)、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由于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䀹眼。 B、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䀹眼。 C、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䀹眼。 D、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由于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䀹眼。
    (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改为“梦见春和秋的到来”,从语意上二者基本相同,但是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 7. 语言文字运用II

    近段时间,人工智能“续写”名著的现象受到舆论聚焦。面对《聊斋志异》里的经典故事,人工智能竟然创作出了“蒲松龄笔下的狼袭击了多个城市却无人能敌”的现代式情节。一时间,围绕着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产生了不少讨论。有人大胆预测:人工智能可能会代替人类进行文学创作。其实,   , 前几 年流行一时的“AI写诗”就曾颇受舆论关注。文学创作是一种饱含作家对生命的审美体验而带有强烈的主观

    色彩的通过艺术加工创作文学作品的精神生产,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深刻的个人思想情感,人工智能的“创作”背后则是严密的逻辑与计算,人工智能仅凭数据计算不足以  , 其创作的上限,也只不过是精巧的“模拟创作”——这些成果看起来像文学作品,但本质上并不属于真正的创作。因此,从这一点来 说,当下人工智能写出来的作品就算再“像样”, 

    利用人工智能服务我们的生活,这个思路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必过于夸大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即便有一天,科学进步到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开展几乎所有繁重劳动的地步,文学创作仍会是人类精神 力量的宝贵园地。

    (1)、下列诗句所用修辞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作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团结奋斗”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引人思考,给人启迪。

    作为刚刚踏入高中阶段的中学生,你是如何认识“团结奋斗”的?请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