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2-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家 书
谢志强
上海青年赵思风1964年之前,对房子的概念是:房子在地面上。不过,他响应“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在上海的人民广场,听过王震将军的动员报告,看过《军垦战歌》的纪录片,还有父亲积极鼓励他报名,1964年6月,赵思风顺利地踏上西去列车,怀着满腔热情,一路高歌,以至到了农场的连队,他嗓子唱得有点沙哑了。
汽车送抵农场场部,然后是马车接他们到连队。有人说:到了。
赵思风疑惑,问:房子呢?
有位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的汉子(随后知道他是连长)喊:大家注意,你们就站在房顶上。
赵思风吓了一跳,这房子跟沙丘差不多,这么多人站在上边,不会坍塌了?
连长喊:青年同志们,跟我来。
赵思风和同来的上海青年,顺着连长引领,走下平地隆起的房顶——土包下开着洞门,稍稍弯腰低头,屋里中间有一条三尺来宽的过道,过道两边是大通铺。
赵思风第一次见识地底下的房子,叫地窝子。他在上海,家里是棉褥子、棉枕头。一路不断换车,又说又唱,累了。他迫不及待地躺下,他的身下发出嘈杂的响声。他惊跳起来,一摸,褥子垫的、枕头塞的,净是麦秸秆。草褥子,草枕头。第二天醒来,鼻孔、嘴巴都钻进了沙子。
开始劳动——夏收割麦。赵思风第一次割麦子,镰刀不听他的使唤,小腿划了个伤口子,手心磨起了水泡,他浑身痒,说不清是蚊子叮,还是麦芒刺。
当夜,他打着手电筒,写了一封家书,表达了思念之情。他第一次离开父母,还这么遥远。一个月后,接到回信。家中的信,都由母亲执笔。
父亲是居委会主任,大小是个干部——喜欢打官腔。赵思风想象得出父亲口授的样子。母亲的信里传达了父亲的观点:建设边疆,好好锻炼。
于是,赵思风赌气了——他没回信,而且,他打定主意,不再给家里写信。他反感父亲讲“大道理”——那么远,够不着。
上海与新疆,一封信,在路上起码走十天半月。母亲来了三封信,他只拆阅,懒得回复。随后,母亲的来信频繁了,他一个礼拜收到一封信。母亲的信里,传达了父亲的“指示”,可能父亲觉得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期望赵思风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母亲在乎的是他的生活(吃、住,还有气候,甚至问:沙漠地带有没有水?)。
赵思风肩膀嫩、力气小,大田作业,劳动强度大,伙食条件差,一天三顿苞谷馍馍,少油的菜很单调。他发现,连长时常关心他的生活,而不讲什么“大道理”。他倒是觉得连长比父亲要亲切。他不忍把劳动和伙食的情况告诉父母,他能想象出父亲一定讲“锻炼”的道理,而母亲会担忧他的身体。母亲的担心会传染给父亲——他想象自己像一滴水落在无垠的沙漠里。
半年后的一天,赵思风收到一封母亲的信,几乎与上一封信,一个前脚,一个后脚,相差两天。信封出奇地饱满——八页。
母亲从其他家长那里打听了上海青年在新疆的情况。母亲当初反对他报名。这封信里,母亲替父亲解释:你爸在单位里大小也是个干部,动员青年支边,是单位里一项重要的任务,动员符合条件的子女去新疆,你爸不带头,工作难开展。
信中,母亲写了盼望他来信,每天都等待邮递员的车铃响。赵思风发现,航空信封背面有四个字:思风降雨。
母亲收不到他的信,心里像久旱的沙漠了。母亲生他的时候,是夏季,天气又闷又热,于是,母亲给他起了名字:思风。清凉的风驱散了暑热。
赵思风看到第六页,呆愣了。后三页几乎都是选择题(包括填充题)。母亲是小学语文教师——替儿子着想。而且,他感到,在母亲的眼里,他永远是孩子。
母亲表示:知道你很繁忙很辛苦,没有工夫写信,那么,不用花很多时间,只要把这三页“答卷”答完了寄回即可。
多年后,赵思风也有了儿子,他已记不全母亲出的三页题目——选择题、填充题。选择题只需打个钩,填充题只需画个圈。比如:工作忙吗?(忙)或(不忙);身体好吗?(好)或(不好);吃得饱吗?(饱)或(饿);睡得好吗?(能睡)或(失眠)。
赵思风第二天就托去团部开会的文教把“答卷”寄出(还附了一张劳动照片——微笑)。
一个月后,母亲回信。说你爸见了“答卷”就欣慰地笑了,而且,像阅读“中央红头文件”一样,反复阅读,领会精神。
这封信里,母亲没有传达父亲的“指示”,唯一的一次不再讲“大道理”。显然是背着父亲写信。同时,赵思风收到一个包裹:两袋麦乳糖。是父亲的意思——长身体,补营养,母亲如是说。赵思风认为父亲不可能考虑这么周全,不过是母亲尊重其是一家之长,也希望自己不要对父亲还有怨言。
结婚,搬进土坯屋后的第三年,母亲趁放暑假来探望儿子。
母亲望着离连队不远的沙漠,抱住儿子,说:这样的地方,你怎么活下来的呀?
赵思风说:妈,我这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果果,叫奶奶。
孙子果果像一个果实投入奶奶的怀抱。赵思风说:妈,你抱孙子,就像抱一个大西瓜。
晚饭由也是上海青年的儿媳烧。饭桌上,母亲提起家书——选择题。她说:我问你答,所有的选择题,问和答都没有反映出实际情况。
赵思风说:姆妈,那是你出题有问题,不了解实际情况,怎么能出好题?
母亲说:你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通过描述祖国的殷切召唤、父亲的积极支持、个体的满怀热情等营造了特定的环境氛围,浓郁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B、父亲见到“答卷”欣慰地笑了,流露出对儿子原谅自己的喜悦和接到回信的心安;“反复阅读”也体现出了对儿子的牵挂。 C、赵思风不给家里回信,一方面是他因父亲只讲大道理而赌气,另一方面是他“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不想让父母为他担心。 D、父亲在家书中对赵思风讲“大道理”,还“期望赵思风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可见父亲不善表达,也从侧面烘托了母亲鲜明的个性。(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赵思风第一次饱含深情地给家里写信,后又打定主意,不再给家里写信,从而引出后文母亲的“答卷”家书,情节一波三折,曲折有致。 B、小说中农场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物资供应比较匮乏,这样写既可以让读者领略到生活其中的种种不易,又可以让读者见识到主人公精神成长的可贵。 C、小说塑造了赵思风这一人物形象,揭示了他由一腔热血到诧异失落、从思亲念家到沮丧失望、最终因受母亲感化而积极投身边疆建设的心路历程。 D、小说虽然采用第三人称的写作方式,但主要是站在主人公的视角上讲述故事,通过描述赵思风真实的个体主观感受,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3)、请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并简要说明。(4)、请分析小说标题“家书”有哪些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汉武帝建元六年秋八月,闽越王郢兴兵击南越边邑,南越王守天子约,不敢擅兴兵,使人上书告天子。于是天子多南越义,大为发兵,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农令韩安国出会稽,击闽越。淮南王安上书谏曰:“陛下临天下,布德施惠,天下摄然,人安其生,自以没身不见兵革。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陛下以四海为境,生民之属,皆为臣妾。垂德惠以覆露之,使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施之无穷,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也。臣安窃恐将吏之以十万之师为一使之任也。”是时,汉兵遂出,未逾岭 , 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馀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汉兵众强,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皆曰:“善。”即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行。大行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春三月壬午,天子闻闽越反,六年冬,楼船将军杨仆入越地,先陷寻斄,破石门,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将军路博德至俱进。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伏波为营,遣使者招降者,赐印绶 , 复纵令相招。黎旦,城中皆降。吕嘉夜亡入海。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初,东越王馀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击吕嘉。兵至揭阳,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阴使南越。杨仆上书“愿便引兵击东越”。不许。馀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乃遂反。是时太农张成弗敢击,却就便处,坐畏懦诛。上乃遣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以击东越。元封元年冬十月,兵入东越境。楼船将军斩徇北将军。越建成侯敖与繇王居股杀馀善,以其众降。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武帝平两越》)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B、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C、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D、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海,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故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各处。 B、岭,特指大庾岭等五岭,位于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一带称为“岭南”。 C、宗族,一种社会单位,指同一父系的家族或同一父系家族的所有成员。 D、印绶,“印”指印信,“绶”指系印信的丝带,印绶也用以借指官爵。(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闽越王攻打南越边邑,南越王向汉武帝上书告急。汉武帝赞赏南越王守信义,大举发兵援救南越。 B、面对生死存亡的危局,馀善展现了长远的政治眼光和快速决断的能力,杀死闽越王,向朝廷谢罪。 C、南越造反,楼船将军杨仆、伏波将军路博德及驰义侯接连出击,大获胜利,南越叛乱最终被平定。 D、由于东越首鼠两端,楼船将军杨仆请求攻打东越,不被允许。后来东越果然反叛,杨仆又奉命攻打。(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汉兵众强,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
②是时太农张成弗敢击,却就便处,坐畏懦诛。
(5)、淮南王刘安反对汉武帝出兵闽越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秋暮书怀
谢 榛
木落风高万壑哀,山川纵目一登台。
夕阳满地渔樵散,秋水连天鸿雁来。
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罍①。
西园②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爱才。
【注释】①樽罍:酒杯。②西园:位于河北临漳,为三国曹操所建,常召曹植、陈琳等文士在此吟诗宴游。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登高望远,抓住秋天的代表景色,营造了一个萧瑟、旷远的意境,并以“哀”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 B、颔联从俯视和仰视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紧扣题目“秋暮”两字取景,借“夕阳”“鸿雁”等意象,表现了日月更替、夏秋变换的时光流逝。 C、颈联运用拟物的手法,埋怨“白发无情”,慨叹“黄花有意”体现了诗歌创作的“无理之妙”,别具情怀,富有诗趣。 D、尾联讲述西园荒芜,曹氏父子早已不在,如今的文人词客仍然谈论着他们爱才的故事,借用典故,暗寓情怀,委婉含蓄,发人深思。(2)、同是悲秋之作,此诗的后两联与杜甫《登高》的后两联在情感上有何不同?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虞美人 题吴江
刘仙伦
重唤松江渡,叹垂虹亭①下,销磨几番今古。依旧四桥风景在,为问坡仙甚处。但遗爱、沙边鸥鹭。天水相连苍茫外,更碧云去尽山无数。潮正落,日还暮。
十年到此长凝伫。恨无人、与共秋风,鲙丝莼缕②。小转朱弦弹九奏,拟致湘妃伴侣。俄皓月、飞来烟渚。恍若乘槎③河汉上,怕客星犯斗蛟龙怒。歌欸乃,过江去。
【注释】①垂虹亭,江苏吴江长桥上。苏轼自杭州移高密时,曾与张先等在此饮酒。②西晋张瀚为吴郡人,秋风吹起时想到家乡的莼羹舻鲙,辞官归去。③古代神话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客星犯牵牛时,就是有人乘槎至天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虹亭下江流不息,今古多少风云变化,“销磨”二字蕴含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 B、上阕关联与苏轼相关的人事,风景依旧,问坡仙何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追慕之意。 C、天水相连,日暮苍茫,词人伫立其间,深感潮起潮落、人生短暂,应当及时行乐。 D、本词以唤渡开始,以过江结束,中间融抒情、写景于一炉,构思新巧,情感跌宕。(2)、本词下阕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分析。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蚯蚓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因为用心专一,而螃蟹“ ”是因为用心浮躁。(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3)、《琵琶行》中,写作者所处的地方也能听到音乐,只是这些音乐的声调不太高雅的两句是: ,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白居易《琵琶行》中,“”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消愁。(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他用刘义隆的典故,以古喻今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5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I
“数百米长的沙墙伴随着狂风席卷而来,顿时 , 空气中弥漫着扬沙,狂风呼啸,仿佛 天塌地陷,末日来临。“这是一段关于沙尘暴的描述。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较大危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危害极大。它影响交通,破坏建筑物,其携带的大量沙粒会 农田、破坏生态环境。空气中的各种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随着沙尘大面积扩散,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火星上的沙尘暴也曾给人类的科学探索带来影响。2018年,正在火星上执行探测任务的“机遇号“探测器突遭沙尘暴,被迫 所有任务,进入最低功率状态。后经多次尝试,故障无法消除,“机遇号''彻底结束了它的使命。
面对沙尘暴的威胁,各国都在 进行治理。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地跨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对防治沙尘暴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实施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多项重点工程,使得沙化治理成效显著,已经大大减少了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暗无天日 湮没 中止 殚精竭虑 B、天昏地暗 掩埋 中止 想方设法 C、天昏地暗 湮没 终止 殚精竭虑 D、暗无天日 掩埋 终止 想方设法(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第二段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别看他们闹得这么凶,可是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B、我想借此唤起人们热爱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无论如何,“雷锋精神”都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施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多项重点工程,沙化治理的成效显著,已经大大地降低了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B、实施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多项重点工程,使得沙化治理成效显著,已经大大减少了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C、通过实施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多项重点工程,沙化治理成效显著,已经大大降低了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D、通过实施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多项重点工程,使得沙化治理成效显著,已大大降低了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7.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吾从而师之 乃大惊,问所从来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余嘉其能行古道8.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冰,水为之 B、师不必贤于弟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其皆出于此乎 其贤不及孔子 D、吾尝终日而思矣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10. 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金就砺则利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君子生非异也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凄凄不似向前声12. 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13. 《琵琶行》中,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泪。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1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B、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著有《昌黎先生文集》。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C、句读,古时指文辞休止或停顿处。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古书没有标点,故要学习句读。 D、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师说》中指后者。四、写作(60分)
-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孙犁的《荷花淀》到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从慷慨就义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革命年代的英雄故事总能使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2022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6周年,从1934年10月起,红军三大主力持续2年、转战14个省,创造了气吞山河的长征精神。当前,同学们正在学习的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也特意加入了红色革命文化研习单元。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更远;永葆初心,才能行稳致远。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同学们更应珍惜这笔历史财富,用“红色”激情拥抱时代,走好新的长征路。
复兴中学团委计划在高一年级开展以“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