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12-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的报告中强调:“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其行政级别为(   )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乡级
  • 2.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各不相同。现代地理学家多依据地形、气候等要素划分地理单元,而古人则喜欢从文化相似性着手,辅之以山川,划分出许多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地理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南北跨度大,会产生下列哪种地理现象(   )
    A、西域与江南日出不同时 B、岭南与塞北冬季不同景 C、西番与江南气温差异大 D、西域与江南干湿差异大
    (2)、 下列地理区域,目前人口较为稠密的是(   )
    A、西域 B、塞北 C、西番 D、巴蜀
  • 3. 图中阴影部分能体现我国纬度位置的是(    )
    A、 B、 C、 D、
  • 4.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自然环境、物产、民俗等差异大,因而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 以下美食与分布省区、其行政中心连线正确的是(   )
    A、螺蛳粉-滇-南宁 B、回锅肉-新-重庆 C、酥油茶-藏-拉萨 D、肉夹馍-秦-太原
    (2)、 图2中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图中的哪个省区?(   )
    A、 B、 C、 D、
  • 5. 徐霞客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其《徐霞客游记》是不可多得的地理学巨著。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途经甲地时,能看到“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景象。 B、行走于乙地,能看到“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的地貌奇观。 C、泛舟于丙地,能感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 D、在丁地,随处可见“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的场景
  • 6.  读“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据图,说明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
    A、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 B、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 C、中高纬度地区 D、开阔坦荡的高原地区
    (2)、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该区域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生产力落后,需要的更多的劳动力 C、地形起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D、开发较早、工农业生产发达、交通便利
  • 7.  《大山的女儿》于2022年6月26日在央视一套播出,该剧讲述了扶贫干部黄文秀在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感人事迹。图为最后52个国家级贫困县数量及分布省区(注:2020年11月23日,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根据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最后52个贫困县多分布在(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C、东北平原 D、南部沿海地区
    (2)、 关于图中贫困县最多的省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   )
    A、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与俄罗斯接壤 B、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C、有我国的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D、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 8.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的年降水量统计资料(单位:毫米),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区域由东向西(   )
    A、降水越来越多 B、植被越来越稀 C、海拔越来越低 D、人口越来越密
    (2)、 造成该区域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距海远近 C、海拔高低 D、地表植被
  • 9.  作为一个冷得“特别复杂”的国家,每到1月时,棉裤、秋裤、毛裤等成为中国人民过冬的基础装备,覆盖国土面积超过9成。读“全国抗冻地图”和“我国冬季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海南省及云南省南部“无须抗冻”,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少 B、海拔高 C、距海近 D、纬度低
    (2)、 受冬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
    A、暴雨 B、寒潮 C、台风 D、沙尘暴
  • 10.  “都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这首民谣形象地描述了候鸟在部阳湖越冬的壮观场景。下图为临近鄱阳湖的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鄱阳湖越冬的众多候鸟中,有的可能来自:①越南②蒙古③马来西亚④俄罗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 据图分析,该市的降水特点是(   )
    A、春夏两季多雨 B、冬春两季多雨 C、降水季节变化小 D、降水年际变化小
  • 11. 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注:小满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大概在每年5月21日前后),这说明(   )
    A、小满节气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容易遭受沙尘暴影响 B、此时湘江进入枯水期 C、我国东部地区降水逐渐增多 D、江河渐满一定会发生洪涝灾害
  • 12.  读“读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我国河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B、②是黄河,下游有“地上河”现象 C、③是长江,无结冰期,航运价值巨大 D、④是珠江,注入东海
    (2)、 图中内外流区的界线大致接近(   )
    A、黑河一腾冲一线 B、秦岭—淮河一线 C、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

二、解答题

  • 13.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22年6月15日“全国低碳日”,我国海上首个二氧化碳(注:二氧化碳是主要温室气体)封存示范工程的核心设备在深圳全部建成。工程项目位于深圳以南200公里的珠江口盆地。

    这一工程可以将海上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永久封存于800米深海底储层,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是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步。

    材料2:我国东部海域图

    (1)、图中数码①、②是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印度日本 B、菲律宾韩国 C、文莱朝鲜 D、日本蒙古
    (2)、据材料,下列关于中国海洋蓝色国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是黄岩岛 B、琼州海峡是中国的内海 C、钓鱼岛位于南海 D、大陆架上油气资源匮乏
    (3)、根据图文材料,该封存示范工程位于海。该封存示范工程的成功实施

    A.带动海上石油绿色开发B.加剧全球气候变暖C.扩大土地资源面积D.改变海底地形类型

  • 14.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正式发布。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A省区的人口密度为
    (2)、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稀疏,B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族。
    (3)、台湾省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图1,台湾人口主要集中在岛屿的部和北部。
    (4)、据图2,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年龄人口的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
    A、儿童人口比重持续下降,需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需增加就业机会 C、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应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和设施 D、中国人口总量呈现下降趋势
    (5)、维“二孩”政策后,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正式定调“放开三胎”。其目的不包括(   )
    A、进一步优化我国人口政策 B、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C、缓解人口老年化问题 D、解决我国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 1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北纬30°中国段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风景走廊,横贯整个中国大陆复地,由西向东穿越西藏、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几大省区。

    材料2:北纬30°地区越及局部地区示意图。

    (1)、沿着这条一路自东向西,下列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年平均气温增高 B、平均海拔增高 C、年降水量增加 D、人口密度增大
    (2)、图中虚线框内所示局部地区,地形以为主,②③所在的地形区夏季较为凉爽的主要原因是
    (3)、图示局部地区的地形地貌,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增加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 B、减少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C、阻碍了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 D、增加了台风、寒潮等发生频次
  • 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22年春节期间,北京的小南同学应家住广州的小雅同学之邀,一路驱车南下游玩。

    材料2:小南行车路线及两地气候和景观图。

    (1)、南下过程中,小南发现:出发地的公路四通八达,尤其是高速公路又直又长,这是因为出发地位于(地形区);而到达A地附近时,小南却发现这里很多桥梁,而且高公路多位于桥梁上。据图判断该地的高速公路架设于桥梁之上的主要目的是:当地(选填“地形崎岖”或“河湖众多”)。
    (2)、进入江西后,小南继续向南穿越B山脉,最后到达广州。出发时小南穿上了羽绒服、围巾、帽子等防寒衣物,其原因是北京冬季(填气候特征);到达广州后他只穿着了一件薄外套,可见两地温差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因素。
    (3)、返程之前,小雅送给小南广东的特产作为礼物,判断下列哪一个不是(   )
    A、徐闻的菠萝 B、特色海鲜白蕉海鲈 C、四大名绣粤绣 D、湘西的腊肉
  •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长江水系简图

    材料2:2021年11月19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一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长江干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

    材料3: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

    (1)、关于长江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发源于①唐古拉山脉,注入黄海 B、长江流域面积广阔,大部分位于湿润地区 C、长江冬季会出现凌汛现象 D、是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被称为“黄金水道”
    (2)、下列哪一句是描写长江干流湖口以下河段景致的?(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C、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材料2中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长江的(选填“上’或”中“或”下“)游段。建设清洁能源走廊有利于(填数码代号)

    ①为经济发展提供清洁能源;②减少煤炭等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③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④彻底解决长江水污染问题。

    (4)、材料3中,“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中游地区
  • 18. 阅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某兴趣小组同学开展水土流失的探究实验。四次实验中只有表中所列的条件有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实验结束后坡面上都有残留沙土。下图为实验装置示意图和实验结果。

    实验组

    坡面坡度(°)

    降水强度(mm/h)

    收集盘中的泥沙量(g)

    实验甲

    15

    2

    a

    实验乙

    25

    2

    b

    实验丙

    15

    1

    c

    实验丁

    25

    1

    d

    材料2:延安气候资料图材料3:黄河流域示意图和“地上河”示意图

    (1)、阅读材料1,判断四次实验结果中,泥沙收集盘中泥沙量最大的是实验(选填“甲”、“乙”、“丙”“丁”),实验结果说明:坡面坡度和降水强度都跟水土流失有关系。
    (2)、根据实验结果和材料2延安的气候资料图,判断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季节是季。
    (3)、根据材料3和所学,判断“地上河”出现在图中的哪个河段?(选填①或②),其危害主要是导致严重的灾害。
    (4)、对于“地上河”的治理,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上游加固黄河大堤 B、中游黄土高原植树种草 C、下游修建水电站 D、只需要在枯水期时清理河道淤积的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