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12-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发酵酿酒 B、液氮冷却麻醉 C、铁水浇铸零件 D、分离液态空气
  • 2.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铜<1.0mg/L,铁<0.3mg/L”,其中的铜、铁是指(   )
    A、原子 B、元素 C、离子 D、单质
  • 3.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 4. 202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大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B、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加大燃煤发电,亮化城市夜景 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 5. 下列危化品标识中,贴在运输汽油的油罐车车身上的是(   )
    A、 B、 C、 D、
  • 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将燃着的木条插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7.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正确的是(    )
    A、3H2O:3个水分子中共含有2个氢原子 B、2O:2个氧元素 C、O2- :1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MgO-2 :氧化镁的化合价为﹣2价
  • 8. 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归纳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 B、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状态可能发生改变,化学性质也可能改变
  • 9.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的表达形式,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表达了化学反应的意义,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快慢 B、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C、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T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B、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不会变红
  • 11. 拉瓦锡利用汞与氧气的反应研究空气的成分,所用的装置如下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B、曲颈甑中汞的用量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装置内两处容器中汞的作用均是消耗氧气 D、反应结束后需关闭火炉冷却至室温,再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减少量
  • 12.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B

    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隔

    压缩气体液化,储存于钢瓶中

    C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燃烧镁条,称量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

    D

    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

  • 13. 唐宋时期人们已能从柿子提取具有利尿功效的甘露醇,其化学式为C6H14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甘露醇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 B、1个甘露醇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 C、甘露醇属于氧化物 D、甘露醇由三种元素组成
  • 14. 如下图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从化学反应的本质看,该反应的最小微观粒子是氢分子和氯分子
  • 15. 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种生产高锰酸钾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I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步骤II中氮气是生成物之一 C、步骤III中水是反应物之一 D、上述流程中KOH可以循环利用
  • 16.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P点处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B、反应前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aba×100% C、t2时,MnO2在固体中质量分数达到最大 D、在反应过程中,固体中的锰元素质量不断增大
  • 17. 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6

    2

    14

    3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2

    13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物质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待测数值是14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7:4

三、填空题

  • 18.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2)、食品的包装袋中充满氮气可以防止食品腐坏,利用的氮气性质是 , 请写出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用符号表示)。
    (3)、下表为某城市某监测点监测到的空气质量。依据表格回答问题。

    污染项目

    PM2.5

    PM10

    SO2

    CO

    NO2

    污染指数

    69

    95

    9

    0.8

    42

    下列情况会增加表中空气污染指数的是____(填序号)。

    A、焚烧垃圾 B、利用太阳能热水器 C、用煤做燃料取暖 D、汽车排放尾气
  • 19.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淡化海水如图1所示,通过膜的主要微观粒子是(填微观粒子名称)。
    (2)、某同学设计的净水过程如图2所示。物质A是常见絮凝剂,其名称是。操作①的名称是 , 在该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操作②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操作③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水的方法,该操作的名称是
    (3)、图3所示装置可电解水得到氢气,收集到氢气的试管是(填“a”或“b”)管,理论上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 若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理论值,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合理的是
    (4)、水曾被误认为是一种“元素”。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 20.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下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I.图甲为物质、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a的化学式是(举一例),b、c微观粒子的名称依次是

    (2)、构成氯化钠的微观粒子是(填粒子符号),其中钠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II.图乙为四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乙中D若为原子,则X=

    (4)、图乙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它们的相同。
    (5)、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A、B元素的原子数目比为
  • 21. “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抵达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1)、I.月壤含CaAl2Si2O8以及可作为核聚变燃料的氦-3等物质。

    在CaAl2Si2O8中,氧元素显-2价,则Si的化合价为 , 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如图为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氦-3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3,则其中子数为 , 核外电子数为 , 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3)、II.火星拥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二氧化碳等资源。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气体成分

    CO2

    N2

    Ar

    O2

    其他

    体积分数/%

    95.32

    2.7

    1.6

    0.13

    0.25

    鉴别“火星低层大气”和空气,可采用的化学方法是(包含操作、现象及结论)

    (4)、若为满足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生活,下列研究设想不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
    A、将CO2转化为O2 , 提高O2含量 B、将CO2分解转化为N2 , 提高N2含量 C、寻找水的存在和开发水循环技术

四、综合题

  • 22. 化学是一门以实险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A装置,还需在该装置的试管口放置 , 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若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填字母)进行收集。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混合制O2时,选择装置C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 , MnO2在化学反应起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可用铜片与浓硝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氮(NO2)。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NO)。制取NO2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填字母),收集NO2气体应选择装置(填字母)。
  • 23.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人们一直寻找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所需的氧气。
    (1)、I.实验室制氧气

    在相同的条作下,某同学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对催化剂进行探究。

    编号

    KClO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写出实验2中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表中所列的3种催化剂,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3)、由实验4和实验可知,KCl有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mLO2 , 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
    (4)、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可以通过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的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可知。
    (5)、II.家庭中制氧气

    某家庭制氧机上有湿化瓶装置。人吸氧时观察到瓶中有气泡。湿化瓶装置类似于下图。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填字母序号)

    A、b导管连接制氧机 B、b导管连接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可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6)、III.渔业制氧气

    运输活鱼时,用过氧化钙(CaO2)可增加水中含氧量。联想到过氧化钙(CaO2)的此作用,某同学在实验时,提出下列猜想并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猜想】CaO2与H2O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过程】

    ①组装仪器,(填一实验步骤):

    ②向试管中加入CaO2和H2O后,有极微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几乎收集不到气体:

    ③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极微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CaO2与H2O反应(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五、计算题

  • 24. 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每天饮用可补充人们对钙等营养物质的需求。其中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如下表所示。

    项目

    每100mL

    能量

    272kJ

    蛋白质

    3.2g

    脂肪

    3.8g

    碳水化合物

    4.5g

    60mg

    110mg

    非脂乳固体

    ≥8.1%

    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中学生每天需从牛奶中补充550mg的钙,若一盒牛奶为250mL,则理论上每天应喝盒牛奶。
    (2)、牛奶中的钙主要以磷酸钙[Ca3(PO4)2]的形式存在,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