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24 分)

  • 1. 班级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深和同学们去“锦绣中华” 游玩,回来后写了几段文字。

    我们年级各班采取自动报名的方式去深圳著名景点“锦绣中华”游玩。周六早上,天刚亮,兴奋的我一 gū lu 从床上爬起来,就匆匆出门了……我们年级几百位同学A 浩浩荡

    到了锦绣中华大门口。一副对联“锦绣江山归一览,中华文化聚微型”我暗自jǔ jué它的意味……

    “锦绣中华”在游览路线的设计,园林的绿化、商业区的设置等方面都美不胜收。游人在园内可以一边漫步在绿树掩映、B 花团锦簇的园林小径中,一边欣赏散布在园内各处的微缩景点;还可以在园中的小舞台下 C 目不窥园地欣赏民间舞蹈;在那白墙青瓦的苏州街内可以品尝各地风味小吃,购买富有特色的工艺和土特产品。热闹吉祥的节日氛围、浓郁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景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晚上才回到家,疲惫的我倒在床上 D 酣然入梦……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gūlu( ) jǔjué( )
    (2)、文段中 ABCD 四个成语,使用不当的一个是( )
    (3)、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有一个跟其它的不同,它是          (抄下词即可) 热闹吉祥的节日氛围、浓郁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景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5)、锦绣中华景区里面有一副对联,下联是“荟萃八万里风情”,请你为它选出一副合适的上联 ( )
    A、汇集四方宾客来 B、游览两平方公园 C、纵览五千年文化 D、锦绣中华展美颜
    (6)、小深在游览锦绣中华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游客有不文明行为,如,在景区乱扔烟头、包装纸,随地吐痰等,他萌生了利用节假日来做义工,义务监督游客行为的想法,他该如何向景区管理部门自荐呢?(100 字内)
  • 2. 古诗文默写。

    ①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 苏轼 )

    ,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温庭筠 )

    , 万古惟留楚客悲。(《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 李商隐 )

    , 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 许浑 )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⑦用典,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用来增加诗句的含蓄和典雅。《行路难》  中借用两个典故含蓄表达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作者怀念故友, 暗示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

二、阅读(共 48 分)

  • 3. 文言文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   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庐道之矣。此亭不暱①于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缈,掖②层霄而上。仰面贪看,恍 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 , 且涤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③然。而众妙都④焉,安    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

    (选自祁彪佳《寓山注》,有删改)

    【注】①暱:同“呢”,亲近。这里指挨近,靠拢。②掖:搀扶,挟持。③沤:水中气泡。

    ④都:汇聚。

    (1)、【亭之址·有讲究】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B、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与日去 C、寓山之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 D、若.并不知有亭也                            未若.柳絮因风起
    (2)、根据文意,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寓 山 之 胜 不 能 以 寓 山 收 盖 缘 身 在 山 中 也。
    (3)、【亭之景·有情味】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此亭不暱于山,故能尽有山。

    (4)、【亭之名·有因由】

    祁彪佳为什么把亭命名为“妙赏亭”?根据乙文中的画线句,简要回答。

    (5)、【探究成果】

    请你补全“亭亭皆有情·探寻亭文化”活动收获卡。

    活动收获卡

    亭不仅是实用之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亭,虽由人作,宛自天工。亭的选址,依山傍水;亭的环境,美不胜收。观赏者眼中有景,情由心生,寓情于名。欧阳修自问自答,道出亭名,体现了他①的心态; 祁彪佳名亭为“妙赏”,感叹“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流露出他②的心情。

    不知不觉中,亭成了古人怡情寄趣的载体。

  • 4. 实用文本阅读。

    材料一:

    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它体型庞大,雄性肩高可达 3.2 米,体重可达 5.4 吨。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力,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  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在西双版纳,1991—1995 年,有 30 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1996—2005 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   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摘编自刘东黎《观象》)

    材料二:

    2021 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们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

    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一期节目, 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奇幻旅行”,称“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而网友则表示:“逛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 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美丽的中国,看生机如此盎然》,《光明日报》2022 年 4 月 25 日)

    材料三:

    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方面, 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   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摘编自《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体现的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传统思想重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客观上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保护。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中国更以文明自觉的态度重视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面对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艰巨而迫切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国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从法律、技术、人才等层面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 2900 多种,占全球种类总数的 10%以上:高等植物 3.6 万余种,数量居全球第三。

    (摘编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光明日报》2021 年 10 月 10 日)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洲象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的时候,往往借用人类在丛林中开辟的道路作为”象道”。 B、2021 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的“奇幻旅行”,长达数百公里,历时数月,引人注目. C、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D、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它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
    (2)、材料一第一段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举其中两种并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
    (3)、请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梳理材料四的行文思路。
    (4)、亚洲象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濒危”等级物种,请根据前三则材料,就如何保护亚洲象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 5. 文学作品阅读

    秋韵

    宗璞

    ①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 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个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直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个陡台阶,眼前会出现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基调。

    ②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壮举,露出灰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③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 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找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④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地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 似乎我从未来到过这里。

    ⑤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叶,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一切,还有别的蕴藏。

    ⑥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了么?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⑦秋去冬来之时,意外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欢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在这里,

    一切都有了着落。

    ⑧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宗璞散文精选)》有删改)

    【链接材料】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老舍《济南的冬天》

    (1)、作者说“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她要寻找的韵致是什么?
    (2)、结合语境,赏析划线句子。

    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

    (3)、北京香山的枫叶是秋天一景,请你写写自己家乡秋天的某处独特的景致,试着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宗璞的《秋韵》有登山的淡然与父亲故友离去的哲思,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有对济南  的喜爱与赞美,秋冬异季、济南与北京异地的美景及由此引发的作者不同的生活态度,引发了你对生活的哪些思考?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阐述。
  • 6. 名著阅读
    (1)、下面是小深同学阅读《水浒传》相关回目时整理的人物卡片,请根据要求完成卡片里的内容。

    《水浒传》作者是 , 里面塑造了 108 位梁山好汉,结合内容,选择里面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写出他(她)的主要事迹及其性格特征。

    (2)、下面是小圳同学阅读名著《艾青诗选》时的阅读任务单,请你帮他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策略

    关注诗歌意象

    关注“陌生化”语言/关注“诗中有画”的特点

    内容呈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太阳照进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照着我们的从很久以来到处都蠕动着痛苦的灵魂的田野/ 河流和山峦……”

    ——《向太阳》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乘它的最后的时间。看!

    ——1932 年 1 月 25 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阅读任务

    ①通过阅读《艾青诗选》,我们知道了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和 ▲。

    ②请从“关注‘陌生化’语言”“关注‘诗中有画’的特点”中选择一种策略,对《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这首诗进行赏析。

三、写作(共 48 分)

  • 7. 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期,这期间,总会有一个人或一处风景离你很近,可能是 空间的“近”,可能是情感的“近”,可能是思想的“近”……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这三年,你离我最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诗歌、戏剧除外,文体自选;

    ②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