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奥,它们分别发展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19世纪以降,尤其是20世纪,相当多的人把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会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

    但由于科学技术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未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用池田大作的语言来说,“科学之眼”自有其限定性,因为“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领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因而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的补充与矫正。

    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诚然,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

    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而现代人类所而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频频袭来之际。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有若干超越性的意义,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如不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立”,何尝不是成熟的现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的黄金法则。

    人文文化的不可或缺,还在于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心向往之的审关情趣,这便是中国人将其与“礼”并称的“乐”。这种功能并不能用现金额度核算,但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需要的。

    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者问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展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研究,便是人文学者借鉴科学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

    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积德”的自觉。

    (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

    材料二:

    半个世纪前,斯诺《两种文化》一书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相伴科学而发展的技术已渐渐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似乎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研究。与此同时,人文学界开始从哲学、文学、史学各个角度,仔细审察科学在人类世界的角色。库恩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指陈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研究经常受当时一些主题的约束。在主题转变时,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表达思维的语言,也跟着转变了。于是,表面上看来是纯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往往不能避免受社会的制约。

    相对地说,人文与科学两个文化之间樊篱必须拆除。将来的世界,文化既是多元,而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又会有更多的互依与纠缠。有些学者,尝试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以了解不同学科的语言观念。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正在从人文的角度,尝试说明数理科学的内容。杨振宁先生在《美与物理学》中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形容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在手掌,

    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他认为,数学与物理的关系就像是在茎处重叠的两片叶片,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二者之源。人文与科学之间又何尝不是人类心智中分离而又叠合的两个园地呢?我们注意科学各部门间的对话,也在尝试使不同学科中已经发展的一些观念彼此对比,找出跨越学科的若干观念。我们的目的,只在提示同学们,学科的界限其实是暂设的,寻求知识的过程不过在设法了解自己及观察四周的世界;许多学术的术语,也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观察而设计的视角而已。

    (摘编自许倬云《人文与科学之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技术因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而容易让人们产生崇拜心理,并被许多人当作解决所有难题的有效途径。 B、相比科学技术,仁爱、诚信等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能够为解决现代人类的“意义危机”提供更多帮助。 C、科学渐渐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科学研究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和制约,都导致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D、人文学者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而科学家也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说明科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细密的社会分工造成科学与人文对立,但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各体系的频繁互动,要求人们设法减少这种对立。 B、人类的“工具理性”发展迅速,“价值理性”发展则相对滞后,要求人们的关注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 C、应倡导人们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以便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 D、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必须研究跨越学科的观念,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的术语。
    (3)、对材料中所引用的论据,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池田大作“科学之眼”的论述——为了说明科学无助于解决精神领域的问题。 B、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反对使用原子弹——为了说明科学家无法保持价值中立。 C、斯诺《两种文化》的相关论述——为了引出后文人文与科学距离变近的观点。 D、杨振宁借用布菜克的诗句——为了说明数学与物理两学科在心智上同根同源。
    (4)、同是讨论两种文化的关系,两则材料侧重点却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科学崇拜”的态度主要体现在:相信科学的完美,视科学为万能,只关注科学自身的发展。为什么说这种态度是十分错误而且有害的?请结合材料合理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春之歌(节选)

    杨沫

    道静从严重的创伤中苏醒过来了。她微微睁开眼睛呻吟一下,脑子里朦胧地、混沌地浮现出各种梦幻似的景象。

    一个温柔亲切的声音轻轻地飘到她耳边:

    “醒过来啦?真叫人急坏啦。”

    道静向送过声音的那面倒过头去,在路黑的发着霉臭的囚房里,就着铁窗外透过来的薄踏的微光,她看见她旁边的床上躺着一个苍白而消瘦的女人。

    “我还活着吗?你是……”

    那个女人一见道静能够讲话了,且不答应她,却冲着窗外用力喊道:

    “来人!来人啊!这屋里受伤的人醒过来啦!”她冲着窗外喊罢了,这才回过头来对道静带着鼓动的热情低声说:“叫他们来给你治疗——我们要争取活下去! ”

    道静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那张苍白、热情的脸。这时,她才看出,这是个非常美丽的女人。年纪约摸二十六七岁。她的脸色苍白而带光泽,仿佛大理石似的:一双眼睛又黑又大,在黯淡的囚房中,宝石似的闪着晶莹的光。

    “希腊女神……”一霎间,道静的脑子里竟闪过这个与现实非常不调和的字眼。她衰弱、疼痛得动也不能动,只能勉强对这个同屋难友轻轻说道:“谢谢!不要治啦——反正活不了……”

    看守打开门上的铁锁进来了,那同屋的女人躺在地旁边的床上,还在热情地注视着她;狱医拿着一个小药箱站在她床前,他看着道静,对那个女人说:

    “这次也许不至于再昏迷了。放心!她的身体还挺不错……”他回过头又对道静笑了笑,“他们叫我给你治,我就治吧。没有伤到骨头,你会很快好起来的。”

    又过了半天,喝了一点稀米汤,道静年轻的生命真的复活了。她望着她床边的年轻女人,凝视着她关丽的脸庞,忽然好奇地想到:“她是个什么人呢?共产党员吗?

    “好,不要紧啦!多吃点东西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年轻女人对她轻轻笑道。屋里另外还有一个也受了刑伤的女学生,这个女人就对她们两个絮絮地说着。她似乎有病,躺在冰硬的木板床上,动也不能动,但她却用眼睛和嘴巴不停地照顾着道静和那个小女学生。囚室外的小走廊里,时常可以听到她低微的喊声:“看守,来呀!她们要喝水!”

    “来呀!看守!看守!”

    “看守,”她对走进来的女看守说,“ 你们该给这位受重刑的弄点东西吃。”看见端进来的是一块发黑的窝头、一碗漂着几片黄菜叶的臭菜汤,她皱着眉说:“这怎么能吃呢,你想法弄点好些的——我们以后不会忘记你的!”

    那位瘦瘦的女看守说来也奇怪,她似乎很听这个女人的话,她支使她,她差不多都能瞒过其他警卫和看守照着去办。

    小女学生,约莫有十五六岁,细长脸,长得机灵而清秀。她受刑不太重,还能勉强下地走几步。但是她被恐怖吓住了,一句话不说,成天躺在木板床上哭。夜间,道静听见她在睡梦里惊悸地喊道:

    “妈妈!妈妈!我怕,怕呀!……”

    这时候,那个女人还没有睡觉,她伸出手拉住女孩子的手,在黑夜中轻声说道:“疼吗?我猜你一定是想家、想妈妈,对吗?……不要哭啦!小妹妹,哭,一点用也没有的。”她喘口气,歌歇,听见小姑娘不哭了,又接着说下去,“我十五岁的时候,在上海,也被捕过一次。那时我吓得哭呀,哭呀,哭起没完。可是我越哭反动派就越打我,越吓唬我;后来我一赌气,就一声也不哭了。我就向我同牢的大姐姐们学——跟反动派斗争,跟他们讲理。这些反动家伙们都是雷公打丘腐,专捡软的欺。等我一厉害起来,他们反倒不打我……”说到这里,她轻声地笑了,道静和那个女孩子也笑了。

    “你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被捕?”第二天晚上,卫兵查过夜之后,那个女人这样低声问道静。

    “我不知道为什么。”道静表弱地低声回答。“我是个失学的学生,我相信共产主义,相信共产党——也许就为这个把我捕来 的吧。我还不是个党员,可是我希望为党、为人类最崇高的事业献出我的生命。——我想这个日子是到了。我什么也不想,就准备这最后的时刻。”

    那个女人静静地听着道静的话,神情变得冷峻而严肃。半晌,她才慢慢地仰起头,在昏賠的灯光下凝视着疲乏静说:“不要以为被捕就是你生命的终点,就一定是死。不是的!共产主义者到任何地方——包括在监狱里都要做工作,也都可以工作的。我们要工作到最后一分钟,最后一口气。我们要亲眼看到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快乐地迎接这个日子。”说到这里,地看看道静,又侧过头去看看小女学生,黑眼睛里突然闪耀着幸福的光彩。道静听着,吃惊地望着她。啊,多么美丽的大眼睛啊,那里面荡漾着多么深邃的智慧和摄人灵魂的美呵!道静忽然觉得心里是这样湿暖、这样舒畅,好像一下子飞到了自由的世界。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看着道静,对那个女人说”,狱医虽为道静治病,却选择对“那个女人”交代病情,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那个女人”的尊重。 B、道静只是一个失学的学生,虽投身革命,但思想还不够成熟,而“那个女人”无疑是她在狱中的精神导师,给她以引领。 C、文中写关于小女学生在睡梦中惊悸的情节,一方面写出了反动统治的残暴,另一方面突出了“那个女人”的善良与智慧。 D、女看守听从“那个女人”的支使,是因为她受到了“那个女人”的影响,已成为一个活跃在狱中的革命者。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醒过来啦?真叫人急坏啦。”小说中运用先声夺人的手法,既突出了“那个女人”对道静的关切,又为她的身份设置了悬念。 B、文中多次使用“苍白”一词,写出了“那个女人”在狱中饱受迫害的现实,又与她炽热的生活热情形成反差,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C、本文虽为节选,但情节安排十分巧妙,三个人物的身份没有在最初进行交代,而是随情节发展借助于对话描写来徐徐展现,匠心独运。 D、小说以道静在狱中的耳闻目睹为线索,采用全知视角呈现了一个特殊历史年代的狱中琐事,看似平淡,却展现了一幅特殊的青春画卷。
    (3)、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请简要分析道静的心理变化过程。
    (4)、本文节选自《青春之歌》,你认为文中出现的狱中“那个女人”是一个什么人,身上回荡着怎样的青春旋律?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十二月,己巳,益州大都督窦轨奏称獠反,请发兵讨之。上曰:“獠依阻山林,出鼠窃,乃其常俗。牧守苟能抚以恩信,自然帅服,安可轻动干戈?渔猎其民,比之禽兽,岂为民父母之意邪!”竟不许。前幽州记室直中书省张蕴古上大宝箴,其略曰:“圣人受命,拯溺亨屯,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叉曰:“壮九重内,所居不过容滕;彼昏不知,瑶其台而琼其室。罗八珍于前,所食不过适口;惟狂罔念,丘其糟而池其酒。”又曰:“勿没没而暗,勿察察而明,虽冕旒蔽目视于未形,虽難纩塞耳而听于无声。”上嘉之,赐以束帛,除大理丞。上曰:“为联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朕常疏其名于屏风,坐卧观之,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乃命内外五品已上,各举堪县令者,以名闻。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贵粮,取给于道路焉。上谓长孙无忌曰贞观之初上书者皆云人主当独运威权不可委之臣下又云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唯魏征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联用其言。今颉利成擒,其酋长并带刀宿卫,部落皆袭衣冠,征之力也,但恨不使封德奔见之耳!”征再拜谢曰:“突厥破灭,海内康宁,皆陛下威德,臣何力焉!”上曰:“朕能任公、公能称所任,则其功岂独在朕乎!”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巨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谓长孙无忌/日/贞观之初上书者皆云/人主当独运威权/不可委之臣下/又云/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 B、上谓长孙无忌/白/贞观之初上书者皆云/人主当独运/威权不可委之/臣下又云/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 C、上谓长孙无忌曰/贞观之初/上书者皆云/人主当独运威权/不可委之臣下/又云/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 D、上谓长孙无忌日/贞观之初上书者/皆云/人主当独运/威权不可委之/臣下又云/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出鼠窃  非及乡之士也 B、壮九重内   而智勇多困所溺 C、虽冕流蔽目视于未形  信见疑 D、各举堪县令者  以桂林、象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没有准许益州大都督窦轨请求派兵讨伐造反獠民的炎疏,他认为地方官应了解民情,以恩信安抚百姓,不可轻易动武。 B、唐太宗重视地方官员对治理百姓的作用,常常留心观察,记录官员任内的善恶事迹,并以此作为官员升迁或降职时的参考。 C、唐太宗即位后接连遭遇局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自然灾害,他勤勉听政,安抚百姓,所以百姓即便东乞西讨,却不曾嗟叹怨恨。 D、唐太宗痛批长孙无忌等人力征四方的奏疏,采纳了魏征放弃武备、勤修文教、安定中原、臣服四夷的建议,治国取得了成效。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渔猎其民,比之禽兽,岂为民父母之意邪!

    ②朕能任公,公能称所任,则其功岂独在朕乎!

    (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唐太宗对张蕴古所进呈的《大宝箴》大加赞赏的原因。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霸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叙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 “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以“感”入题,写景洗练生动,描写角度或仰或俯,时远时近,视觉听觉巧妙结合。 B、首联写滁州城云遮雾绕,烟影重重,诗人登临送目不禁遥想历史,怀人追往,感慨万端。 C、颔联远观秋风瑟瑟,叶落山凸,楼前野菊丛生,迎霜竞放,正好杯酒对赏,慰此幽独。 D、颈联以凛冽西风,清哀画角,斜照落日,肃穆青松表达了诗人年华迟暮的悲凉。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构安排上有什么作用?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的观点是相同的。
    (2)、杜甫《蜀相》中“”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
    (3)、骨气是人之脊梁,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傲岸,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

三、语言文字运用试题(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心齐,泰山移”,在抗疫的紧要关头,干群同声相应、军民同气相求。但是也有另外一些声音,与当前的抗疫气质        :其一        , 冷嘲热讽,抗击疫情人人有贵,而有一些人不仅不参与,反而一味嘲讽;其二        , 扬洋抑中,疫情肆虐之际,有人极力攻击我们的抗疫措施不得当,美化外国抗疫的种种做法,可以说,这于我们当前的抗疫工作没有任何意义。

    (1)、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3)、下面文段有3处语盲表达存在语病问题,请找出(只写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连贯。

    ①“原生态”理念在食品领域的深入人心,②很多人对号称“纯天然”的生鲜奶情有独钟。③生鲜奶以“现挤”为宣传点,强调更有营养。④其实,与经过加热杀菌的纯奶相比,⑤在营养方西并没有显著差异。⑥生鲜奶如果消毒处理不完善,没有可靠的奶源,⑦很可能会导致有害细菌过高,危害人体,⑧尤其是儿童、老人、孕妇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⑨所以最好不要直接饮用“生鲜奶”。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上海华东师大有位学者,写了一本《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其中谈到《红楼梦》对中国历史具有开天辟地的界分性:“也即足说,所谓中国历史,就文化意味而言,可简明扼要地划分为《红楼梦》之前的历史和        。”“《红楼梦》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

    著名的作家王蒙作过《红梭梦》评点。他在评点本的《序》中说:“《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红楼梦》        。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虹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板。”“《红楼梦》帮助你        。读一部《红褛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著名作家宗璞先生在王蒙《红楼启示录》一书的序言中说:“《红楼梦》是一部挖不尽的书。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名著阅读《红楼梦》知识点填空。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薛宝钗有一个 , 与贾宝玉的被外人称为“金玉良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 , 贾宝玉前生是赤霞宫的神瑛侍者。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集体乘坐礼宾车从住地出发,由国宾护卫队护卫前往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高擎红旗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肩枪礼兵在台阶上庄严伫立 , 青少年热情欢呼致意。上午10时许,礼兵护送着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庄严入场。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荥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获得共和国殊荣的国家英雄们,无一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造就了不平凡的功绩。从杂交水稻研究开创者袁隆平到毕生致力于中医药研究的屠呦呦,从60佘年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永远写入了共和国文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身份完成写作。

    ①请任选一位获奖者,写一封祝贺信:

    ②请以“这个时代最该追的偶像”为题,写一篇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⑧观看了颁奖仪式的你热血涌动,请写一篇观后感:

    ④请代表学校,为获奖者家人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