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环保等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用放射线同位素发出的射线进行金属制品探伤 B、汽车尾气中的和可在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变成和 C、可利用大理石粉与水混合得到的浆状物对燃煤产生的废气进行脱硫处理 D、误服可溶性钡盐后应尽快用5%的 , 溶液洗胃2. 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高炉炼铁 B、工业制硫酸 C、用、和饱和食盐水制备纯碱 D、海水提溴3. 下列物质的应用过程中不涉及盐类水解的是( )A、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 B、硫酸铝钾作净水剂 C、热碱水清洗厨房里的油污 D、组成为7.5的缓冲溶液4. 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错误的是( )A、向品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B、向常温下的浓硫酸中加入铜片,无明显现象,证明浓硫酸使铜片钝化 C、向和混合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红色,证明氯水具有氧化性 D、通过灼热的 , 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证明具有还原性5. 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实验仪器(夹持装置略)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灼烧干海带:选用①、⑦ B、除去中的少量:选用③、④和⑥ C、配制的溶液:选用③、⑤、⑥ D、溶液的蒸发结晶:选用①、⑦和⑧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和相应的碱 B、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若再继续加入固体,铜粉会溶解 C、已知与盐酸反应生成和 , 则与盐酸反应生成和 D、时,为10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物质的量为7.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色固体是 B、加热过程发生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在标准状况下,气体Y的体积可能为 D、气体Y通入溶液中可产生白色沉淀8. 催化脱除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脱除的反应中作还原剂 B、反应过程中V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每脱除消耗 D、脱除的化学方程式为:9. 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中以废铜屑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浸产生的气体可用溶液吸收 B、加热时,可选用水浴加热 C、可用盐酸和溶液检验滤液中是否有 D、温度和是影响产品纯度的主要因素10.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寿命长的特点,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B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B、放电时A极发生反应 C、充放电过程中,O元素化合价不变 D、每生成时,转移11. 根据下列实验目的、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比较和的水解常数
分别测定浓度均为的和溶液的 , 后者大于前者
B
比较的氧化性
向、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 , 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氧化性:
C
探究固体样品是否变质
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样品已经变质
D
探究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将补铁剂溶于稀硫酸,滴入酸性溶液,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
此补铁剂中铁元素只有价
A、A B、B C、C. D、D12. 茉莉醛()是一种合成香料、制备苯莉醛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①庚醛易自身缩合生成与茉莉醛沸点接近的产物;
②茉莉醛易被浓硫酸氧化
A、乙醇的主要作用是助溶剂 B、干燥剂可选用无水 C、可将最后两步“蒸馏”和“柱色谱法分离”替换为“真空减压蒸馏” D、可采用与浓硫酸共热的方法来除去产品中少量的庚醛自缩物13. 利用膜技术可以实现含苯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和海水(含等)淡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B、产生水垢最多的是甲室 C、淡水的出口为c D、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二、多选题
-
14. “铬鞣制法”可以使皮革变的柔软和耐用,为检测皮革中的含量,可以采取碘量法测定,过程如下:
①高温熔融:
②酸化:
③加碘化钾滴定:、
若皮革样品质量为 , 滴定过程共消耗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5∶1 B、元素参与了3个氧化还原过程 C、实验过程中,所得与的物质的量比可能大于5∶2 D、皮革中的含量为15. 时,向二元酸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的与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的第一步电离常数,则 B、时,若 , 则约为 C、时, D、与恰好完全反应时,三、综合题
-
16. 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溶于浓硫酸、易水解,常用作火箭高能燃料。工业用液氨法制取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硼酐是一种难溶物;
②石灰石中含有微量氧化铁、二氧化硅、硫单质等
回答下列问题:
(1)、氨化釜中主要产物为 , 则滤渣Ⅰ的成分是 , 操作Ⅱ的名称。(2)、反应釜Ⅰ中产生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经过必要的处理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4)、反应釜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利用离子色谱法可以检测三氟化硼中硫元素的含量,将样品通过检测液,进行色谱分析,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出现曲线1的原因可能是。(6)、利用电解氟硅酸钠的方法可以制取高纯度 , 装置如图所示。甲室中加入的电解质为 , a膜选用(“阴离子”“阳离子”“质子”)交换膜。17. 锇酸钾晶体微溶于冷水,常用作催化剂。由含锇约的锇吸收液(主要成分为 , 含少量及、杂质)精制提纯锇酸钾的工业流程如下:已知:四氧化锇的熔点为 , 沸点为 , 易挥发
回答下列问题:
(1)、“沉锇”得到难溶物 , 该化合物中锇元素的化合价为。(2)、检验滤液1和滤液2中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3)、“溶解、蒸馏”步骤中,先加入50%硫酸得到溶液,再加入反应后蒸馏出 , 生成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用溶液吸收后又得到溶液,吸收液中仍然存在少量杂质,“吸收、分离”操作加入甲醇的目的是。流程中从初始的锇吸收液到“吸收、分离”操作的目的是。(5)、“转化”时须加入过量溶液,用平衡原理解释其原因。(6)、已知:。锇吸收液中、浓度分别为和 , 若取废液,则至少需加入才能使废液中、沉淀完全(当离子浓度 , 可认为沉淀完全)。18. 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与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化工生产所需 , 其中反应I为主反应,反应Ⅱ为副反应。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以反应Ⅰ中生成的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生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Ⅰ、Ⅱ的平衡常数的对数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a点坐标为 , b点坐标为]。①向盛有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 反应Ⅰ、Ⅱ于达到平衡,的平衡浓度。体系中 , 的转化率为。若平衡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和 , 使、 , 反应Ⅱ将(填“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不移动”)。
②为降低该反应体系中的物质的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a.温度不变,减小真空恒容密闭容器的体积
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温度不变,提高的初始加入量
d.分离出气体
(3)、将生成的用溶液吸收,得到溶液。下图是在不同下不同形态的含碳粒子的分布分数图像(a、b、c三点对应的分别为6.37、8.25、10.25)。实验测定,溶液的 , 则该溶液中 , 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9. 落实“双碳”目标,发展绿色能源,首先是对氢能源的开发利用。利用甲烷制氢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涉及的反应如下: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活化能为 , 反应Ⅰ逆反应的活化能为。研究发现,以单一负载型催化反应Ⅰ时,反应Ⅰ的逆反应在催化剂表面存在两种活性中心,分别以“*”和“#”表示,在活性位“*”上发生吸附,在活性位“#”上被吸附的发生分解反应生成表面碳,表面碳再与结合生成 , 其催化反应机理的反应式如下:ⅰ. 快速平衡
ⅱ. 慢反应
ⅲ. 快反应
ⅳ. 快反应
反应ⅳ的反应式为;反应Ⅰ逆反应的决速步骤是(填反应序号)。
(2)、时,在某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和 , 加入金属镍做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①为提高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②恒温恒容条件下,起始时和的浓度分别为和 , 达平衡时和的浓度分别为和。达平衡时,的浓度是 ,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是。(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③在该温度下,反应Ⅲ的标准平衡常数。[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 , , 其中 , 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3)、在某一给定进料比的情况下,温度、压强对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下图: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体系温度未达到时,物质的量分数几乎为0的原因是。
20. 铼是具有重要军事战略意义的金属。是制备高纯度的原料,实验室用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Ⅰ.易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与反应生成;
有关物质的溶解度S见下表:
温度/
20
75.4
6.1
30
78.0
32.3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反应开始前先向C中三颈烧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和水。关闭 , 打开 , 三颈烧瓶内生成。关闭 , 打开通入一段时间,通入的目的是;打开 , 滴入足量的氨水溶液,生成;反应结束后从溶液中分离的操作方法是。(3)、下列装置可用作装置单元X的是(填标号)。(4)、取样品,在加热条件下使其分解,产生的氨气用硼酸吸收。吸收液用浓度为的盐酸滴定,消耗盐酸。的纯度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8);下列情况会导致纯度测量值偏小的是(填标号)。a.未用盐酸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b.滴定开始时俯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
c.加热温度过高,分解产生
d.滴定结束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