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7分)

  • 1. 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做题()

    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A    (无精打采,毫无斗志)。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   B    (敢打敢拼,英勇善战),锐不可挡;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 封锁长江。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灭(    ) 要(     )

    (2)、文中的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3)、依次填入文中A、B处的词语是:   
  • 2.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其中标题又分为:主标、引标、副标。一篇新闻必须有主标,引标和副标可有可无。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 C、《记承天诗夜游》作者是苏轼,他是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面对别人进行讲述时,要注意讲述的对象和场合,还要注意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运用一些叙事技巧。
  • 3.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②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A、⑤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⑤ C、④③②①⑤ D、②③④⑤① 
  • 4. 古诗文默写
    (1)、 , 烟波江上使人愁。
    (2)、树树皆秋色,
    (3)、庭下如积水空明, , 盖竹柏影也。
    (4)、《使至塞上》中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
    (5)、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低叹“ ,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流露出对故乡的热爱和留恋之情的句子是“ , 万里送行舟。”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 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诚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在现代社会中,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你班级开展“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本次活动写一则活动主题语
    (2)、为了使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请你仿照示例再补充设计两项活动形式。

    示例:活动形式一、开展“诚信做人,快乐人生”演讲比赛。

    活动形式二 _    活动形式三

  • 6. 请综合探究下面材料

    材料一:2013年11月29日中午,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新闻节目中,甘敬祖老人朴实的身影出现在画面中,瞬间感动了无数观众。这位74岁的老人在一次放羊时捡到了8000元钱,交给警察找到了失主。一次小小的善举却换来了无数的赞誉。

      材料二:春秋时,齐襄公派大将连称、管至父去守卫葵丘。连称问齐襄公:“我们何时能回来?”当时正是西瓜上市季节,齐庄公一边吃瓜一边说:“明年吃瓜时派人替换你们。”一年之后,齐襄公却忘了约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瓜,并提出按时替换的要求。齐襄公十分震怒,平静下来之后,对送瓜的人说:“他们要想回来,再等一次瓜熟吧。”连称、管至父见齐襄公言而无信,又气又恨。后来,他们二人参加叛乱,杀死齐襄公。

    (1)、    说说你从两则材料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2)、材料一中甘敬祖老人的事例在央视播出后,大家深受感动,假如他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采访他什么问题?写出你采访时要说的话。

三、阅读与欣赏(45分)

  • 7. 名著导读。

    …… A 上街不带警卫员,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提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

    (1)、阅读名著,陶冶情操。本学期我们阅读了被称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一—《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该书客观的向世界报道了并宣告这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西北,而且必将
    (2)、文中 A 人物是 文中看出可以他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3)、《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记录人与事真实的情况,这类作品的基本特点 ,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
  • 8. 崔颢的《黄鹤》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婆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对这首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仙人驾鹤而去的传说入笔,营造了神秘、优美而空灵的意境。 B、颔联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诗歌从“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多个角度描绘了登黄鹤楼所见的景色。 D、颈联“萋萋”句实写眼前之景物,描绘了—个凄切、伤感的画面。
    (2)、结合有关词语,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9. 文言文阅读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选自吴俊《与顾章书》

    【注释】①去月:上月。②藤萝:植物名,代指隐士的服饰③岫:山穴④既:既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意思

    ①蝉吟鹤  唳    ②徒语哉    岂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B、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C、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D、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②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4)、选文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5)、这篇山水小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0. 阅读小说《拾荒》 完成相关题目

    拾  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們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

    (2)、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3)、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掲开一个用 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4)、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5)、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 11. 阅读记叙文《老师!老师》 完成相关题目

    《老师!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 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 ,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选自《读者》2015.10有删改)

    (1)、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 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
    (2)、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3)、结合文章,理解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4)、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5)、作者说,就是觉得 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四、作文(50分)

  • 12.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命题作文:请以“身边风景也动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班名。

    ⑵半命题作文:“赢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博得、取得”的意思,在现实与历史中,有的人凭辛勤付出赢得个人的成功,有的人以品质高尚赢得他人尊敬,有的人甘于寂寞,埋头苦干,最终赢得了历史的肯定,请以“赢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实体验何感受。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可以填写“成功”“尊重”“肯定”“喝彩”“信任”等。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班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