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第七单元3.3生物进化的原因 同步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B、原始大气没有游离的氧 C、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 D、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2. 达尔文认为实现自然选择主要通过(  )
    A、过渡繁殖 B、遗传和变异 C、生存斗争 D、适者生存
  • 3. 雪兔有随季节更替的“换装”行为,从进化角度分析,雪兔保护色形成的原因是(  )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基因突变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 4. 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对其形成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无性生殖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 5.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B、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只存在着高等生物的化石 C、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北京猿人
  • 6. 《2022年农区蝗虫防控技术方案》提出应注意科学选择杀虫剂种类,并避免过度施药。其原因是刚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时防治效果显著,但随着连续使用,蝗虫的抗药性会不断增强。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蝗虫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B、有抗药性的蝗虫比不抗药的蝗虫繁殖能力更强 C、进化过程中,蝗虫产生的变异都利于适应环境 D、杀虫剂对蝗虫的不同变异起到了自然选择作用
  • 7. 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
    A、食蚊兽的舌细长,是长期舔食白蚁的结果 B、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经过自然选择后会成为新物种 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干枯的树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8. 下列有关生物起源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唯一的证据 C、生物进化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生物进化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 9. 19世纪初期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绿树如茵,生活在这里的桦尺蠖大多是浅色型,深色型极为少见。随着该地区工业的发展,大量煤烟排放,树皮被熏成黑色,深色型桦尺蠖变成常见类型,而浅色型却成少数。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观点的是(  )
    A、环境使桦尺蠖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变异 B、深色型桦尺蠖在生存斗争中得以生存 C、环境在桦尺蠖的进化过程中起着选择作用 D、桦尺蠖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 10. 很多植物的花儿颜色鲜艳,内含花蜜,有关解释全部合理的是(  )

    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花蜜能为植物自己生长提供营养

    ③能吸引昆虫传播花粉       
    ④美丽的花儿专为人类欣赏而开

    ⑤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 11. 学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知识后,聪聪同学整理知识清单如下,不正确的是(  )
    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B、比较不同地层的化石可说明生物的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 C、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不定向的变异 D、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 12. 现存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来的,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细胞色素c可以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生物进化的顺序 B、米勒实验说明在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一般越复杂越高等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13. 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B、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繁殖后代 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 14.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不符合人们的认识的是(  )
    A、地球上现存的人种都起源于古猿 B、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都是原始生命逐渐演化而来 C、现存的每种生物是亿万年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D、人是自然的主宰,大自然可以为人类科技随心创造和利用
  • 15.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B、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经常使用比较的方法 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 16. 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个体而言,变异一定是有利的 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C、变异的存在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 17. 蜜蜂家族在产卵前都会筑巢,矿蜂把巢筑在泥土中,木匠蜂在枯木上打个小洞,采棉蜂在芦枝上做个小棉袋……以下关于蜜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蜜蜂筑巢和产卵的行为都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B、蜜蜂和蝗虫的发育过程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不同的蜜蜂筑巢方式不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蜜蜂适应空中生活的运动方式是飞行和跳跃
  • 18. 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物学家发现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而中等大小翅的昆虫却很少,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是否经常使用翅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食物是否短缺的结果
  • 19. 一个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地区喷了一种新农药后,97%的甲虫死了,3%的甲虫生存下来,几年后,该地区的甲虫对该药产生了抗药性,这是因为(  )
    A、农药使马铃薯甲虫产生了变异 B、马铃薯甲虫对药物的刺激产生了抗药性反应 C、原有的抗药性甲虫与不抗药性甲虫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抗药性个体 D、马铃薯甲虫本来就存在着抗药性个体,经过农药的定向选择适者生存
  • 20. 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m、n可分别代表鼠、蛇 B、图乙是24小时内植物释放氧气情况曲线图,b点积累的有机物比a点多 C、图丙表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Y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D、从图丁曲线变化可知,害虫在农药使用后产生了具有抗药性的个体

二、资料分析题

  • 21. 资料一: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使用抗生素时,致病菌和包括有益菌在内的多种细菌被一起杀死。

    资料二:有些细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能力。如果滥用抗生素,会对细菌的抗药性不断选择从而催生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1)、抗生素是从中提取的,病毒性疾病能否用抗生素治疗?
    (2)、遗传物质的改变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给下代。新型冠状病毒是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这种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中,并且该病毒非常小,必须借助才能观察到。
    (3)、“超级细菌”能抵抗多种抗生素是长期用药,是抗生素对细菌的结果,“超级细菌”的产生我们可以用达尔文的学说来解释。

三、实验探究题

  • 22. 某学校生物兴趣班的同学进行以下实验来探究生物保护色的作用。

    组别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

    菜青虫100只

    生活环境

    与菜青虫体色一致的青菜叶上

    与菜青虫体色不一致的黄色菜叶上

    实验处理

    放入1只家鸽

    放入1只家鸽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乙组的实验材料应该填。两组菜青虫的大小和生长状况也应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
    (2)、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3)、同学们发现实验设计中每组只放入1只家鸽有一点并不完善,应改为放5只,这样做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
    (4)、菜青虫的体色在青色菜叶上是变异。
    (5)、根据达尔文理论,请你预测结果:(填甲或乙)组剩下的菜青虫更多,实验说明: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的结果。

四、综合题

  • 23. 囊鼠是一种啮齿类哺乳动物。囊鼠体色的深色(A)对浅色(a)为显性。
    (1)、囊鼠体色的深色与浅色在生物学上称为一对
    (2)、浅色囊鼠基因组成是 , 若基因组成为Aa的囊鼠与浅色囊鼠交配,理论上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是
    (3)、某研究团队调查不同区域不同体色囊鼠的数量,调查结果如下图。

    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推测合理的有(多选,填序号)

    ①深色岩区,囊鼠的浅色属于不利变异

    ②囊鼠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来的性状只由环境决定

    ③囊鼠的浅色与深色岩区环境差异较大,浅色囊鼠更容易被天敌捕食

    ④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 24. 青霉素是常用的抗生素之一,随着反复使用,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疗效越来越弱。有一些细菌,新开发的青霉素也对付不了,为什么?请据达尔文进化论回答下列问题。
    (1)、达尔文进化论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竞争、 、适者生存。

    结果:自然选择是通过实现的,生物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各种药物的抗药性存在着差异,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是;极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是
    (3)、细菌个体抗药性差异体现了生物的一般是不定向的。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一般是 的。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是通过细菌和青霉素之间的 来实现的。
  • 25. 2020年是农历鼠年,鼠是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首。囊鼠有一个巨大的颊囊可以贮存食物,囊鼠的毛色与环境差异大,易被天敌捕食,有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区域囊鼠的数量,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达尔文的观点,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者生存,者被淘汰。
    (2)、生活在浅色岩P区的浅色囊鼠的体色对其自身来说是一种 , 该现象说明这种变异属于(有利/不利)变异。
    (3)、囊鼠的天敌有蛇、狐狸、猫头鹰等动物,这些天敌按所属类群从低等到高等排列的顺序是
    (4)、鼠化石对于研究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图2代表科学家发现的未被破坏的沉积岩石层示意图,物种丙、物种甲、物种乙的化石分别在I层、Ⅱ层和Ⅲ层首次被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物种乙的结构一定比物种丙简单 B、物种甲是由物种乙进化而来 C、在Ⅱ层内不可能找到物种丙的化石 D、物种丙的化石出现可能早于物种甲的化石
    (5)、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来看,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26. 如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表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这些变异是可的。
    (2)、在长颈鹿的进化中,颈长属于(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3)、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且不定向的。食物对长颈鹿颈部长短的各种变异进行了
    (4)、现代长颈鹿颈都很长,主要原因是在生存竞争中,古代颈短的个体 , 颈长的个体生存下来,这说明个体与环境的变化是相的。
    (5)、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