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体长度最接近20cm的是(   )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 B、课桌的高度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 D、一枚1元硬币的直径
  • 2. 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中有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的“轻舟”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轻舟 B、山峰 C、船夫 D、船舱
  • 3. 一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3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70km/h,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汽车、羚羊、短跑运动员 B、羚羊、汽车、短跑运动员 C、短跑运动员、汽车、羚羊 D、短跑运动员、羚羊、汽车
  • 4.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再次开课。航天员在空间站内部不借助电子设备便能直接交谈,这是因为空间站内存在(    )
    A、可见光 B、空气 C、紫外线 D、红外线
  • 5. 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
    A、声音在土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B、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 C、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 D、提高了士兵的听力
  • 6. 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会消失,这是因为(    )
    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C、手能够吸收鼓声 D、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 7. 编钟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编钟大小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速度 B、音色 C、响度 D、音调
  • 8.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④ C、只有③ D、只有④
  • 9. 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    )
    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B、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
  • 10. 下列事例中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⑴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⑵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⑶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⑷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A、(1)(4) B、(1)(2)(3) C、(2)(4) D、(3)(4)
  • 11.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教室周围植树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 12. 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立竿见影 B、凿壁偷光 C、镜花水月 D、海市蜃楼
  • 13. 教学楼门厅里竖立着一面平面镜,一只小蜜蜂以图中虚线所示路线从镜前飞过,蜜蜂在镜中的像(       )

    A、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 14. 如图所示,一辆玩具车放入水中,从侧面看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变“扁”了,其原因是发生了(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 15.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3 B、3:10 C、8:15 D、15:8

二、填空题

  • 16.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4次测量,记录分别是15.26cm,15.72cm,15.27cm,15.27cm,其中错误的记录是 ,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最终得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 17. 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s的成绩成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裁判员是通过相等,比较的方法来判断运动员运动的快慢,比赛全程运动员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 18. 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如图甲所示。

        

    (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振动而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1)”、“re(2)”、“mi(3)”三个音阶,则do(1)这个音阶与图位置对应。
  • 19.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 ;如果把红色玻璃拿掉,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 20.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是入射光线,是法线,玻璃在。(选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

三、作图题

  • 21.

    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四、实验题

  • 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孔成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意思是物体的像之所以倒转,是由于屏上有一点状小孔,入射光线在孔中相交的缘故,如图甲所示。

    为了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小明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用剪刀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用橡皮筋固定住。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如图乙所示。

    (1)、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小明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
    A、三角形光斑 B、烛焰的正立像 C、烛焰的倒立像
    (2)、炎炎夏日,小明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丙所示),这是(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选填“实”或“虚”)像,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树叶缝隙到地面的距离(选填“不同”、“相同”)。
  • 23.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
    (3)、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tAB=s;从A点到C点的距离为80.0cm,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m/s。
  • 24.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 25. 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将蜡烛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时,该位置记为A′;
    (3)、将光屏放在A′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4)、改变蜡烛1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
    (5)、将图乙中C处的蜡烛沿直线CC′向玻璃板方向移动1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cm。

五、计算题

  • 26. 一辆汽车从甲站出发,前60s行驶了900m,然后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最后用4min行驶了3100m到了乙站。求:
    (1)、汽车在前60s内的平均速度;
    (2)、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通过路程;
    (3)、甲、乙两站间的距离;
    (4)、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
  • 27.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某司机驾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前行,突然发现前方70m处有障碍物。司机需要紧急停车,在反应过程中,汽车保持原速匀速前行了18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42m,用时3.28s才能停下。求:

    (1)、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2)、汽车在反应和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新交通法规定,严禁酒驾。若司机醉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2倍若汽车还是以原来的速度行驶,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