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塑料制品厂使用注塑机生产塑料盆,塑料颗粒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此过程需要热,再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塑料制品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该是图中的(填“甲”或“乙”)。

  • 2. 据说每一个东北小孩从小都被父母谆谆告诫:冬天千万别用舌头舔铁门!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年冬天都能在东北看见小孩舌头被黏在铁门上哇哇乱叫的奇景(如图所示),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舌头被粘住的原因是舌头上的水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所致,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北方冬天有时还会在玻璃窗上看到冰花,冰花出现在玻璃的(选填“内侧”或“外侧”)。

  • 3. 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对同一物体,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取平均值来

  • 4. 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其总质量约为8(填合适的质量单位);航天员所携带的手机进入太空后,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5. 为了保护室外的自来水管,寒冬前,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给自来水管包裹保温材料。这是因为寒冬时,当气温低于0 , 水管中的水会凝固成冰,水凝固成冰后质量 , 体积 , 会把水管撑裂。(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因此工人应使用导热性能(选填“好”或“差”)的保温材料包裹自来水管。
  • 6.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惜水如金。小医同学洗完手,没有关紧水龙头就离开了(如图),看到这种现象,你的做法是 , 如果这个水龙头每分钟流失50mL的水,那么10小时流失水的质量是 kg。

  • 7. 雕刻刀能够雕刻玉石,说明刻刀比玉石的大,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 50倍而不断裂,这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选填“硬度”或“延展性”)。

二、单选题

  • 8. 0oC的水和0oC的冰,关于两者的冷热程度说法正确的是(    )
    A、0oC的冰更冷一些 B、冰和水的冷热程度相同 C、0oC的水更冷一些 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
  • 9. 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从图中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冰 B、该物质是非晶体 C、第17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D、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不变
  • 10. 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oC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 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碗里液体“沸腾”在不断放热 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 11. 谚语有云:“寒露种菜,霜降种麦。”寒露和霜降都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古往今来,节气都有指导人们从事农事活动的作用。下列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
    A、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 12.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测出准确结果 B、即使方法正确,认真测量,误差还是不可避免的 C、只能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才能够减小误差 D、读数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准确
  • 13. 四川广阳的三星堆文化遗址中,出土过一大批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如图所示的巨型青铜面具,乍一看犹如外星人,实际上却是无价之宝。下列对巨型青铜面具的高度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0.75mm B、0.75cm C、0.75dm D、0.75m

三、多选题

  • 14.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左侧,为使天平平衡,下列调节方法正确的是(    )
    A、将两侧的平衡螺母均向左调 B、可以增加右盘中的砝码 C、可以移动游码 D、只能移动游码,不能增加砝码
  • 15. 如图是严寒冬天湖水温度分布图,湖面封冻了,较深河底的水却保持4℃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后密度变大 B、水结冰后密度变小 C、4℃的水密度最大 D、冰层上、下表面温度相同

四、实验题

  • 16. 小明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9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①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选填“C“或“D“);

    ②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③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是:

    ④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差异,若结论无误,可知当地大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⑤小明在家烧水使水沸腾时发现壶嘴处冒“白气”,这些“白气”是形成的。

  • 17. 小明同学坚持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他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设计了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小明选取的天平配备的砝码规格为100g、50g、20g、10g、5g。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进行调平,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操作上存在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2)、正确调节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为28.0g,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空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数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g。接着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cm3
    (3)、小明所测得牛奶的密度为kg/m3。小明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时,由于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牛奶,则测得牛奶的密度(均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聪同学也进行了这个实验:首先将装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到调节好的天平上,测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1;然后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量出体积为V;再用天平测量出剩余的牛奶及烧杯的质量为m2 , 则牛奶的密度ρ=(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你认为小明与小聪谁的实验方案好?为什么?
  • 18. 小红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调节天平时,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发现天平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1)、天平平衡后,小红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指出她的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2)、改正错误后,小红重新调节天平,并进行正确测量。天平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丙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g。测量过程中用到了5g、20g、50g的砝码各1个,则她向天平盘中依次添加这3个砝码的合理顺序是

    物质

    密度/(kg·m-3

    10.5×103

    8.9×103

    7.9×103

    2.7×103

    (3)、小红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丁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g/cm3 , 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可能是

五、综合题

  • 19. 请你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漫游世界的小水滴

    有了水,万物才能生存。在一定条件下,水变换着自己的形态,从而造就了各种奇特的自然景观。自然界中缥缈的云、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雨、冰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液态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被上升的热气流顶起,形成云。云随风飘荡,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变化成水蒸气再变成小冰晶。当冰晶变大到上升的气流无法托起时,它不得不降落。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或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雨落向地面,或形成雪落向地面。

    “人工降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向云中播撒干冰,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中国最早的人工降雨实验是在1958年,吉林省这年夏季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人工降雨获得成功。

    (1)、自然界中的雾、露、霜、雪、冰雹,其中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水是万物生存的必需品,请你说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2)、请你说明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的原理:

六、计算题

  • 20. 寒假,小赵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求:

    (1)、壶盖的体积是多少?
    (2)、请你帮小赵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3)、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